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党群工作

【学习教育】深学细照笃改 铸魂肃纪正风

发布日期:2025-07-29 信息来源:第一分局   作者:温馨   字号:[ ]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自中共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这场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的自我革命,以‘徙木立信’的决心涤荡痼疾,用‘水滴石穿’的韧劲重塑党风政风。今年3月至7月,尚义施工局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热潮中,业务招待费同比下降20%,职工满意度测评高达98.7%。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一场历时4个月的作风建设攻坚战——从专题部署会到学习研讨再到专题党课,大大小小10次学习夯实思想根基,3次全面自检自查立改风险隐患,26项问题整改健全制度体系,最终实现了从“纸面学习”到“工地实践”的深层次转变。  

深学:从“纸面”到“指尖”,纪律教育破圈施工一线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首要在“学”,关键在“悟”,而“悟”的深度取决于理论武装的厚度。但建设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分散、工学矛盾突出,如何在不耽误生产的情况下帮助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成为推进学习教育的第一个难点。为此,施工局创新打造“移动课堂+数字课堂”双矩阵教育模式,借助“口袋书”的便携特点和微信工作群推送即时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线下流动配送学习书籍百余册,线上全范围宣发电子书,另有32块可拆卸展板在营地办公区、施工一线宣传栏、职工生活区巡回展示,真正做到“走到哪学到哪”。

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施工局组织青年职工成立宣讲团,宣讲团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典型案例改编成情景剧《警钟》,案例聚焦工程项目领域常见的违规吃喝问题,全景式还原了一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从脚本编写、开机拍摄到现场展演均由施工局职工直接参与,通过“沉浸式”案例教学,真正实现了让纪律教育“活”起来。  

细照:三查联动“大扫除”,刀刃向内剜除沉疴

“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钢筋水泥之间,既要“学得深”,更要“照得细”。施工局纪检组织以“自查+互查+暗访”三查联动,为项目一线量身定制“作风体检表”,让监督探头直抵神经末梢。

自查“反光镜”。施工局领导班子带头填报《作风建设自查清单》,把超标接待、虚列差旅等“隐形变异”问题逐条对账销号,形成“个人画像+部门画像”双台账。

互查“啄木鸟”。项目各部门间交叉互审,把报销单据、用车记录、风险台账“摆到桌面”,互当“挑刺员”,针对项目建设常见风险点全方面互查互纠,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暗访“探照灯”。节假日前后,项目纪检组织不打招呼、不走过场,通过“公车行车轨迹+油卡数据”双比对,让“违规用车”无处遁形;清明、五一两节核查的公车中,实现“零封存、零违纪”的廉洁记录。

笃改:制度与文化双赋能,织密长效防护网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为巩固整改成效,施工局把“当下改”的利落收进制度笼子,更把“长久立”的韧劲写进文化血脉,以“责任链、制度链、文化链”三链咬合,拉起一张带电的“长效防护网”。施工局制定《项目廉洁防控责任清单》,将48个廉洁风险点嵌入施工全流程,从招标限价到物资验收,从计量支付到竣工结算,每道工序都由“责任人+监督人”双签字双确认;党员干部100%签订廉洁承诺书,差旅、招待、公车、食堂“四费”全部接入财务共享平台,超标即红灯预警,上半年“三重一大”事项报备59项,否决2项不合规决策,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施工局高度重视项目党务公开、厂务公开工作,秉持“制度上了墙,更要晒进光。”的理念,在项目办公楼、职工食堂分别设置“厂务公示栏”“党务公示栏”和管理意见箱,及时对应公示内容进行公示并听取群众意见,公示栏左侧设“回音壁”,职工可随时用贴纸写下疑问,项目纪检组织24小时内贴条答复,收到职工一致好评。

廉如梅花不畏寒,清似秋水可鉴天。随着施工局作风建设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这场始于“学、查、改”的自我革命正迈向更深层次的“巩固提升”。下一步,施工局将聚焦“长效”驱动,继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深入推进施工局作风建设再上一层楼。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