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局盾构】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劳动竞赛破难题,创新创效谋新篇 |
|
|
|
2025年,是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攻坚之年,作为公司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示范项目,项目团队始终紧扣“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进度零延误”目标,统筹推进盾构施工、车站建设、技术创新与党建融合,实现多个关键节点提前告捷,为全线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盾构车站施工攻坚,技术驱动节点突破 劳动竞赛期间,项目团队以“技术优化+组织攻坚”双主线推进盾构施工与车站建设,通过精准工艺创新、全流程管控及资源高效调配,实现多维度节点目标提前突破,为全线履约奠定关键基础。 在盾构施工领域,项目团队针对盾构机下穿复杂地层及重大风险特点实施技术攻坚。在出图阶段,项目部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建立良好对接,针对开王区间盾构机下穿钢制机井,提出线路调整优化建议并采纳;针对刀盘全断面穿越卵石地层,通过优化纵断面设计成功避让卵石地层;针对开王区间盾构机下穿开源路站综合管廊盾构机磨桩方案,通过提出拔桩方案并落地实施来规避施工风险。 在盾构机设备选型配置方面,开王区间、王裴区间配置可与滚刀互换的撕裂刀+刮刀+切刀组合形式,刀盘表面加焊耐磨网,确保盾构机磨桩、下穿机井、穿越卵石层施工,刀具满足不同工况需求。螺旋机增设伸缩功能及观察口,有效防止螺旋机卡滞及突发堵塞情况,同时配备“Z”形双闸门,可以通过交互开闭两道闸门造成迷宫通道,缓冲和降低喷涌效果。 由于地下水高,盾构机穿越富水卵石地层,盾尾刷采用配置4道尾刷,形成3道油脂腔,提升盾尾密封性能,同时将迎水面第1道盾尾刷更改为“L”型设计,有效提高了刷板强度,减少盾尾油脂外泄,阻隔外部来水。在层层技术手段保驾护航与各级人员协同作战下,开王区间右线隧道4月29日提前32天贯通,左线4月9日提前52天完成700环掘进任务、5月27日实现双线贯通。王裴区间右线于5月15日提前16天完成500环掘进任务。 为解决盾构施工过程沉降变形问题,技术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比对,在盾构机智能模块搭载方面,搭载同步注浆实时检测系统,用以检测壁后注浆饱满情况,针对性的二次注浆既保证了管片壁后填充密实度、确保了地面沉降量可控的同时,节约了注浆材料。开王区间、王裴区间、凤毛区间累计沉降均在10毫米以内,凤毛区间左线于4月14日提前1天贯通,凤毛区间右线于5月15日提前52天贯通,截至5月底,盾构施工完成总里程的80%,全面进入冲刺阶段。 车站施工方面,毛庄站2号基坑作为重点工程,面临最大的挑战为土方外运问题,受扬尘管控、环保督察影响,毛庄站2号基坑土方外运工效低下,不能按照进度指标完成计划。项目部管理团队多次与属地主管部门沟通对接,并强化对土方外运班组的调度,同时寻求场内临时存土方案,通过多种举措,土方外运不再制约主体结构施工。针对深基坑开挖与模板支撑体系施工,项目部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三检制”工作流程,通过严格控制开挖面坡度、分层厚度、钢支撑架设及时性,高支模施工严格控制立杆横纵间距、水平杆步距及斜杆、剪刀撑、连墙件的设置,项目部方案编制人员定期开展方案执行情况检查,确保现场安全合规。最终毛庄站于3月29日提前8天实现2号基坑首段底板浇筑,5月30日按期完成2号基坑首段顶板浇筑,5月31日累计完成2号基坑主体结构11块板,超计划4块板,节点完成率100%。 产改转化助推发展,工艺革新赋能提质 在盾构施工的关键进程中,项目部优化生产与管理人员分工,建立清晰可操作的工作流程,让现场办事有章可循,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在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项目部积极响应公司“师带徒”人才成长体系,坚持师傅带徒弟、老将带新兵,着力抓好新入职大学生、产业工人的岗位培养和锻炼。 针对产业工人学历水平较低的问题,积极推动落实公司“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鼓励产业工人参加技能等级提升培训班和学历继续教育,并有计划地组织产业工人参与项目6台盾构运行对标学习,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帮助产业工人找到自身差距,明确改进方向。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增强产业工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有力保障了盾构节点目标的实现。 项目团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施工难题开展专项攻关,形成一系列QC成果、工法及专利,为工程高质量履约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项目部结合复杂地质、富水地层,组建科研研究小组并立项科研课题《承压泉域富水地层地铁车站绿色施工与变形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快凝盾构壁后注浆体快速配制及其对地层沉降影响控制技术研究》《泉域富水复杂环境既有车站受限空间盾构密闭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研究》3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授权3项);发表论文5篇;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编写山东省地方标准规范1项;获得企业级工法2项;获得省级优秀QC奖项5项;获得省级质量信得过班组1项;获得省级质量创新奖项1项;《邻近泉域多层承压水地层地铁车站绿色施工与变形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山东省交通工程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23年,项目获得济南地铁9号线八比八创劳动竞赛优胜工区荣誉称号;2024年度获得济南地铁9号线2024年综合评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3年、2024年均获得中国水电四局华中公司“先进班组”荣誉称号。2025年5月,开王区间贯通分别收到了业主单位及总包单位的表扬信。 安全质量全程严控,精细施策护航履约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始终将安全质量作为核心任务,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控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质量保障体系,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针对盾构施工、深基坑等危大工程,制定专项方案并动态调整,同时布设自动化监测点实时采集数据,累计生成监测报告87份,提前预警处置风险13次,确保了施工安全。基坑开挖期间,实行领导带班制,每日对基坑变形、钢支撑轴力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累计开展20余次安全条件核查,整改隐患30余项,实现深基坑施工“零风险”。项目还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累计组织安全交底40余次、应急演练12次,覆盖作业人员超1500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质量管理方面,项目推行“三检制”与“样板引路”制度,严控工序质量。盾构管片拼装实行“一环一检”,螺栓扭矩、错台量等指标合格率达100%;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率100%,裂缝发生率控制在0.5%以内。在小清河东站~开源路站区间,采用“预铺反粘法”防水工艺,结合“智能监测+人工复核”双控机制,有效防止了隧道结构渗漏,并于4月11日通过主体土建结构子单位工程验收,为后续工程树立了质量标杆。 绿色施工方面,项目践行“泉脉为根,绿建为笔”理念,将绿色施工与安全文明管理同步发力:租赁既有建筑作为临设,减少土地占用3000余平方米;地连墙施工泥浆池内的废浆通过压滤机分离再利用,减少外运量80%;施工现场设置四级沉淀池、雨水收集系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35%;采用太阳能照明、LED节能灯具,能耗较计划降低12%;设置扬尘监测系统、洗车平台及隔音屏障,噪声与扬尘排放均优于国家标准。5月,项目部获通过股份公司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过程性检查,本次检查获得了检查组较高评价。下阶段项目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外业、内业准备,争取顺利通过终审。 在以上措施实施过程中,项目部牵头建立起“安全积分超市”激励机制,巧妙地将作业人员日常安全行为规范与积分奖励紧密绑定,使作业人员凭借累积的安全积分兑换实用的生活物资,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创新开展“安全流动课堂”,依据不同施工环节与工种特点,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定制化培训,累计授课12场,覆盖作业人员超800人次;主导编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口袋书》,图文并茂、详尽直观地解析了各类风险点与处置措施,成为一线人员随身携带的“安全指南”,有效提升了全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为项目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竞赛期间,项目实现安全质量零事故、零缺陷“双零”目标,关键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盾构区间管片拼装、基坑监测数据等核心指标全部达标。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攻坚,项目不仅提前完成开王区间双线贯通、毛庄站基坑结构施工等关键节点,更以严格的安全质量管控为全线履约提供了可靠保障,彰显了央企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引领汇聚合力,先锋示范夯实根基 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部在劳动竞赛中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为项目攻坚凝聚强大合力。项目党支部构建“支部统筹、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在盾构施工、深基坑作业等关键区域设立“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在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职责。 项目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开王区间穿越各类风险源攻坚中,项目第一时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优化掘进方案、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现场演练,党员技术骨干连续盯控参数,全面做好施工风险的全过程管控,最终安全、优质、高效地提前实现了开王区间双线贯通目标。节日期间党员先锋队坚守岗位,保障盾构连续作业,实现“节日不停工、进度不滞后”。在毛庄站基坑施工中,党员干部牵头开展攻坚行动,控制基坑变形量低于预警值,确保了施工安全。 项目党支部还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其他参建单位以及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联动,开展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解决群众诉求,赢得了周边支持。项目部凭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高效的企地协调能力,多次收到地方政府单位赠予的锦旗,锦旗上真挚的话语,既是对项目团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用心构建和谐施工环境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全体建设者持续奋进的强大动力。项目部将锦旗精神转化为实干动能,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持续发力,解决群众诉求20余起,实现农民工工资“动态清零”,以实际行动构建了和谐有序的施工环境,为项目高质量履约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5月底,劳动竞赛既定节点全面告捷,安全质量目标可控,技术创新成果丰硕,为全年履约奠定坚实基础。下一阶段,项目团队将继续以“匠心筑隧、绿色施工”为指引,紧盯7月底全线隧道贯通目标,重点推进王裴区间剩余掘进、开源路站、毛庄站附属结构施工,同时深化各项技术应用,确保节点刚性兑现。 这场以“科学谋划、真抓实干”为基调的劳动竞赛,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加速器”,更是济南地铁9号线建设者匠心与担当的见证,随着盾构机的持续轰鸣,一条“安全、优质、绿色、智能”的地下交通动脉正呼之欲出,为济南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