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品牌采风】一根PCP管的自白:地下长城的“钢铁脊梁”

发布日期:2025-08-26 信息来源:北方公司   作者:颜想平   字号:[ ]

我出生于塞外边陲小城,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恒压水泥厂附近,一座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管厂的地方。我的生存环境轻钢结构的厂房,宽敞明亮的车间,和各种先进的设备……我是一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大家叫我PCP管。内径1.8米,身长5米,体重超过10吨。我和我的23241个兄弟姐妹们正在续写着一个关于生命与水的故事。

从0到1,是新生的刻度

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在测量尺的刻度间,在长120.6米,宽61.6米,建筑高度14.75米,建筑面积7407.11平方米的轻钢厂房,2024年8月13日,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正式投入规模化生产。

我的“栖息地”采用轻钢结构,长120.6米,宽61.6米,建筑高度14.75米,建筑面积7407.11平方米。“客厅”内布置90拌合站、成型坑、蒸养池、恒压间、内模修复区、外模堆放区、骨架机、滚道、试压机、钢筋加工等基础设施。“主卧”配置4台QD20/5t桥式起重机,2台QD50/10t桥式起重机。“次卧”配有2台MG20t龙门吊,用于PCP管、模板、钢筋吊装。从此,这里将是我的“家”。

然而我的诞生并不简单。“接生”团队需要先将钢筋加工成坚固的骨架,然后采用振动挤压施工工艺,让我逐渐成形。之后,我还要经过蒸汽养护、磨口试压等多道工序,才能最终成为一根合格的PCP管。

我诞生的整个过程都在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控下进行。我的内模组装堪称精密的工业芭蕾。我的质量守护员首先要对进场的内模及配件进行严苛的尺寸与材质核验。内模与承口座经过“整形”工序重焕标准形态,卡具紧固后,对内模进行8小时的蒸养与平整度修整,内模完成华丽蜕变;内模组装同样严格,模具及配件验收合格后,弹簧预压、螺杆装配、外模打磨一气呵成,为混凝土“心脏”浇筑搭建起完美架构。

在车间的机械轰鸣声中,我看到接生团队将端头外压盖严丝合缝安装,借助吊装设备把内外模及已浇筑混凝土稳稳吊运至蒸养坑。随后,他们检查内模冲水管路,确保我顺利诞生。30分钟升压,180分钟蒸养,出坑拆模,通过试压“大考”,最后通过防腐处理与出厂验收,我顺利“出生”了。

从1到100,是成长的开始

我的成长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积累的过程。

随着生产线的持续运转,我的兄弟姐妹越来越多。当我们达到100根的时候,我的接生团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也逐渐熟悉了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

由于是批量生产,我们的生产过程面临着许多挑战。阿克塞地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沙漠戈壁地带风沙大、气候冷、热、干、湿明显差异等诸多不利因素,但这并没有阻挡项目团队前进的脚步。墙上悬挂的“高质量、高标准、高效能”几乎每天都被他们擦拭一遍。

为保证我们的生产质量,项目生产团队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将“三检”制度贯穿于生产流程各环节。质检人员24小时旁站核查关键环节,坚决阻断不合格品流转;制定4项关键工序管控清单,设置12个“质量关卡”。严格落实“三检一验”制度,全程留存影像记录以备追溯。

“你听说了没?阿克塞供水工程输水线路长度为116.205千米,需要我们共计约23241根。”

“为降低工程成本,经项目团队综合考虑论证,采用预制管自营模式、两条生产线同时对我进行生产。”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为提高生产效率,激活内生动力,项目团队创新考核机制推动质效双升,建立“质量等级与计件薪酬直接挂钩”机制,每月发布质量考核通报,对我们中不合格的产品,严格追溯到具体生产人员并落实考核,将团队生产意识从“要我注重质量”转变为“我要保证质量”,主动提出工艺改进建议达23条,推动产量同比提升15%,实现生产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100是一个起点,后面还有更长的路。

从100到1000,是标准的认可

相比之前来说,质量和产量均有所提高,但是距离我们完成目标还是很远。

“我们决定邀请行业专家,就生产流程、设备操作、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培训,确保材料‘进场—生产—发货’无缝衔接,争取生产效率再翻一番。”

“每天一小会,每周一大会,每月总结会一定不能马虎,每台生产设备都要仔细调试,要及时排查潜在的隐患,确保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安全生产是大计。”我的主人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团队来这里进行头脑风暴。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终于,我们的家族成员越来越庞大,成功突破1000大关。我们的住宅地也成功通过了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的严格审核,我也拥有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这个“身份证”。认证范围涵盖原材料采购验收、生产过程全控制、成品检验入库等16个重要管理模块。

这意味着我们的生产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适用要求,提升了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此时,我们的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质量合格率100%。

2024年11月9日,我们中的成员首次被吊装安装,正式开始了为阿克塞供水的使命。施工现场,项目部按照严格的施工计划有序推进,成功克服了场地条件复杂、吊运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吊装作业在严格的安全规范和质量把控下进行,在施工人员的精准操作下,左右导链不断松紧,两位成员“手拉手”,准确对接。现场技术人员紧密监测每一个环节,确保预制管精确就位。

从1000到10000,是发展的启程

2025年8月15日,我的“栖息地”累计生产PCP预制混凝土管突破10000根大关!总产量突破43.79%。

如今,管厂已经开启“双班双线”上产模式,24小时不断有新的成员在这里诞生,日出生量进一步提升。两条生产线每年产能可达60千米,预计2年完成全部PCP管道生产任务。

我们的诞生,不仅是为了阿克塞供水工程,更是为酒泉市、敦煌市等周边地区提供专业抗压管道,促进引水、输水工程快速发展。

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重点民生工程,设计引水流量4.4立方米/秒,年调水量达4545万立方米,输水线路总长度168.68公里。由我们连接而成的PCP输水管线总长116.205千米,占输水线路总长度的68.89%。海拔落差仅324.22米。

项目的建成,将有效解决阿克塞县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这个边陲小城来说,我们不仅仅是一根根管道,更是生命线、发展线、幸福线。

作为酒泉地区首条专业预制抗压管道生产线,我们管厂的建成投运不仅有效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更对阿克塞县生态保护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形成强力支撑。

我是一根PCP管,我从第1根到第10000根,从10000根到20000根……我想,当第23241个兄弟姐妹诞生,当116.205公里管线全部铺设完成,清冽的水流将通过我们的身体,流向阿克塞县的千家万户,见证这座塞外边陲小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而我,期待下一个里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