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回扣”折射大规矩 |
|
|
|
桌案前,一份供货商的票据摊在面前,令人迟疑。同一批货物,市场价格明白无误,票据上的数字却悄然浮涨了一截。对方递话时语气熟稔:“老规矩,都方便……”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规矩”,像猝然刺入日常秩序的一根冰锥,不仅寒意在蔓延,更豁开了一道值得深思的缝隙——某些被视为“常态”的操作,是否正是侵蚀防线的开始?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项目廉政建设需从细微处着眼,织密制度之网。开工以来,杭州地铁15号线项目建立权力运行清单,将采购、招标、分包等关键环节全部纳入流程管控,让每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行“阳光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防止个人决断。持续完善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从源头上净化合作环境。 强化监督实效,让权力在探照灯下规范运行。项目创新实施“三级联审”制度,每一笔经费支出都需要经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三方审核确认。开展嵌入式监督,纪检人员列席重要会议,对物资采购、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实施现场监督。设立廉政举报平台,实行“码上监督”,让每一笔交易、每一个环节都经受得起检验。 筑牢思想堤防,通过常态化教育让廉洁意识深入人心。项目开展“每月一案”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洗礼,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创新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廉政讲堂、家风助廉等活动,让“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成为项目人员的共同价值追求。 狠抓问责利剑,对苗头性问题露头即打。项目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工作,又抓廉政建设。开展常态化廉政风险排查,对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红脸出汗”。建立问责追溯机制,对发生腐败问题的,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 项目的党风廉政建设,就熔铸于对一纸一墨的严格管控,对一言一行的精准约束,对一念一欲的清醒克己。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进一步确保了项目建设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 后续,项目部将继续完善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将廉洁要求融入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持续创新监督方式,深化廉政教育,强化问责追责,让清廉之风沐浴项目的每一个角落。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