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岩“医生”的灌浆传奇:揭秘水电站钻孔灌浆工人的匠心世界 |
|
|
|
在水电站建设的宏伟工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医生”,他们穿梭于大坝、引水发电隧洞之间,用智慧和汗水为基岩“缝补”,让原本可能存在缝隙、缺陷的基岩变得坚固无比。他们就是基础工程项目部的钻孔灌浆工人,一群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匠人。他们先后参与完成了万家寨、刘家峡、浙江滩坑、山东泰安、新疆阿尔塔什、河北易县等水电站的帷幕灌浆、接触灌浆、回填灌浆、固结灌浆等施工任务,用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为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钻孔工、制浆工、灌浆工、数据记录员等不同岗位的匠心之举。 钻孔工:在基岩上穿针引线的“定位大师” 在水电站施工现场,钻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钻孔工们正操控着巨大的钻机,在坚硬的基岩上开启一个个精准的孔洞。他们是基岩“缝补”工程的先遣队,每一个孔洞的位置、角度和深度,都直接关系到后续灌浆工作的效果。 钻孔工的工作远不止启动钻机那么简单。施工前,他们需要仔细研究施工图纸和地质资料,根据不同的灌浆类型(如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等)确定钻孔的具体参数。帷幕灌浆旨在形成一道防渗帷幕,防止地下水渗漏,因此钻孔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轴线和深度进行,确保各孔之间相互搭接,形成连续的防渗体;固结灌浆则是为了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强度,钻孔的分布和深度需要根据基岩的破碎程度进行调整。 操作钻机时,钻孔工要时刻关注钻机的运行状态,通过观察压力表、转速表等仪器,判断钻孔过程中是否遇到坚硬的岩层或裂隙。遇到复杂地质情况时,他们需要及时调整钻进参数,如降低转速、加大压力,确保钻孔的垂直度和精度。为了保证钻孔的准确性,他们还会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斜仪等,对钻孔的位置和倾斜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在长期的工作中,钻孔工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通过钻机的震动和声音,判断基岩的性质和钻孔的进展情况。当钻机突然出现异常震动时,他们就能敏锐地意识到可能遇到了裂隙或溶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钻孔偏差或事故的发生。每一个精准的钻孔,都是他们匠心的体现,他们用双手在基岩上穿针引线,为后续的灌浆工作打开了通道。 制浆工:调配浆液的“基岩药剂师” 钻孔完成后,制浆工们便开始了他们的“药剂调配”工作。浆液是灌浆工程的“血液”,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灌浆的效果。制浆工需要根据不同的灌浆目的和地质条件,准确调配出合适的浆液。 常见的灌浆浆液有水泥浆、水泥黏土浆、化学浆液等。不同的浆液有着不同的配比和制备工艺。以水泥浆为例,水泥的品种、标号、细度,水的质量,以及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都需要严格控制。在制备水泥浆时,制浆工首先要按照设计的配比称量水泥和水,将水泥倒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开启搅拌机,让水泥和水充分混合。为了提高浆液的性能,如流动性、稳定性、凝结时间等,常常需要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速凝剂、缓凝剂等,制浆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准确添加。 制浆过程中,制浆工要不断监测浆液的各项指标,如密度、黏度、流动性等。他们使用专业的仪器,如密度计、黏度计等,对浆液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浆液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发现浆液的指标不符合要求,他们需要及时调整配比,重新制备浆液。 在调配水泥黏土浆时,制浆工需要将黏土进行破碎、筛分,去除杂质,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泥、水混合。黏土的黏性和塑性对浆液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制浆工需要根据黏土的性质调整配比,确保浆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对于化学浆液,制浆工则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化学浆液往往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制,确保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制浆工们就像“基岩药剂师”,他们用精准的配比和精心的制备,为基岩“缝补”提供了优质的“药剂”,让浆液能够更好地填充基岩的缝隙,提高基岩的性能。 灌浆工:给基岩注入“强体针”的“缝纫能手” 灌浆工是基岩“缝补”的关键环节,他们负责将制浆工调配好的浆液注入到钻孔中,让浆液在基岩的缝隙中扩散、填充,从而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他们就像给基岩注入“强体针”的“缝纫能手”,用浆液将基岩的缝隙缝合起来。 灌浆前,灌浆工需要对灌浆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灌浆泵、灌浆管路、压力表等设备正常运行。他们还要对钻孔进行冲洗,去除孔内的岩粉、碎屑等杂质,保证灌浆管路的畅通。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工要密切关注灌浆压力、浆液流量、浆液浓度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调整灌浆工艺。 对于帷幕灌浆,通常采用分段灌浆的方法,即按照一定的长度将钻孔分成若干段,逐段进行灌浆。灌浆工需要控制好每一段的灌浆压力和灌浆时间,确保浆液能够充分填充该段的裂隙。当灌浆压力逐渐升高,浆液流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设计的灌浆压力和结束标准时,该段灌浆才算完成。在灌浆过程中,如果出现浆液串浆、漏浆等异常情况,灌浆工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堵塞串浆孔、降低灌浆压力、加入速凝剂等,确保灌浆工作的顺利进行。 接触灌浆主要用于加强坝体与基岩之间的结合力,灌浆工需要将浆液注入到坝体与基岩的接触面附近,通过浆液的扩散和凝结,提高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和防渗性能。回填灌浆则是为了填充隧洞衬砌与围岩之间的空隙,改善围岩的受力条件,灌浆工需要根据空隙的大小和分布,合理控制灌浆压力和浆液用量,确保空隙被充分填充。 灌浆工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精准地控制着浆液的注入过程,让浆液在基岩中编织出一张坚固的“防护网”,为基岩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数据记录员:施工质量的“数字守护者” 在整个钻孔灌浆施工过程中,数据记录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施工质量的“数字守护者”。每一个钻孔的位置、深度、角度,每一批浆液的配比、性能指标,每一次灌浆的压力、流量、时间等数据,都需要他们准确记录下来。 数据记录员需要使用专业的记录表格和软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记录。他们要认真核对每一个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钻孔数据,他们要记录钻孔的编号、位置坐标、钻进过程中遇到的地质情况等;对于浆液数据,要记录浆液的配比、制备时间、性能检测结果等;对于灌浆数据,要记录灌浆的时间、压力、流量、浆液注入量、灌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等。 这些数据不仅是施工过程的真实记录,更是后续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判断灌浆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如果发现数据异常,数据记录员需要及时反馈给施工管理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记录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数据管理软件,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为钻孔灌浆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水电站施工中的钻孔灌浆工人,虽然身处平凡的岗位,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匠心,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钻孔工的精准定位、制浆工的精心调配、灌浆工的熟练操作、数据记录员的严谨记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努力。他们是基岩的“缝补”师,是水电站建设的功臣,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无数大坝才能在岁月的洗礼中巍然屹立,为水电事业发展贡献着绵薄之力。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