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匠心筑梦结硕果 产改赋能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08-07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毛龙宇婷 达世姣   字号:[ ]

在横断山脉的险峻峡谷,在黄河岸边的建设热土,中国水电四局第三分局承建的国家重大水电工程正全速推进。轰鸣的机械不仅是生产力的象征,更见证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正在系统性改革中加速成长。2025年以来,第三分局聚焦“铸魂、通途、熔炉”三个核心维度,以务实举措破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难题,为大国水利水电建设锻造坚实可靠的主力军。

铸魂——思想引领固根基,点燃奋斗源动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思想是舵,精神是帆。第三分局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置于首位,确保产业工人队伍听党话、跟党走,激发建功立业的持久热情。

“以前觉得国家大事离我们很远,现在明白了,咱们干的每一方混凝土,拧的每一颗螺丝,都是在为科技强国添砖加瓦。”6月20日分局组织的集中学习后,一位工人的感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当天,分局借助党组织学习契机,组织产业工人深入学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等文献。这场学习远非简单的文件宣读,而是将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宏伟蓝图与水电建设一线的火热实践紧密结合。工人们由此深刻认识到自身岗位在国家战略中的分量,学习成果正转化为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自觉向党组织靠拢,为日常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能。这份认识与行动的统一,为分局后续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凝聚共识,精神更需榜样引领。3月21日,一场跨越空间的“精神盛宴”在第三分局各项目同步上演。各项目部产业工人齐聚,共同观看青海省总工会“巾帼劳模进校园”活动直播。屏幕上,2024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代表、分局劳模陈富贵深情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缆机操作者,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技术能手的奋斗历程。她的故事看似平凡,却处处闪耀着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岗位的无限热爱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屏幕前,工友们凝神观看,深受触动。

“陈师傅让我看到,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工匠精神’就在我们手中!”一位新入职的产业工人眼含热泪,激动地说。

这种创新的“云端+现场”宣讲模式,有效打破了项目分散的时空限制,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在崇山峻岭间悄然播下奋斗的种子。

思想引领与精神感召,贵在持之以恒、融入日常。为此,分局正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计划通过线下开设“劳模工匠大讲堂”、线上组织“云讲述”等形式,让身边的先进事迹更加可感可学,持续点燃工人们的奋斗激情,在队伍中营造起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新活力。

通途——体系保障畅通道,打破成长“天花板”

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身之本,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则是激发潜能的关键。第三分局着力构建覆盖技能提升、价值认可、多元发展的制度体系,全力打破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技能是产业工人扎根岗位的基石,而畅通的发展通道则是激发潜能的关键。第三分局直面大型水电工程对高精尖技能的迫切需求,培训直指一线痛点。5月14日,白鹤滩施工局一场聚焦缆机拆除核心技术的实战培训火热开展。工人们紧盯安全规范、高效工艺与应急处置,边学边练,关键岗位操作能力显著提升。“这种‘靶向’培训,专解我们干活时遇到的‘硬骨头’!”一位参训工人反馈道。

技能的精进,唯有获得权威认可与有效激励,才能转化为持久的动力。4月8日,分局星级班组长聘任仪式上星光熠熠。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50名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管理有方的班组长脱颖而出,荣膺五星至一星荣誉。“这张聘书,是对我们‘兵头将尾’价值的最大肯定!”一位新晋五星班组长难掩激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星级评定是‘加油站’,不是终点站!多维度的晋升通道已经铺就,未来怎么走,全看兄弟们怎么选!”

打通了技能认证的环节,如何为工人打开更广阔的职业天地?答案在3月3日落地的《第三分局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办法(2025版)》中揭晓。这份文件将产业工人全面纳入公司整体发展体系,管理、项目、党群、专业、技能五条晋升通途并行贯通。这意味着,技术能手不仅能深耕技能领域成为“顶尖工匠”,也能凭借综合能力向项目管理等岗位转型。

“班组长不再是‘天花板’!只要肯钻研、有担当,技师、工程师、项目经理……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位四星班组长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有了多元的发展通道,清晰的个人规划便成为扬帆远航的罗盘。4月26日至28日,“基石赛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精彩上演。80名选手同台竞技,精心勾勒未来蓝图,10份优秀规划脱颖而出。同步推进的“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以真金白银设基金、发补贴,点燃了工人们的学习热情,一支技能精湛、懂理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速成长。

成长有奔头,后方保障同样需要坚实可靠。5月21日,分局8个在建项目的“工会服务驿站”全部点亮,空调、急救箱、图书角、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成为工友们卸下疲惫、畅聊心声的温馨港湾。“累了有地方歇脚,难处有地方说,心里特别踏实!”工友们交口称赞。驿站更是架起了“连心桥”,诉求渠道高效畅通。分局工会同步筑牢权益保障网,职工代表深入一线,紧盯劳动安全与休息休假落实情况,上半年推动完成3项整改;同时,职业病防治宣传力求覆盖到每位工人。这些扎实举措,切实让产业工人们干得安心、拼得放心。

熔炉——实践砺炼强筋骨,锻造核心战斗力

真正的本领在实战中淬炼,优秀的团队在攻坚中锻造。第三分局深刻把握这一核心,积极搭建广阔的建功立业平台和高效的团队传承机制,让产业工人在实践的“熔炉”中百炼成钢,为工程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劳动竞赛作为激发潜能、催生创新最直接的“淬火场”,正是分局精心构建的公司、分局、项目三级联动体系的核心实践。东庄施工局的公司级竞赛激战正酣,孟底沟施工局的分局级竞赛有序推进,来宾项目的项目级竞赛同步展开。这些竞赛绝非简单的体力比拼,而是直击工程建设的关键、难点与瓶颈。各赛区通过定期例会,动态聚焦节点目标,深入剖析安全、生产、技术、质量、环保等领域的挑战,系统提炼攻坚克难的有效经验。创新的火花已在竞赛一线闪耀——东庄施工局已率先上报了合理化建议和“五小”成果各一项。“竞赛不仅是比拼,更是集思广益、解决问题的平台,逼着我们拿出真本事!”一位项目负责人的话道出了竞赛的核心价值。

紧随这股实战锤炼的热潮,检验能力、提升水平的技能比武也蓄势待发。东庄施工局正积极筹备一场高水平的技能比武,计划于今年9月举办。这场“巅峰对决”目标不仅是选拔单项标兵,更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员技能跃升。

如果说竞赛和比武是锤炼个体的“熔炉”,那么技艺的传承与团队的锻造则是分局确保“王牌”战力生生不息的关键。面对超级工程对专业化、高技能团队的迫切需求,分局正聚力打造“缆机安拆运”和“混凝土坝筑坝技术”两张核心“王牌”。白鹤滩项目世界级巨型缆机拆除的宝贵经验已完成系统总结和内部共享,为技术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固化核心技艺并实现跨项目共享,分局计划于11月在东庄举办核心技术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汇聚各项目智慧,提炼如《超大型缆机拆除工艺标准》等先进工法,确保“王牌”团队后继有人,整体战斗力持续提升。

留住骨干、激活源头,是维系这支“王牌军”稳定与长远发展的基石。为此,分局已建立产业工人转录常态化机制,为长期奉献、技艺超群的一线工人开辟了转换身份、获得更好保障与发展空间的通道。“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对我们一线工人价值的高度认可和长远保障。”一位进入考察的老师傅感慨道。这番话也道出了这一机制对激发全体工人精进技能、追求卓越的巨大鼓舞,为人才队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当白鹤滩的巨型缆机在经验传承中安全拆卸,当东庄大坝在技能比武的激励下节节攀升,当孟底沟的工人在权益保障中安心奋战,其背后,正是这支在系统性改革中不断蜕变、日益强大的产业工人主力军在提供着最坚实的支撑。改革的浪潮奔腾不息,奋斗者的足迹永远向前。新征程上,中国水电四局第三分局的产业工人队伍,将深化“铸魂、通途、熔炉”淬炼,精进技能、筑牢保障、聚力创新,向着未来,奋进不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