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四局文苑

【四局红色故事】我们家的红色家事

发布日期:2021-09-15   信息来源:轨道公司   作者:常武强  字号:[ ]

上小学时,对课本上作家魏巍写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印象尤为深刻,因为我的父亲是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从部队转业后,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水电工人,先后参与了三门峡水电站、陆浑水库、刘家峡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的工程建设,期间在水电四局工作了28年,多次荣获“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童年时期对父亲的印象只能用“抽象”和“模糊”来形容。记忆中每年才能见到他一次,一个月的探亲假期总感觉刚刚混熟就又离开,有时候甚至两年才能相见一次。在那个靠邮寄书信、照片的年代,知道父亲最多的信息是在水电部四局工作,工作的地方在甘肃、在青海。对青海这个地名记忆尤为深刻。

对于在上小学的我和弟弟而言,父亲每次探亲回家都像是见到陌生人一样,我和弟弟先是躲到门外先往屋里看一会,父亲叫我们进去才敢进去。过个三、五天混熟了就会和弟弟一起缠着他讲他朝鲜战场上的故事。父亲讲的最多是蹲守在朝鲜战场的坑道里头顶炮弹纷飞、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以及天天吃炒面的事。也听父亲讲起过他们连队的孤胆英雄一个人俘虏敌军数十人的英雄故事。每次津津有味的听完后,都会第一时间跑出去和其他小伙伴们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知识面的拓宽,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对抗美援朝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由于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原因,对有关朝鲜的影视题材都较为感兴趣。

后来,我们居家去了龙羊峡,并在那里读完了中学。在这期间对青海、对水电四局也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父亲在单位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局劳模。后来父亲退休返回原籍,我却留在了水电四局工作。作为局二代,如今在水电四局已经工作了35年。

作为水电四局退休老职工,父亲一直十分惦念企业的发展情况,后面每次探亲回家,都都会如同我小时候缠着他讲朝鲜的战斗故事一样,反过来让我给她讲四局的情况,工作怎么样、一定要好好工作、谁谁谁现在在哪?诸如此类。2007年父亲病故,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听他讲故事了。

直到有一天,大哥给我邮寄了一本家族成员编撰的书籍,书中对父亲和大伯兄弟俩一起去参加抗美援朝的事情有了较为全面的描述。1952年一对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年父亲年仅17岁。兄弟俩被分配在一个班里并肩作战,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很多次艰苦的战斗,双双立功受奖,被誉为“战场亲兄弟,领奖双英雄”。1953年复原回国,复原后被组织安排到三门峡水电站工作,并从此与水电建设结下不解之缘。

当年和父亲一起到三门峡水电站工作的还有大伯和他的一名堂兄弟,这名堂兄虽然没有去过朝鲜战场,但16岁参军入伍,战淮海过长江,曾担任团长警卫员,解放后驻扎江西,后复原返乡。适逢三门峡水电站工程建设需要,三兄弟同赴工地投身到祖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到工地后,三个人同被分配在一个班组,积极肯干,吃苦耐劳,经常受到领导表扬,被工友们编成快板书“水利工地兄弟仨,一同领奖人人夸”。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才上小学,所以对奶奶的记忆完全停留在童年时期,几乎停留在农村的普通小脚老太太。后来听长辈们讲,奶奶虽为小脚妇女,但思想开朗,积极进步,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穷人翻身得解放给自己家庭带来得幸福,勇敢担任村农会副主席,积极参与土地改革、镇反肃返等一系列运动,是不可多得的农村基层妇女干部。

作为一名30年党龄的老党员,晒一晒我们家的红色家事,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他们的优良作风和红色家风,通过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对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兴趣和认知,增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的自觉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已成为每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何义务。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