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专题报道

【四局品牌·装备】彼方尚有荣光在,青春何惧“山海难”

发布日期:2024-04-23   信息来源:“四局装备”品牌工作组   作者:马玲  字号:[ ]

青春是孟郊笔下的“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是屈原笔下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毛泽东笔下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真正属于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呢?”

问到这个话题,唐庆眼波微转,身体微微倾斜,说道:“好像青春已经悄然流逝,但又好像每天都在经历着青春的奋斗时光,我记不清青春的具体模样,但那种向前的力量感,像海浪拍击沙滩,猛烈且不可阻挡。”

其实青春的定义者就是我们自己,这得靠我们这一代人用实际行动填写答卷。青春犹如一张白色画板,你希望青春是什么样的,青春就是什么样,画笔掌控在自己手中,别人无权干涉。我想,那应该是以奋斗为底色的,以自由奔跑为姿态。

初次见到唐庆,是在一张证件照上,清秀帅气的脸庞,浓密乌黑的头发是福清公司人人称道的“颜值担当”。他并没有工程人皮肤黝黑、大汗淋漓的刻板标签,扑面而来的更像是南方小生的温文尔雅。当时我并没有开始采访,但想到差不多的年纪,交谈起来应该不会令我过分“紧张”,最后在畅谈中一字一字敲出了他的故事。

初到福清公司的第一天,一个笔直的背影从我面前掠过,是唐庆。我并没有见过他,但浅浅看过照片后,我同行的工作组成员说,你看,那个好像是唐庆。走路飞快,腰杆笔直,是我对他的初印象。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我要采访他,也不知道我笔下的他是什么样,其实我也不知道。

4月22日上午,忙碌的他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走进会议室,开始了我们的采访工作。采访前,我准备了几个问题,“你记忆犹新的事情是什么?”“工作到现在遇到过什么困难的事情?”诸如此类等等,或者将问题抛给他,说说他想让我知道的故事。

他腼腆一笑,向我娓娓道来。

“爱上生产一线只要1个理由。”

唐庆起初也不相信。刚来到福清公司那会儿,他和历届大学生一样在车间实习。虽然不用每天扎在一线生产线“吃土”,但设计图纸、技术工艺、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每项都不能落下。起初,刚下一线还是有点难以适应,“每天的工艺检查和现场跟进是要爬到立塔上的,经常爬上爬下,严重恐高的我最后都开始渐渐适应了。”唐庆说。

后来,为了尽快了解各项生产技术,他索性给自己定了个“白+黑”工作计划,相比于慢慢接受,他更喜欢逼自己一把。

“怎么说呢?还是热爱吧!”据唐庆回忆,大学时他读的就是机械工程专业,当时宿舍里的六个室友,现在从事项目施工建设的只有他一人,留在生产一线的,也只剩他一人。“有时觉得,四年大学都学的机械专业,只有在施工一线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

说到这里,记得“四局装备”品牌工作组初到福清公司,综合办韩主任极力向我推荐唐庆,说他是难得的优秀青年,能力与颜值并存,这可是深深吸引了我。与我初见他文静的气质有所不同的是,在同部门的王思涵眼中,唐庆却是属于那种“坐在办公室一天也闲不住的人”。

据唐庆回忆,福清公司首次承接的首个上海地区海上风电塔筒项目是他加入福清公司后第一个完整负责全部技术工作的项目,从项目伊始的技术标书编制到项目的承接制作过程,唐庆当时负责整个项目的图纸分解和工艺指导等任务。那也是他经手海上风电项目中底段塔筒立塔最高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多,在生产技术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

为了赶在交货时间节点前完成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的交付,这个“95后”的大男孩是真的“拼了”。他跟着领导、同事们去现场学习、研究,听着老师傅们的讲解,仔细记录,也跟着工人爬塔筒、量数据、验产品,看遍了项目生产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和产品的每一个部位,项目生产全过程中随处可见他的身影。

闲不下来的唐庆本着“自家人的羊毛使劲薅”的原则,每天拉着工程办其他技术员下班后深挖项目技术,恶补各项技能经验知识。

回想起那段时光,唐庆说,坐在办公室看图纸,去车间对图纸,晚上更是研究图纸。“因为这个项目是福清公司承制的上海地区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对福清公司甚至装备公司来说都是意义重大,而且各方领导都格外重视,最后能圆满交付,我们特别有成就感。”

那时的唐庆已到福清公司一年有余,短短一年间,深入一线掌握海上风电塔筒、管桩、水工金属钢结构、金属结构加工等各类型产品的技术、工艺工作。先后参与了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到广东揭阳神泉二期上海电气11兆瓦各类风电机组塔筒的技术工作,见证了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跨越双位数的时代。

现在是唐庆工作的第4个年头,他已经独自承担起福清公司多个项目技术指导工作,也担起了部门团队的管理任务,获得了专利8项、省部级工法成果2项、科技奖项4项,取得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证书,荣获过公司“产业工人明星”、装备公司“优秀技术人员”“十佳大学生”“坦桑项目劳动竞赛-技术之星”等荣誉,在中国电建集团第八届青年论坛西北片区分论坛比赛中,所宣讲的《基于车铣复合一体的风力发电机定转子支架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更是取得了电建集团西北片区一等奖的好成绩。他把“爱”倾注在一节节矗立在海上、山巅的风电塔筒中,也在不断学习中,完成了从青涩到能独当一面的蜕变。

听他的讲述,佩服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这些年虽然工作很苦很累,但他之所以坚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福清公司让他‘太着迷了’”。这两年他亲眼见证了福清公司从“制造”到“智造”转型升级过程,经历着多元化业务的不断发展创新,见证福清公司一次又一次在海上风电领域创造新的纪录,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能给项目建设带来新的赋能。

“福清公司一直在做海上风电领域创新,比如咱们自主研究的海上钢管桩全自动焊接工艺技术,此项技术的产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海上施工时间,减少了海上船机资源的投入。”据唐庆介绍,目前,在福清公司生产一线,可以见到一些新技术、新设备,逐步应用在各个生产工序中。

依托福清公司的多元业务发展和创新成果积累,唐庆个人能力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在他看来,福清公司的科技力量从表面上看是对项目赋能,但实际上,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还是给了工程技术人员们。

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唐庆这几年的奋斗模样在我脑海中闪现,看到他在雨中前行,看到他在汗水中成长,也看到他从之前的腼腆到今天坐在我的对面与我侃侃而谈。每每谈到技术层面,唐庆眼中透出的光让他整个人真的闪闪发亮!唐庆,你真的很棒!

除了给工程技术人员较好的技术研发环境,唐庆受益最深的是和团队成员们一起研究、一起努力,一起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起研究新的软件、新的产品、新的工艺,一起在摸索和积累中进步。“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好的条件能够给我们去直接借鉴,从无到有的过程可能会很难,但是学习和探索每一项技术的过程大家都很努力,这很重要,也让人特别欣慰,每一个青年人的热爱和激情都会决定他的未来。”他很开心地说。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永远是决定努力方向是否能有所成果的重要前提,只有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才能和目标越来越近。

谈到技术团队,我们也聊了很多,他说最感谢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们”。

“有时真的很忙,福清公司在不断向前发展,承接的项目从6兆瓦、11兆瓦到13兆瓦的风电机型成倍增大,承接的新业务类型和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技术难度也是成倍增加,有时还会面临多项目交叉作业,加班、赶工都是常有的事,但是大家始终一条心,多累都从无一人打退堂鼓,真的很是感动!”

他向后靠在椅背上,眼神清亮,幸福之感溢于言表,“不能说我们部门是最辛苦的,但是搞技术的就是要走在所有部门的最前面,公司要发展,科技创新是打头阵的关键一环。”

  福清公司自2019年建立以来,在五年间见证了海上风电的日出日落,在这片三福之地扎根,努力打造着“立足福清、面向沿海、辐射全球的海上风电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无数装备人在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从生产陆上风电塔筒到海上风电塔筒,从海上风电定转子支架及其附属机加工产品到海上风电机舱及叶轮运输支架、海上风电基础群桩钢管桩、海上风电基础单桩等,福清公司正值青春,唐庆也是,他们正在蓬勃向前,脚步从未停歇。

采访结束,我打趣地问他,“你还有什么故事要告诉我吗?”唐庆微笑着摇头,我微笑着点头回应,此次“会面采访”正式结束。我带着电脑离开会议室,一回头,看到唐庆和我初见他时一样,腰杆笔直,走路飞快。此刻他正大跨步地走向车间,再次奔赴自己的战场……

唐庆印证了山本耀司的那段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我见到的唐庆就是这样的,没有迷茫、没有困惑、没有焦虑,有的是责任与担当,有的是真诚与热情,有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奋斗!鲜衣怒马少年时,且歌且行且从容!希望下次再见时,你还是最初的模样,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