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采风】绿水青山映白马,金山银山利万家——记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绿色文明施工 |
|
|
|
巍巍武陵连绵起伏,悠悠乌江碧波荡漾。 晨光熹微中,江畔的边坡悄然披上了一层金辉,格构梁间绿意萌动,与四周山水交相辉映,宛若一幅正在缓缓铺展的生态长卷,正在武陵山脉宽阔的怀抱中静静诉说着工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白马大桥横跨江面,桥上的智能喷淋装置正洒出细密水雾,偶尔在阳光下折射出绚烂虹彩,与脚下乌江的绿波相映成趣。这里不见传统工地的扬尘与喧嚣,但闻机械运转的低鸣与山间鸟语相和,奏出一曲现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之美共生共鸣的和谐乐章。 以水为脉,构筑循环再生的“绿色命脉” “你看,这套系统让施工废水‘活’了过来。”技术员贾澳指着不远处的水处理区介绍道。他身后是由几个大型处理池组成的绿色施工水资源循环系统,“我们通过物理沉降、混凝絮凝和生物净化三重工艺,让施工废水获得‘新生’。” 阳光下,经过处理的水体澄澈明净,倒映着边坡上初成的植被与更远处朦胧的山影。这些“再生水”并未直接排回江中,而是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个施工环节——洒水降尘、道路清洗、雾炮作业,真正实现了“一滴水,多次用”。 不仅如此,项目部还搭建起一整套智能用水管理系统。在施工区、生活区等关键点位共安装28个智能水表,实时采集并动态分析用水数据,实现异常用水及时预警。用水实行分项计量,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严格区分,并配套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账,定期分析比对、持续优化,真正做到“用水心中有数,节水手中有策”。 正如贾澳所说:“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更要让每一滴水都焕发价值。从乌江取水,最终‘还’给乌江的,应是更清、更绿、更美的环境。” 以绿为裳,绘就山水相融的“生态长卷” 站在项目营地远眺,边坡上格构梁交错排列,其间已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绿意盎然。在土地保护方面,项目部恪守“永临结合”理念,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临时设施及材料堆放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最大限度减少土地占用。每一处临时用地都制定了详细的复垦方案,确保施工结束后能迅速恢复土地原貌,复耕复绿。 在推进边坡复绿过程中,项目部格外注重植被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确保绿化效果与生态功能相统一。 安环部的张金龙指着窗外的边坡向我们介绍道:“我们采用的是‘格构梁+植生袋’生态护坡技术。”他进一步解释,团队专门筛选出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种子,与有机肥料科学配比,封装进可降解的植生袋中,再逐一嵌入格构。“通过定期养护和科学管理,这些植被长势良好,成活率超过95%呢。”张金龙语气中透着自豪。 放眼望去,九重葛绽开紫红笑颜,爬墙虎悄然铺满格构,狗牙根、小冠花与黑麦草混播而成的地被,如绿毯般延展,与远山近林融为一体,难辨彼此。 自2022年边坡绿化工程完工以来,这里已然自成生态小系统,偶尔有蝴蝶翩跹、小鸟驻足,生命的痕迹在这片曾经被机械惊扰的土地上重新扎根。 以责为基,践行国企的“绿色使命” 绿色发展绝非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在这里,绿色施工已渗入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从技术规范升华为价值追求,从制度约束内化为行动自觉。 项目部自开工以来就建立了全覆盖的环保体系,八大措施并行实施,涵盖抑尘、降噪、水保等多方面:拌合站实施全封闭作业,配备高效脉冲除尘器,所有施工废弃物分类处理,台账清晰、责任到人...... 环保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张金龙跟我们说,“这几年,项目部通过安全生产周例会、绿色施工专题培训会等会议对项目部员工及各施工队作业人员开展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每日巡查、每周培训、每月考评,绿色施工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为进一步激发全员积极性,项目部还推行了“绿色施工积分制”,将节能降耗、垃圾分类、创新建议等环保行为量化为积分,纳入绩效考核,营造出“人人讲绿色、事事为环保”的良好氛围。 除了做好项目内部的环保工作,他们还积极延伸责任链条,履行社会责任,连续三年开展“守护乌江·增殖放流”志愿行动,累积向乌江投放胭脂鱼、岩原鲤、圆口桐鱼、长薄鳅等珍稀鱼苗数十万尾,助力恢复流域生物多样性。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契机,组织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全面开展河道清理、植树造林、环保知识宣传等系列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乌江绿水青山,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 夕阳西下,乌江江面金波粼粼。边坡上的九重葛随风轻摇,与乌江两岸的青山构成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生态画卷。 白马航电枢纽的建设者们正以智慧与汗水,绘制着一幅工程建设与自然保护相得益彰的壮美图景,在巴山渝水间写下新时代工程者的担当与情怀。 这座屹立于绿水青山间的枢纽,不仅是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更是一座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一个寓意长远的绿色符号。 横跨两岸的白马大桥,不仅天堑变通途,更连起了两岸百姓的心。它彻底结束了沿岸居民数十公里绕行的历史,为当地百姓铺就了一条安全、便捷的民生路、致富路。待航电枢纽建成后,更将持续提供清洁能源,改善乌江航运条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绵延不绝绿色动力,真正实现“建一座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的承诺。 江风拂过,远山青翠,它们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也见证着一群建设者如何用诚意与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白马航电枢纽不仅将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保障,更将以其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悄然成为滋润万家的品质工程、福泽后世的“金山银山”。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