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四局盾构】隐藏在地下的迷宫

——重庆地铁24号线装修施工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08 信息来源:华中公司   作者:何伟   字号:[ ]

从鹿角北站一路欢腾奔向广阳湾,重庆地铁24号线就像一条穿梭在城市中的巨龙,串联起高滩岩、凤鸣山、巴国城、大堰村、九龙半岛、二塘、鹿角、重庆东站、迎龙等多个重要“打卡点”,作为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部东西向的骨干线路,重庆地铁24号线是重庆城轨绿智融合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也是重庆首条全自动驾驶、首条采用云化物联网融合平台的轨道交通线路。

中国水电四局主要承建重庆地铁24号线项目站后装修工程,包含11座车站、10个区间、1个站后车辆段装饰装修、导向标识、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动力照明及全线供电、电扶梯、站台门、车场设备、AFC、通信、综合监控等系统设备,这些设备都装在地铁车站的隐藏迷宫中。

挺进,从站前到站后

2023年底,中国水电四局在继重庆地铁4号线、27号线、17号线后,继续深耕区域,持续挺进重庆轨道交通市场,中标24号线项目装修工程。这是自承接武汉地铁11号线、成都地铁19号线、重庆地铁6号线等地铁站后装修后,重庆地铁24号线项目是中国水电四局再次挺进站后工程的又一例证,不仅是装修工程还包括所有系统设备工程,自此,水电四局在轨道交通领域,从土建施工到站后装修再到通信等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了全产业链的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挺进重庆地铁24号线站后装修,不仅是区域滚动发展的良好见证也是一次严肃的考验。四局轨道人充分发扬高原铁军精神,快速进场,勘查现场、办理交接手续、研究施工图纸、筹备施工方案和计划等,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全体干部员工充满期待、满怀信心。一路走来,已陆续实现所有车站进场施工,掀起了大干快干高潮,挺进即冲刺。

重庆中心城区分别被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划分为5份,重庆地铁24号线位于明月山和铜锣山脉中间,因其独特的地势,24号线部分车站是暗挖、部分是明挖,这也不同程度造成了每个车站的结构不一,那些隐藏在地下的空间也不尽相同。

沉稳,从空旷到紧致

走进竹园村站,依稀展现在眼前的是成品库,一件件“琳琅满目”的样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有瓷砖、电缆、线槽、开关、铝板等等,这些都是车站装修的样本标准,他们依次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充盈着这个专门装修的空间,让外来人随意参观检验,给外界一种沉稳的感觉,仿佛在昭示,这就是我们车站装修的标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沿着出入口慢慢向下楼梯,映入眼帘的是墙体装修标准、地面瓷砖标准、上方吊顶标准,他们就沉稳地矗立在那里,欢迎着每一位来车站检查的专家和工程师,同时也时刻提醒着现场施工工人的施工标准。

竹园村站是24号线打造的交付标准样板车站,项目部在专属区域,对车站装修的大小器件规格、型号、成品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小到一颗螺丝钉和马桶、大到消防系统和车站成品标准,项目部样板引路,将这空旷的空间打造成一个特别精致的展示区,通过展示区的打造,充分为下一步规范高质量施工提供参考标准。

在车站的两边,工人正在用板砖将两端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房间,这些房间是地铁通车后乘客看不见的地方,犹如迷宫一样隐藏在车站内部,用于存放各类通信、通风、消防、空调、照明、监控等各类设备,一直往里走,从1个房间数到10个房间、20个房间、30个房间,每一个空间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用途,以至于第一次到施工现场的我也不禁感叹这地下真是别有洞天,这些房间犹如迷宫一样,让人“晕头转向”,分不清每个房间真正的用途;但又清晰地向专业人士展现他们每一间被赋予的使命,将来他们所承载的是确保24号线轨道交通自动安全运行。

惊叹,从平行到立体

在况家塘站,这是一个暗挖车站,与其他车站不同的是,它的地下“迷宫”却显得立体,仿佛在地铁车站内修建了一座布达拉宫,同样的负一层站厅,它的负一层比其他车站高出两倍,这充分给予了工程师们发挥立体建筑的空间,将那些存放各类设备器材的房间砌成了两层楼、三层楼,如果不是在装修阶段,待投入运营后,你根本无法想象地铁车站内竟修建了几座“大别墅”。

鹿角北站,这是一个换乘车站,站内被各种钢管、脚手架搭建成一个个类似魔方的建筑体,从地上一直沿步梯往下穿梭,每次都要在两根钢管间旋转身体,不知那些每天路过的工人是不是感觉像在进行特种作战训练。恰恰是这些立体的魔方结构,将这座换乘车站严实地保护起来,虽让这空旷的空间拥挤不少,但是看着错落有致的结构,这是给我们施工人员安全的保护,着实让人心安。

走在鹿角北站的轨行区间,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铺轨,给这个空洞的空间装上可以摇曳的脊背,仿佛一条长龙盘旋在这个盾构掘进的隧道内,时刻准备腾飞而起,冲冠长虹。从地下负三层到地上,每一个车站都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每一个车站都有自己的装修风格。

探秘,从日常到隐秘

在重庆东站,当乘客们匆匆穿梭于站台与车厢之间,享受便捷出行时,很难想象脚下还有着另一番天地。在站台下方,有着错综复杂的电缆沟和管道廊道。这些廊道就像一条条隐秘的通道,连接着车站的各个关键部位。廊道里,粗细不一的电缆像一条条银色的蟒蛇蜿蜒盘踞,它们负责传输着整个车站运行所需的电力与信号;各种管道纵横交错,有的输送着生活用水,保障车站的日常运转,有的则承担着排水的重任,确保地下空间不会积水成患。廊道空间狭窄,工人们需要猫着腰,在昏暗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进行维护与检修工作。这些廊道平时被严密地覆盖着,不为人所见,却如同一颗颗默默跳动的心脏,为车站的平稳运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重庆地铁24号线,这隐藏在地下的迷宫,从项目中标时的坚定挺进,到装修过程中的沉稳打造,再到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立体空间,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与智慧。那些乘客看不见的隐秘空间,如同这座城市的脉络,支撑着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转。

未来,当重庆地铁24号线正式通车,乘客们在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时,或许不会知晓脚下、身后这些复杂而精妙的空间构造,但正是这些隐藏在地下的“迷宫”,承载着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梦想,带领这座城市迈向更加便捷、高效的未来,成为雾都重庆又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线,见证着城市的蓬勃发展与无限活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