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热浪里的清凉密码:东庄施工局的四维降温图鉴

发布日期:2025-08-05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彭书园   字号:[ ]

七月的泾河峡谷,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把每一寸土地都烤得滚烫。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现场,蒸腾的热浪裹着机械的轰鸣声,在峡谷间来回冲撞,奏响一曲滚烫的战歌。这场与烈日的持久战里,东庄施工局的建设者们却精神抖擞,他们手握“四维清凉兵法”,在这座世界最高的“悬托型”特高拱坝建设现场,书写着工程建设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动人篇章。

舌尖清凉站:用滋味编织冰爽防线

每天上午的员工食堂,除了案板上的清脆剁响,还飘着幽幽的绿豆香。饱满圆润的绿豆透着新鲜光泽,食堂袁师傅把它们倒进大盆,“这绿豆汤可得熬到位,不然解暑效果就差远了。”他说着将绿豆倾入大锅,又把冰糖撒进去,糖水交融的咕嘟声里,藏着给建设者们的第一份清凉期待。

中午时分,太阳愈发毒辣,工地上的温度已经超过了38度。钢筋工李师傅和工友们刚从钢筋架上下来,衣服像被水浸透了一样。这时熟悉的吆喝声传来:“绿豆汤来咯!”只见工会服务驿站里停放着一辆“送凉车”,推车上,冰镇的西瓜堆得像座小山,翠绿色的瓜皮上还挂着水珠。保温桶里的绿豆汤泛着晶亮的涟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李师傅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快步走上前,拿起一块冰镇西瓜。刚咬一口,清甜的汁水就在嘴里蔓延开来,瞬间驱散了不少燥热。“这西瓜比家里的还甜,吃下肚去,整个人都活过来了!”旁边的工友们也纷纷围了上来,有的端着绿豆汤小口喝着,有的拿起藿香正气水揣进兜里,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夏日炎炎,为了让建设者们吃得舒心,施工局每周都会发放食堂调查问卷。这些电子问卷上,甘肃质量员小孔推荐的凉皮、云南技术员小杨想念的凉拌洋芋丝,陕西本地的清量员小王力推的陕味凉面,都被采纳进下周的食堂菜单里。

“上周15条推荐,这周凉菜类新增3样。”

“你看,这周还有人提到想喝酸梅汤,下周就安排上。”综合管理部会仔细收集这些问卷,然后和厨师长老袁一起研究,根据反馈更新夏季菜单,给一线建设者送去舌尖上的清凉,把关怀熬成解暑的甜。

云端清凉卫:缆机三兄弟的降温铠甲

804平台缆机驾驶室里,操作员小陈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操作屏。窗外,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而驾驶室内却凉爽宜人。这台绰号“火焰驹”的红色缆机驾驶室里的空调将温度稳定在26度,将烈日的淫威牢牢挡在钢铁舱门外。

“以前夏天操作时,驾驶室里像个蒸笼,温度能达到四十多度,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能拧出水来。”小陈一边操作着缆机,一边笑着说,“现在有了空调,就像在‘移动的空调房’里工作,舒服多了,干活也更有劲儿了。”操作台上的防疲劳提醒器也十分贴心,每隔一小时就会发出轻柔的蜂鸣,提醒操作员稍作休息。

这台红色缆机是缆机“三剑客”中的老大,另外两台分别是黄色的“闪电侠”和蓝色的“水行者”。他们缆机“三剑客”各自的电气室里装载着3台空调,正全力给ABB模块降温。

“夏天温度太高了,之前这个ABB模块用不了几天就会烧一个,现在摸上去比体温还低一点。”缆机大队负责人看着浇筑数据说,精密模块在空调守护下,6月份缆机吊运混凝土7.43万立方米,高强度作业中始终保持“零故障”运行,成为工地上最可靠的“搬运工”,稳稳托举着大坝骨架。

大坝清凉浴:给混凝土的降温套餐

大坝仓号里,质检员张鑫正给新浇筑的混凝土盖“冰丝被”。在泾河峡谷的高温里,这座特高拱坝正享受着量身定制的“清凉浴”,一套组合拳让每一方混凝土始终保持“冷静”。

拌和楼里正给骨料洗凉水澡。粗骨料经过喷雾降温,去除夏日的燥热;拌和水被送进冷库,化作冰屑融入砂石间,像给混凝土注入冰泉活力。“高温月份出机口温度必须掐在6度到7度。”操作员盯着温度计说。同时优选骨料级配,用粉煤灰和外加剂替代部分水泥,从源头减少水化热的“火气”。

浇筑完成的仓面迎来“清凉SPA”。以1.5米乘以1.5米网格纵横铺展开在浇筑层底部的高导热性HDPE塑料冷却水管像毛细血管,将清凉的河水输送到每个角落。张鑫一边记录通水情况,一边认真介绍着:“高温月份为避免冷却水给混凝土反向加热,初期通水冷却的水温保持在6至8度。这些管道就像精准输液,每小时的流量都得卡准,让混凝土在分层浇筑的间隙里慢慢‘退烧’”。

数千个温度传感器是“体温计”,智能温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屏幕上的曲线像脉搏跳动,一旦接近警戒红线,指令立刻发出:调整水流方向或推迟下一层浇筑,以避免温度裂缝,形成智能化的“感知-决策-调控”闭环。“它们比护士还灵敏,能摸到混凝土的体温变化。”质检员孔敏敏说。

安全清凉铺:积分商城里的守护哲学

“我要兑换一瓶花露水!”电工老张拿着积分卡,在“安全积分商城”前仔细挑选着商品。他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积分卡上显示,通过排查电线破损隐患,这个月他已经攒了20分。商城货架上,香皂、沐浴露、驱蚊液等夏季清凉物品琳琅满目,每样商品都明码标着积分值,一目了然。

“发现一处安全隐患奖励5分。”安全员小李正在给一位工人讲解积分规则,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积分不仅能兑换清凉用品,还能兑换食品和生活用品呢。”这种“安全助清凉”的模式,极大增强了工人们的安全意识。

以前,工人们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不够积极,总觉得那是安全员的事。但自从有了这个积分商城,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工地上,经常能看到工人们在休息时四处查看,寻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次,老张在检查钢筋架时,发现一处有点松动。他立刻上报给了安全员老白,不仅获得了5分的奖励,还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现在大家都抢着当‘安全达人’,毕竟清凉和安全,一个都不能少!”老张边擦着刚兑换的花露水边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种模式实施以来,施工现场的违章率大幅下降,工人们主动排查隐患的积极性提高了3倍,工地的安全状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夕阳西下,泾河峡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建设者们捧着刚领到的清凉物资,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这场与高温的较量中,东庄施工局用“科技+人文”的双重密码,破解了高温施工的难题。他们不仅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更让每一位建设者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清凉的绿豆汤、爽口的凉菜、先进的降温设备、贴心的积分商城,这些都是东庄施工局的“夏日清凉秘籍”,也是他们对建设者们最真挚的呵护。

夜晚,工地上的灯光亮起,像一颗颗星星点缀在峡谷中。建设者们的热血与清凉的措施在这片土地上交织,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雄伟的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一定会顺利竣工,成为泾河峡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着建设者们的汗水与智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