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段少杰:工程一线的“金算盘” |
|
|
|
六年辗转三大项目,岗位横跨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经营核算三大职能,多维度的历练铸就了他“精算师”的思维,29岁的他,主导、参与项目创效超2000万元。从基层项目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经营管理部主任,他用坚定不移的豪情和努力诠释着一名青年党员“沉下去钻研、跳出来破局”的实干宣言。春去秋来,普普通通的工服浸透汗水,林林总总的合同精研入微,风雨兼程的征途步履铿锵……他,就是中国水电四局优秀共产党员——段少杰。 精通管理的项目“多面手” 自2019年7月入职以来,段少杰先后在蓬南分干渠、铜街子和雅安川藏物流中心项目部工作。从工程部的材料核销,到统筹财务、综合的全盘管理,再到经营部的合同破局,丰富的项目基层工作经验造就了他对项目管理全链条的深度把控,也锻炼了他的全局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应对能力。 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在蓬南分干渠项目部工作期间,他从一名技术员做起,主要负责工程日周月季报、测量资料、工程量签认、材料核销等工作。在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他用百折不回的耐心和严谨科学的工作精神打下了坚实的技术管理基础。在项目材料核销这项关键工作中,面对庞杂的基础数据和繁琐的流程,他并未止步于被动执行,而是秉着“小心推敲、认真求证”的精神积极寻求更优解。为此,他将管控精度深入到每一个仓号的混凝土、钢筋用量,不仅严格分析超欠耗原因,更主动总结经验,通过复核运算现场实际情况,自主编制优化Excel表格公式,实现工程量、物资材料数据的自动计算与动态更新,将人工填报的重复劳动转化为高效精准的数字化工具。 扎实的工程一线历练,磨砺了他的技术功底,也为后续担当更复杂的经营管理工作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石。2022年7月,铜街子鱼道项目开工建设,接到调令的段少杰义无反顾奔赴新岗位,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 在铜街子鱼道项目部,他肩负起综合管理部的重任,全盘统筹项目的经营核算、合同管理、成本控制以及综合行政、财务协调等核心职能。在铜街子项目部,他将在蓬南项目锤炼的深厚技术功底和精细化管理思维,深度融入经营与综合管理的实践中。围绕项目工程建设这条主线,面对合同初始金额仅4683.04万元的项目,他深挖合同条款与招投标文件,敏锐识别出围堰、进口混凝土拆除、鱼道灌注桩等潜在亏损项或单价偏低项。凭借对施工工艺和成本的透彻理解,他主导编制了详实有力的变更索赔资料,成功将围堰变更金额推高至382.36万元,最终推动项目变更索赔金额达1775.44万元,占比高达36.76%,彻底扭转项目预期。 勇于担当的经营“破局者” 当铜街子鱼道项目4683万元的合同额摆在面前时,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一眼便知: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硬骨头”项目。低价中标、多项单价倒挂、围堰工程被锁死总价……传统路径下,亏损几乎已成定局。然而,面对这些困局,段少杰选择迎难而上——向合同条款要空间,从亏损项中掘黄金。随着项目工程施工的逐步开展,面对逐渐显现的各项变更索赔商务问题,他说道:“不论业主签订的合同文件条款多么严谨,我们自己要对合同条款做更进一步的研究,留给我们的变更空间少之又少,所以更要抓住一切可变更点,使项目扭亏为盈成为可能。” 原合同18.39万元的围堰工程,被普遍视为“无法撬动的铁板”。为把“死条款”打成“活棋”,他反复研读招投标文件、地质报告和施工日志,结合现场实际施工难度,编制了详细的变更论证材料,最终将金额推高至382.36万元。针对进口混凝土拆除、鱼道灌注桩造孔、混凝土灌注桩浇筑等低单价项目,他通过系统整理典型变更点,对比工艺差异,举证设备投入和工效损失等,使得最终审定单价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进口混凝土拆除合同单价更是从93.89/元立方米跃升至1600.89元/立方米,增幅达1600%! 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全项目累计上报变更索赔33份,每一份报告都形成“现场记录→工程量签认→定额套用→费用测算”的证据链条,审定金额1775.44万元,变更索赔率超30%,帮助项目从亏损边缘凿出了千万效益。 在项目的收尾阶段,他用卓越的跨部门协同与流程把控能力,推动完工结算、审计工作在三个月内高效完成。铜街子项目2024年7月项目具备清算条件,他同步启动结算、审计、回款三项攻坚,紧抓三个月黄金行动期:8月,完工结算报表编制完成并过审;10月,审计确定审定金额;12月,实现工程款全额收回,打破“结算拖三年”的行业魔咒,为项目画上干净利落的句号。 锐意进取的青年“实干家” 虽然才29岁,但段少杰却已经是一名“老”党员了,党龄已达十年。青年经营者的锐气与根植于共产党员“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担当基因在他身上叠加,段少杰的实干哲学,始终浸润着党性修养的底色。 2024年8月,段少杰又辗转来到雅安川藏物流中心项目部。作为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总价承包无工程量清单。段少杰甚至不能仅仅只关注经营部分工作,施工方案、设计图纸、工程量签认、市场询价都必须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为项目打开效益。 在项目土石方开挖阶段,他白天下工地记录岩层地质发育特征,夜晚研读地质规范,现场施工情况,最终锁定“强风化泥岩遇水易软化” 这一突破口。与过控单位展开多轮技术辩论,成功将部分土方重新认定为极软岩,单价提升20%,为项目撕开首道利润缺口。 项目1万米混凝土管桩原定锤击施工,定额单价低、安全风险高。他提出“旋挖引孔+钢护筒”工艺替代方案,不仅降低施工难度,更将单价从每米亏损10元逆转为每米盈利57元,预估创效超60万元。同时雅安项目作为西南分局首批PRP系统试点项目,他通过提前跑单梳理操作流程、分析系统堵点,并主动为分局提供帮扶指导,分享总结技巧,用雅安经验带动整体效率提升。 在追求项目效益的同时,段少杰始终将廉洁从业视为生命线。他深知经营岗位责任重大,面对合同谈判、成本核算、款项支付等关键环节,始终坚守底线、严于律己,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检验。在个人修养上,他时刻以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作风正派、谦虚谨慎,待人真诚、团结同事,将“沉下去钻研、跳出来破局”的实干精神与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融为一体。他坚信学习提升是永恒课题,无论工作多繁忙,都坚持挤出时间钻研新政策、新技术、新系统,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优化管理、提升效能的实际能力,持续为项目工程建设和公司、高质量发展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六载春秋,三易战场。段少杰的工服浸透了隧洞的潮气、鱼道的江风与物流园的尘土,而党徽始终在胸前熠熠生辉。当同龄人追逐都市繁华,这名29岁的青年党员,在混凝土和合同页码中印满自己的奋斗印记,在祖国基建的宏图上写下滚烫答卷——这,就是他“沉下去钻研、跳出来破局”的实干宣言!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