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优秀共产党员】唐富裕:金沙江畔的“热铆钉”

发布日期:2025-07-22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毛龙宇婷   字号:[ ]

七月的金沙江,裹挟着千钧之力,在川滇峡谷间奔腾咆哮。竹寿项目部工地上,热浪蒸腾,机械轰鸣。七零补水隧洞口,一个敦实的身影半蹲着,安全帽下,汗珠顺着圆润的脸颊滚落。镜片后,鹰隼般的目光紧锁指尖捻动的破碎岩芯样本,正与身旁技术员语速飞快地讨论支护细节。末了,他霍然起身,拍落工装裤上的尘土,镜片后的双眼倏地弯成了月牙儿,那宽厚的笑容瞬间漾开,仿佛暖阳融化了冰霜,方才的凝重烟消云散。他,就是唐富裕,白鹤滩移民安置水利工程项目部的副经理——一枚以“较真”为韧、以“敢啃硬骨头”为志,深深铆在金沙江畔,为万千移民安居梦稳稳定锚的“热铆钉”。

铆定技术关隘:死磕地质险阻,焊牢安全红线

汗水浸透工装,思绪却已飞越金沙江的波涛,回溯十五载足迹刻入的山河。这枚“铆钉”的锻造始于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严谨的安全内业,在钢铁与混凝土的交响中淬炼根基;继而转战全然陌生的青岛中德生态园房建领域。面对新挑战,他凭借“每天仅睡六小时”的狠劲,白天扎进钢筋丛林,夜晚深潜图纸汪洋,硬是在陌生土壤扎下根来。随后在义乌商城大道那片错综复杂的市政轨道战场,他更被磨砺成振翅的“领头雁”,带领新人在浩如烟海的清单里抽丝剥茧、沙里淘金,筑起成本的铜墙铁壁。正是这层层淬炼的实战经验与深入骨髓的“闭环”思维,让他在宁南县这片承载着沉甸甸期盼的土地上,找到了最强劲的着力点,化身为一枚关键的“铆钉”。

眼前的生产生活供水工程是一条蜿蜒的生命线,点多、线长、工期紧绷如弦。当输水渠系在破碎的“烂肠子”地质前寸步难行时,唐富裕这枚“铆钉”便死死楔进掌子面。捻着破碎岩屑,他断喝:“常规支护扛不住!上‘超前锚杆+小导管注浆’组合拳,给它动‘接骨手术’!”他坐镇督战,带领技术团队昼夜鏖兵,硬是在酥脆的山体中凿穿了总长7715.3米的8条隧洞,啃下了两条令人望而生畏的超千米“硬骨头”。而安全红线,始终是他心中勒得最紧的那根弦。一次例行巡查,高边坡变形的临边防护栏让工人嘀咕“毛毛雨,不打紧”。“混账!”镜片后的目光骤然如电,“立即销号整改!安全差一毫,就是万丈深渊!”凭着这股“较真”劲儿和数百次犁地式检查,238项隐患被连根拔起,“双零”目标被死死焊牢。

铆连万家灯火:倾听移民期盼,焐热政策条款

这项工程的筋骨,远不止于征服地质、贯通隧洞。钢筋水泥的背后,是千家万户移民沉甸甸的安居期盼。征地协调、设计优化,87项“拦路虎”横亘眼前。唐富裕深知,工程要扎根,人心更要稳。隧洞口,技术员陈安虎火急火燎:“老唐,3号片区那户移民死磕补偿方案,管线放线卡壳了!”“走!”他二话不说,一头扎进烈日的炙烤。

老乡家院坝里,他宽厚的笑容先暖了场子,耐心兜住所有诉求。紧接着,便是斩钉截铁的行动:“补偿清单这条,顶格核实青苗面积;设计上,看能不能把管线再挤过去半米,务必绕开那棵老核桃树。明天此时,方案调整白纸黑字,补偿确认书签字画押,必须‘双落地’!”

然而,唐富裕深知,安居梦的实现,远不止于纸上方案的完美落地。当得知搬迁户因劳力短缺,为拆除危旧房屋、平整新宅基地发愁时,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带着项目部的青年突击队上了阵。尘土中,他抡起铁锹与老乡们并肩开挖地基,汗水浸透了工装,却为村民的新家夯下了第一方土。暴雨冲毁了临时搬迁通道,物资运输受阻,他立即调集机械、组织人手,连夜疏通道路,确保移民生活不受影响。这些沾满泥土、浸透汗水的“分外事”,无声地诉说着他的担当。

他的“较真”,淬炼在对政策边界的毫厘不差与对移民合理诉求的躬身倾听;他的“敢啃硬骨头”,则体现在赤膊上阵化解矛盾、死磕最优解的担当上,更融化在帮老乡拆危房、夯地基、通道路这些实实在在的汗水里。 这枚“铆钉”,不仅铆紧了工程的物理筋骨,更深嵌在移民的心坎上,将原本冷硬的条款与遥远的期盼,通过一双沾满泥灰却无比温暖的手, 焐成了触手可及的滚烫承诺,真正连接起万家灯火。

铆合团队精魂:点燃攻坚引擎,汇聚暖心洪流

工程向前推进,人心需要凝聚,团队需要铸魂。作为项目党支部支委,唐富裕这枚“铆钉”,又成了团队最沉甸甸的精神压舱石。会议室内,一场硝烟弥漫的“红色剧本杀”正酣。他化身长征中的红军班长,操着山东味的普通话,字字砸在党员们心上:“同志们!为啥子跟党走?就图口饱饭?不!是为子孙后代,再也不受剥皮之苦!”笑声过后,是长久的沉默与思考。

面对人才捉襟见肘的窘境,唐富裕果断点燃“双核驱动”引擎。一方面,将“党员红旗岗”牢牢插在技术攻坚的最前沿;另一方面,推动“青年攻关组”如尖刀出鞘,专啃硬骨头。当“青年攻关组”的年轻技术员小刘现场协调碰壁、声若蚊蚋时,唐富裕温和地截住他,传授实战心法:“代航,跟施工队老张过招,光甩规范是撞南墙。得钻进他的算盘珠里:‘张师傅,接口点往您地头蹭两米,省工省料质量杠杠的,您看中不中?’”他不仅言传,更重制度激励,创新的“积分制”让党员先锋作用变得清晰可触、动力十足。

与此同时,他宽厚笑容的深处,始终满溢着对同事沉甸甸的牵挂。一张“三必访”的温情关怀网悄然铺开。得知现场管理员晏猛住院手术,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帮忙张罗,宽慰道:“小猛,工地上有兄弟们顶着,你好好养病,心放肚里!”炎炎夏日,他穿梭工地,将一瓶瓶透心凉的盐汽水塞到汗流浃背的工人手中,鼓劲道:“兄弟,咬牙扛住了!隧洞那头,光就在眼前!”这无处不在的宽厚笑容与实实在在的关怀,恰似金沙江畔的清风,将组织的暖流,汇聚成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稳稳铆实了团队的根基。

在唐富裕这枚“热铆钉”的强力铆定下,竹寿项目部的输水渠系及供水工程高效运转,赢得了凉山州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如潮赞誉。雪片般飞来的表扬信,是实干者最铿锵的勋章。

回望十五载光阴,从溪洛渡畔的安全内业书生,到金沙江边的项目副帅;从伏案钻研的技术员,到运筹帷幄的指挥官。他的职业生涯,是由无数个攻坚克难的“铆接点”焊接而成的钢铁征程。金沙江的怒涛日夜不息,如同唐富裕永不停转的脚步。他的故事里,没有石破天惊的瞬间,只有年复一年在技术难题前“死磕”的执拗、在管理死结前“硬啃”的担当,以及在村民诉求前那宽厚笑容传递的、足以焐热金沙江水的温度。他像一枚深扎在金沙江畔的“热铆钉”,以专业为钉,以责任为锤,死死铆紧工程的根基,牢牢连接团队的筋骨,紧紧牵系移民的期盼。在新时代的奔涌浪潮中,稳稳托举起万千家园的梦想,激荡出大地般深沉、铆钉入岩般恒久的回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