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赵琳:扎根岗位筑堡垒 冲锋在前作标杆 |
|
|
|
工程建设的安全环保之路,永无止境。从初入行业的学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安全骨干,赵琳始终是这条道路上的坚定行者。他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守护生命防线的具体实践,立足岗位构筑安全防线,率先垂范树立行动标杆。以敬业诠释忠诚,用精细筑牢屏障,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于平凡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安全守护篇章。 敬业奉献护安全 忠诚守护作卫士 2014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赵琳,怀揣着对工程建设的热忱加入水电四局。初到项目,他便展现出极强的钻研劲头 。业余时间,办公室成了他的“自习室”,图纸与规范铺满桌面,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是深夜唯一的背景音。每当遇到艰涩难懂之处,他必用红笔重重标记,次日定要缠住经验丰富的老同事刨根问底,不将每个结构节点、每项技术参数彻底拆解、嚼碎、咽下,绝不肯罢休。这份近乎执拗的钻劲,为他日后在安全管理领域的纵横驰骋,悄然垒下第一块坚不可摧的基石。 工地是他更广阔的课堂。无论晨曦微露,还是夜幕深沉,总能见到赵琳那沾满尘土的身影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他对工程进度情况了如指掌,加班加点成了常态。深谙“实践出真知”的真谛,他自入职便深入扎根一线,事事冲在前线,在实干中学习,在学习中实干,用心总结思考,业务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工作中,他以“敢管敢说敢做”的作风闻名,一次现场巡查发现协作队伍为抢工期,在未取得动火许可且缺乏有效防护的区域违规进行焊接。赵琳立即勒令停工,当场签发违章处罚单并全项目通报,对责任单位进行严厉考核。正是这种对隐患一盯到底、对违规奖罚分明的“讲原则、重实效”作风,他被施工班组敬畏地称为“铁面无私的安全卫士”。 2021年,赵琳被委以重任,担任白马航电项目安全环保部主任。角色的转换,意味着更重的责任与更深的思索——如何让“安全第一”从冰冷的标语,真正化为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本能?为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他创新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组织带头讲“开工安全第一课”,开展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消防动火等实操培训,编制“一线工人必读”安全口袋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他还引入“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与VR安全体验馆,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教育实效,为每位现场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实现 “日、周、月” 培训与检查全覆盖。 在他的悉心组织与带头引领下,凭借多年扎根施工一线积累的扎实经验,以及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精准把控与极致追求,团队的安全管理成效显著,不仅赢得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更在“平安工地”考核中多次斩获第一名,用实打实的成绩印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理。 严谨细致筑防线 吹哨预警当哨兵 “一颗铁钉能绊倒巨人,一处隐患可摧毁工程”,这是赵琳常挂嘴边的警示。他化身工地“显微镜”,以近乎苛刻的专注,扫视着工地的每一寸肌理。高空未系安全带的工人、角落裸露的钢筋头、松动半寸的防护网……细微风险皆难逃其眼。 为根治顽疾,他推动建立“每周每班领导现场检查”制度,亲自设计检查清单,确保无遗漏。对发现的问题,他坚持“零容忍”,第一时间下发内部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责任人、整改要求和时限,并严格跟踪复查,形成“发现-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发现即整改”。 2021年,项目开工初期,面对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经验匮乏的难题,他主动扛起责任,日夜往返于营地与施工现场,不仅协调各项管理事务,还毫无保留地向同事传授经验,他的嗓音时常沙哑,眼神却始终燃烧着执着的光。 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他积极推进“一岗一清单”“四个责任体系”及包保工作责任制,创新实施施工班组“一体化介入式管理”,建立一线岗位“两单两卡”(风险清单、职责清单、操作卡、应急处置卡),确保内容精准、易懂、可操作,着力打造“知风险、明职责、会操作、能应急”的高素质班组,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面对项目关键节点集中、安全风险叠加的严峻挑战,赵琳同志将党员的“严谨细致”作风发挥到了极致。导流明渠钢管桩首桩浇筑,赵琳提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浇筑当天,他全程值守现场最前沿,紧盯吊车支腿稳定性、作业人员防护措施、临边临水警戒设置等关键环节,高频次检查焊接作业防火措施和临时用电安全,确保首桩浇筑在“零违章、零隐患”状态下顺利完成。帷幕灌浆作业空间密闭、涉及高压设备且存在地质不确定性风险。赵琳严把入场关,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专项体检和安全再教育。他创新采用“双人互检”模式,要求每个灌浆孔作业前必须由两名安全员共同确认通风、支护、应急设备状态,并全程监测。他坚持每日带队深入灌浆廊道进行“地毯式”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丝漏浆、渗水或支护变形的迹象,以近乎苛刻的细致保障了高风险隐蔽工程的安全可控。 他常说:“安全工作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持久战,唯有严谨细致,才能守护生命红线。” 率先垂范践初心 党员先锋做尖兵 2025年,白马航电项目迎来攻坚克难的决胜阶段。抗滑桩施工正与险峻的地质条件角力,导流明渠过流节点迫在眉睫。赵琳以党员的铁肩扛起关键期的安全重担,用“严于律己、作风严明”的标尺丈量着每个施工节点。 “党员就是要在关键节点站得稳,攻坚时刻顶得上。” 这是赵琳挂在嘴边的话。面对抗滑桩施工急难险重任务,他快速完成项目部内部整合,逐一落实人员安全岗位职责,始终以“勇当先锋、勇争一流、勇创效益”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为引领,保持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甘于奉献的精神。他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安全专题会议,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积极对接业主与监理单位,协调解决安全中的各种问题,组织完善相应支撑资料,项目安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他带头啃“硬骨头”:把安全责任建在施工最前沿,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将“生命至上”理念融入每项决策——高温天增设清凉驿站,粉尘区配发防护仪。业余时间他组织安全法知识竞赛,让法律条款“飞入寻常班组”。工友们常说:“看见赵主任帽檐下的汗,就知道安全二字有多重!” 他总是冲锋在前:暴雨天气排查现场隐患,深夜加班完善应急预案,节假日坚守岗位巡查安全。他带头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每一项管理措施,那些在工地上不知疲倦的忙碌身影,那些浸透工装又被烈日蒸干的汗水,正是他践行安全担当最朴素的“三字经”,是“严”、“细”、“实”最生动的注脚,更是新时代共产党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无声宣言。 在赵琳身上,安全管理的专业智慧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水乳交融。他以“铁面”守护规则,以“匠心”创新方法,以“先锋”扛起责任,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为生命筑起最坚实的堡垒,树起了新时代建设者最耀眼的标杆。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