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四重守护”铸就安全长城——引江济淮二期太和界首项目安全环保团队侧记

发布日期:2025-05-08 信息来源:第一分局   作者:王苏林   字号:[ ]

两男两女,这样看似“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团队配置在太和界首项目不是综合部门的后勤保障,不是财务部门的资金管家,也不是经营部门的精算达人,而是我们的“安全守护者联盟”,是确保项目安全环保的“守护天使”。让我们走近这支独具特色的安全环保团队,感受他们用专业与责任筑起的安全防线。

“铁面包公”包鸿洲:刚柔并济守底线

初见“老包”的时候,你大概就能知道,眼前的这个甘肃汉子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是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

大概是真正的高手总是很擅长隐藏自己的实力,就像扫地僧那样,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关键时刻总能“开大招”露一手给你。

项目上安全环保部的包鸿洲主任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平时看起来总是那样的儒雅和幽默,时不时地和你开个玩笑,就像唐僧团队里的八戒一样,平时你可以叫他一声“二师兄”,但是关键时刻,你还得求“天蓬元帅”来帮你摆平一些真正棘手的问题,毕竟真正的行家一出手,你就知道“老包”是真的有一手。

到了工地上,“老包”就像变了个人,尽管还是风趣幽默,但是在生产一线,要是有分包商的人想在他面前浑水摸鱼,用各种各样奇怪的理由在安全问题上混淆视听,包鸿洲就要收起菩萨面,显露金刚容了。

“你们这个脚手架拆除的作业程序问题很大,如果你们两边不能同时进行拆除作业,而是像今天这样一边快一边慢,那还是很容易产生问题的,情况严重的话,很容易造成整个脚手架系统的失衡,很容易一下就垮了。”

“还有你们这边的马道板的铺设,我不反对你们对马道板的调剂使用,但是你们总体要有一个系统调度,不能拆了东墙补西墙,你们规模这么大的队伍,不能连这么一点成本都舍不得吧?”

分包队伍年轻的管理人员在包主任的火眼金睛面前已经冷汗直流了,只能不停地用吸烟和擦汗的动作来掩饰他的尴尬。

“你们队伍今天现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具体的我都拍了照片发给你,你们明天迅速整改好,不整改好就先别干了,先停工两天再说。”

“好,好,包主任,我们这就组织整改。”分包队伍的安全负责人——面前这个梳着油亮大背头,一身黑色装束搭配着夸张雕花腰带的大高个,在包主任的严肃责问之下愈发的紧张不安,彻底的心服口服。

“包哥”这样认真工作的男人,真的很帅。

“金嗓子”王进桂:声入人心护平安

“王姐”还是“王妹”?刚到项目部不久的我实在是没有头绪,她看上去年纪跟我相仿,但是不少人都叫她“王姐”,我也就顺口跟着叫了。

王进桂是我们的青海老乡。平时总是很活跃的样子,对安全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以至于我总觉得她有点亢奋,并且十分羡慕她的这股时时刻刻火力全开的精气神。

王进桂是办公室东南角这个区域的灵魂人物,很能带动气氛,也很喜欢助人为乐。她平时大部分时间负责安全环保部的内业资料整理工作,但是也经常要到现场去做例行的安全巡视工作。

“那边那个师傅!安全带系好!现在就系!”“老师傅,把帽子戴正!帽带收紧了!”

她的嗓音格外响亮,也十分的具有穿透性。时间一长,认识她的工人们都很听她的话,远远地看见她来了,总会下意识地收紧自己的帽带,拉好自己反光背心的拉链,高空作业的还总是不忘挂好自己的安全带。

“有王姐在,我们的安全就有保证得多了。”刚被她“吼”过的工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有些工人就是这样,为了干活方便就习惯性地忽视安全规范,对于这样的工人你只能见一次吼一次。但是罚款的次数多了些不忍心,毕竟这些工人真的很辛苦,这个月能找到活儿的,谁也不知道下个月能不能有活干,一家老小都指望着他们养活,所以我宁可多吼一吼,少开一些罚款单,当然也不是不罚,这样久而久之让工人们形成安全作业的条件反射,确保他们能平平安安工作,安安全全回家。”王进桂这样解释道。

“智多星”金刚:文韬武虑筑防线

“刚子”是我们项目的安全员金刚,一个表面看起来慢条斯理的安徽小伙,他既掌握各种安全生产技能,又是一个会在工作之余进行文学创作的文艺青年。

凭借着超强的逻辑性、出众的文笔和缜密的心思,金刚肩负起了项目各类安全环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环保资料工作的重任。在他的精心制作下,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培训课件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不仅涵盖了详细的安全知识讲解,还穿插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和互动环节,让枯燥的安全培训变得趣味十足。那些制作精美的安全生产工作汇报PPT,从内容架构到视觉设计,都堪称完美,每次都能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每当上级有关单位前来项目进行安全环保方面的检查,金刚就进入了“超级忙碌”模式。他穿梭在办公室和施工现场之间,一会儿在打印机前焦急地等待资料打印,一会儿又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制作汇报PPT,还要抽空撰写汇报发言材料。在他的努力下,项目的安全环保标准化与体系化运转得以顺利推进,他也成为了包鸿洲主任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金刚对于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这一块还是相当有见解的。我刚调来项目一个月,就赶上了金刚牵头策划的两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活动了。一次是职业病的预防与康复主题培训,另一次是邀请太和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来项目现场为职工和农民工弟兄们做预防职业疾病的专题讲座,两次活动在他的策划下都安排得很好,活动中金刚都表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性,很多项目部职工都不甚了解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金刚都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都能配合专家与医生为我们进行疑问的解答。

“金刚,你对职业健康和安全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真扎实啊,简直堪比行走的题库,感觉以后你都可以作为专家给我们进行职业健康和安全教育培训了。”在某一次安全教育答题活动结束后,不少受到金刚点拨的同事有感而发。

面对大家的夸奖,金刚总是腼腆地笑笑,继续默默地投入到工作中,他这种低调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科技先锋”刘子涵:数字赋能新安全

刘子涵,是项目安全员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也是毕业于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学霸”。这位来自山东的姑娘,身材娇小玲珑,戴上安全帽后,整个人显得更加小巧可爱,精致的脸庞在安全帽的衬托下,宛如邻家小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小姑娘,却有着大大的能量,是团队里不折不扣的“科技先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刘子涵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操作无人机进行航拍,她能够熟练地操控无人机,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维护各工区“人机料法环”信息系统,她认真细致地录入和更新每一条数据,确保系统信息的准确和及时,为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管理VR安全体验馆,她不断优化体验内容和流程,让工人们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大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效果;协调现场安全装备设施,她总能合理调配资源,确保每一处安全装备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记得我刚从尾工小项目调到这里时,第一次看到安全帽上的二维码,感到十分新奇和惊讶。“这安全帽上怎么还有二维码?”我好奇地问道。刘子涵微笑着指着自己的安全帽说:“你扫一扫看就知道了。”我拿出手机扫码后,她的入场身份信息、培训记录、安全考核成绩等内容立刻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那一刻,我不禁感叹科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大数据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而在整个工区,这样的二维码无处不在,它们就像一个个“安全卫士”,静静地守护在安全帽侧面、作业机械上、材料码放区域的吊牌上以及临边临水的危险区域旁,涵盖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二维码及其背后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刘子涵和王进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采集、维护、制作并张贴上去的。

“子涵,你可真厉害啊,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你们指导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在体验VR安全生产模拟设备时,我忍不住赞叹道。刘子涵谦虚地说:“其实这些具体的事务还算简单,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的是怎样快速地建立起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我从去年才参加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尽管目前我做内业工作更多一些,但我还是更喜欢到现场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尤其是跟着包主任跟王姐他们一起,看看他们这些老安全员每天是怎样工作、怎样开会的,这样总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让我进步得更快一些。”她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工作的热情,这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她在科技赋能安全管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在这支“四重守护”团队里,包鸿洲以刚柔并济的管理风格坚守安全底线,王进桂用响亮有力的声音传递安全关怀,金刚凭借文韬武略筑牢安全防线,刘子涵依靠科技力量开拓安全新局。他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起项目安全的立体防线。他们用专业诠释责任,以行动践行使命,让“安全无小事”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成为日夜坚守的信仰。正如工人们所说:“有他们在,我们干活心里踏实。”在引江济淮这项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背后,正是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安全守护者,他们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虽然不耀眼夺目,却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每一寸工程浇筑平安的基石,为每一位建设者托起生命的蓝天,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安全传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