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新春走基层】除夕二十四时

发布日期:2025-02-17 信息来源:第二分局   作者:孟令婉   字号:[ ]

除夕,滦平的环山尚未在雪白的大氅下显现轮廓,新春的年味已夹在砭肤的寒风里,光顾这片冀北故地了。

天色方明,滦平抽蓄电站项目部营地内流布的火红中,几位守岗的“钉子户”借着曙色穿行在办公楼和宿舍内外,把设计布局的心思从施工图纸上转到项目营地间。

灯笼、对联、窗花、彩旗……

“那个横批往右移一点儿……嘿,妥了!”

“这叠福字我贴食堂里,彩灯现在挂不?”

“老吴,咱俩把门口这几个箱子挪走,要不放鞭炮再烧着了。”

太阳从山后刚探出头,他们已在装点一新的“大家子”里,企盼着除旧迎新的烟火。

而在未停工的地下洞室及上下库连接路施工现场,此起彼伏的机械轰鸣声似是为这群驻守者提前引燃了新春的爆竹……

清晨的“年画”

即便是除夕,厂房里的昼夜和时令也无明显更迭。未散的烟雾间,喧吼的潜孔钻仍按部就班地散布着施工的讯号。

往常准时出现在洞口的质检员宗世强,这天难得“反常”一次——八点半才风风火火地赶到现场,下车时还没嚼完那块凉透的馒头。

一早和同事们布置完营地时已近八点,正要出发时,却见大门外的积雪刮到了院里。“反正今天现场不忙,正好‘除旧岁’嘛。”他心道。索性,和赵主任一起把院子扫了个干净。

已完成测量放样的厂房隧道内,挥舞着巨臂的多臂凿岩台车正进行边墙钻孔。雪亮的工矿灯映照下,厂房的大体结构已随着挖掘的深入逐渐清晰。

“咱们钻孔要注意控制孔深、孔向,保证孔间距符合爆破设计要求。”岩臂梁保护层开挖钻孔现场,宗世强对施工队现场带班管理人员叮嘱道:“等出渣结束了,要及时检查光面爆破效果。要是爆破效果达不到预期,麻烦第一时间和我们沟通,这边会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的。”

小年至今,30米长的预应力锚索孔已完成了近20个,宗世强推算着施工进度,约莫项目年后就能结束厂房首排锚索钻孔了。与监理检查完钻机使用情况后,他正要去跟进洞内积水抽排,一转身却与试验室的沈显军打了个照面。

“嘿,你咋也留下了,不是说过年回家办婚宴……”小沈收回了手电,讶异地问。

“年后再说吧……厂房岩壁梁马上浇筑了,锚索孔绝对不能窝工,现场总得有人盯着。赵主任和张总他们忙不过来,我留下也能分担一些。”宗世强沉默片刻,拉了拉防护口罩掩去脸上一闪而过的落寞,才转头调侃道:“咋啦,怕我年夜饭和你们抢肉吃?”

“瞎说。”小沈忍俊不禁,转念又想起什么,正色道:“张大厨身体好点儿了没?”

“不烧了,昨晚吃了一大盒馄饨,早上说啥都要起来忙活。”宗世强对这位“老顽童”无可奈何。

“那等排完两趟水,咱回去帮大厨张罗一下晚上的年夜饭呗。”小沈勾上了宗世强的肩:“到时候让你见识见识咱的刀工。”

“妥。”

鳞次栉比的锚杆、往来不息的卸车、埋头奋战的工人……在宗世强的手机里定格为“工地新春”的第一幅年画。

他点开微信置顶对话框,将这幅“年画”发给远在家乡的那人。随后加快步子,与小沈并肩往主变洞内探去。

正午的“家宴”

难得,晴天。

把拾掇完的餐盆洗干净了,张军师傅哼着小曲儿将新送来的豆角干铺到大簸箕中,搬到院里,顺势在正午的太阳下伸了个舒服的懒腰。

“早该回项目部干干活儿,说不定还能好得更快点儿。”张军熟练地翻晒着簸箕里的干菜,感觉昏沉几日的脑子也逐渐清明起来。

五日前,老张心不甘情不愿地光临了之前连门槛都没迈进过的“VIP单间”——急诊室,还是被小宗他们搀进去的。

自诩“百病不侵”的老张,对诊所、医院这些地方唯恐避之不及。在他看来,有排队、挂号、等位这些时间,自己嚼两片药都能好了大半,何必费功夫在那里闻消毒水的味儿呢?

可这次的病势出乎意料,头晕、盗汗、高烧、脱力……不到半天,平日活蹦乱跳的老张已提不起插科打诨的力气,对常挂嘴边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更是缄口不谈了。

“平时不得病,一病就要命。”病床上,瘦了几圈的老张郁闷地盯着输液管,叹道:“也不能这么病下去,还得给大家做年夜饭呀。”

“做饭的事儿就别操心啦,只要您身体‘倍儿棒’,我们就是吃泡面都贼香。”小宗逗他:“您连这碗馄饨都吃不下,甭提做饭了,怕是连锅铲儿都拎不动喽。”

“胡扯,”老张打起精神笑骂道:“那点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的,拿来,让年轻人见识见识咱这饭量。”

“慢点吃,张师傅,”一旁的赵正峰主任帮老张擦着额角的汗,欣慰道:“能吃东西病就见好了,您放宽心,多养几天,就当歇歇了。”

连日奔波下,眼前这两张年轻的脸显得有些不修边幅,但漾着的笑容依然纯粹而热络。从CT室到心电科,从安排住院到轮班陪护,老张几次三番想和这俩娃娃说点啥,可直到眼前这碗馄饨见了底,到底还是卡在嗓子眼儿里,顺着汤咽了下去。

胃暖和了,心里也踏实了,他头一次觉得馄饨的滋味这么好。

除夕这天,司机老吴接他出院。一到项目部,老张就直奔后厨,想着赶在中午给大家做顿好吃的,再准备年夜饭。可刚一走近办公楼,谈笑闲语声、切菜翻铲声与碗盘摩擦声遥遥传来,老张不觉放慢了步子。

他轻推开操作间的门,葱花爆锅的香气扑面而来,几位守岗的同事在各自分工地操办着午饭。正在大灶前添汤的小宗忙招呼他:“张师傅,回家吃饭啦!”

“味儿先不提,但肯定没毒。”赵主任把蒸箱里的卤肉端出来,笑道:“这是张厂长买来的,输水营地那边停水,他先去忙了,让您替他多吃几口呢。”

“张师傅,晚上年夜饭我们和您一起做,您刚出院,就别太操劳啦。”

“张师傅,身上还有哪儿不舒服……”

许是被缭绕的油烟迷了眼,老张觉得眼睛有点酸。少时在家过年的久远记忆,似是穿凿光阴而来。

“回家啦……”老张搓了搓手,被大家簇拥着坐到了堆满菜的小桌前。

寒夜的“暖流”

若论滦平冬末的无常,饶是地处高原边界的西宁也要甘拜下风。除夕白天晴空万里的煦风,一入夜却化为裹着雪的寒流,与正在外面排查供暖故障的张科奎撞了个满怀。

“感应仪有延迟,大家先到车里暖和一会儿。”张科奎轻跺了下快冻僵的脚趾,距离排查第一台空气能供暖机到现在,他已在零下20℃的室外站了近4个小时。

“不怕加班加点,就怕停水停电。”自综合加工厂及前方营地落成以来,这两句话已成了张科奎厂长的口头禅。因选址地势较高、位置偏僻,一旦水电管路故障,几百号工人基本生活起居都成了问题。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除夕前一日,输水地厂生活营地忽然全域停水。水泵工老吴还没来得及漱净嘴里的牙膏,就给张科奎发了一通“急报”:

“厂长,又停水了……咳,甭提做饭洗菜了,洗脸都不成……”

“眼看过年了,水电上不能出岔子呀。”刚在上下库连接路检查完设备的张科奎忙叫上机电项目的几位工人,当即赶到输水地厂生活营地进行线路检修。原来,是线路老化,变频器烧损,导致生活蓄水池内无法供水。

“换变频器耽误不得,只要您这边有货,我马上去拉回来。”钢筋加工车间内,张科奎嘴上与电话那头的设备厂家沟通时间,腿已经往拉设备的运货车处迈去了。

除夕下午,输水地厂营地供水管道终于修通。可还没等张科奎缓过一口气,却被告知,营地供暖中断了。

“空气源热泵运行正常,应该是哪一台供暖机有问题。”与电工老汤简单了解情况后,张科奎立刻推测出故障根源:“停水时间太长,暖气供水的管路可能冻住了。”

“厂长,我们几个去检修就行,您这两天修水也没歇着……”

“没事儿,习惯啦。供暖不解决,哪有心思过年呀。”张科奎顺手拿上检测仪,招呼几位水暖工师傅:“多穿点,咱们争取在放鞭炮前让大伙儿暖和起来。”

除夕夜,肆虐的寒风仗着春节的阵势,争先恐后地透过棉服往骨子里钻。3号、4号机子排气正常,1、2号机器尚在启动,张科奎拍了冻得瑟缩的老汤,劝道:“先回吧,剩下的我来排查。”

“哪能让您自己……”

“我抗冻,检修这方面我也擅长些。”张科奎冻麻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一会儿把手冻掉了,看你们用啥包饺子。”

在定位故障机器后,张科奎又马不停蹄地安排安装伴热带及铝箔纸、维修破损管路等事宜。寒风仍未有息止的势头,可年轻时那股使不完的劲儿,似乎又弥散到四肢百骸。记不清是哪年除夕,他与拌合站的同事在室外维修电路,那时的冬天是真冷啊,可即便双手冻得皲裂,在营地四周接连亮起灯光时,他觉得,这年过得值。

“张厂长,营地暖气热乎啦!”

手机那端,老田激动的大嗓门儿还未停下,四面八方却接连响起了爆竹声。

零点了,倒也算不负众望。

张科奎呵了呵快没知觉的手指,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与身边工人们的祝福声中,将满心感喟浓缩成喊破音的一句:“新春快乐!”

远处,平地而起的烟花在夜空绽开,与纷扬的碎雪共同拥抱着这片被汗水灌溉的土地,在新年的钟声里给予这群坚守者以无限的祝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