冬至福至 |
|
|
|
春去秋来,时光悄然流转。初到紫云山项目部时,还是烈日高悬,暑气蒸人,转眼间,已迈入寒风凛冽的冬日。在这个偏远却充满希望的建设之地,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却有着别样的温暖,那是同事间如家人般的情谊,在冬至的饺子香气中愈发醇厚。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更承载着家人团聚、共享美食的文化意义。项目部由于人员众多,每逢佳节聚餐时,厨房的工作量便显得尤为庞大。特别是当决定饺子作为节日的主食时,仅靠厨师团队独自完成擀皮、调馅、包制等所有流程,实在是力不从心。面对这样的挑战,项目部的领导灵机一动,决定发起一次全员参与的包饺子活动,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消息一出,各部门积极响应,凡是会包饺子或是愿意尝试的同事都纷纷报名参与。一时间,厨房里热闹非凡,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有的负责和面擀皮,手法娴熟,一张张薄厚均匀的饺子皮在他们的手中飞快成形;我们的大厨裴师傅早已将肉、菜、调料按比例精心搭配,饺子馅香气四溢,若隐若现地弥漫在房间里,仿佛能通过鼻息直穿大家的味蕾,让人垂涎欲滴;更多的人则是围坐在大桌旁,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原来饺子的形状也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个人习惯的不同。有的人包的饺子站立得稳稳当当,仿佛一个个守纪律的小士兵;有的人则偏爱将饺子躺平摆放,显得随性而自在。更有创意的是,有的人能将饺子包得肚子圆滚滚,像极了古代的小元宝,寓意着财富和好运;还有的饺子被捏出了麦穗的纹路,象征着丰收和希望;更有人别出心裁,用两个饺子皮包裹住馅料,再巧妙地捏合成太阳花的形状,很是美观。 饺子下锅,白色的“胖娃娃”在沸水中翻滚,不多时便浮了起来,热气腾腾地盛在碗里,配上简单的醋蒜调料,香气扑鼻。一口咬下,鲜香的汤汁在舌尖爆开,温暖瞬间传遍全身。大家围坐一起,品尝着自己和同事们亲手制作的饺子,不仅味道鲜美,更添了一份特别的情感。更令人捧腹的是,大家开始根据饺子的独特形状猜测是谁的手艺,这个环节让节日的气氛更加热烈。平日里,为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大家日夜坚守,攻克技术难题、应对恶劣天气,疲惫时常挂在脸上,但此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作满足的笑容。 在这远离家乡的项目部,冬至的饺子成了情感的纽带。它串起了我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编织出一个新的 “家”。我们在这里挥洒汗水,为点亮万家灯火的抽蓄电站添砖加瓦;我们在这里相互扶持,将度过一个个或平凡或艰难的日子。当夜幕降临,月光伴随着繁星点点洒在项目部的每一寸土地,我们会怀揣着这份美好与力量,携手前进,书写属于工程人的壮丽篇章。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