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住进员工心里的“后援团”

发布日期:2025-09-03 信息来源:华中公司   作者:刘特   字号:[ ]

家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尽相同的回答。然而,深挖这些答案的本质便会发现,家的核心不外乎“情”与“责”。

家是情感的归宿,是心灵的栖息地。对漂泊在外的工程人而言,家不仅是一个“落脚点”,更是“被尊重、有温度、能成长”的精神归属——而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部的工会,正用细碎的温暖,一点点筑牢这份归属。

责是“守小家”的担当,是“筑大家”的使命。这份责任,不仅是对项目建设者背后的万千“小家”,更是对作为“命运共同体”的项目“大家”,工会便是这份责任最忠实的践行者。

耕收营暖两相宜

有人说,种菜是中国人刻在DNA里的天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下种子,收获的不仅是蔬菜,还有深植于身体肌肤的健康之花,洋溢在大家心中的温馨之花,绽放于岁月悠悠的幸福之花……

从乡村到城市,从老到少,种菜的足迹频频出现,只有想不到,没有种不到的角落。种菜不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更是勤劳肯干的中国人对于家的归属感。

在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毛庄站,一方小菜园成了大家的心头好。它是茶余饭后随手摆弄的小天地,是忙里偷闲体验耕耘的乐趣所在,偶尔收获的几把青菜、几颗番茄,多是员工自己摘了尝鲜,虽成不了大厨配菜的主力,却让平凡日子里多了份接地气的欢喜。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片菜园被悉心打造成员工劳动的生动平台。劳作中,大家亲自动手,沉浸式体验从开垦翻地、施肥播种到孕育生长的完整过程。秧苗歪了便悉心扶正,藤蔓垂了就及时绑扎,杂草冒头了随手拔除,爬架松动了立刻紧固……菜园里不仅有忙碌的身影穿梭,更飘荡着阵阵欢声笑语。

在一锄一犁的耕耘中,员工潜移默化地涵养了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项目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也在协作劳动中愈发强劲。而这份日常点滴的“辛苦指数”,终将在收获时节兑换成满溢的“幸福指数”。当亲手栽种的蔬果挂满枝头,那份劳动的喜悦与成就感,便是对所有付出最珍贵的回馈。

你看,新鲜的白菜纷纷与土壤告别,在清水中沐浴干净,经过厨师的一双妙手烹饪,最终到达了旅途终点——员工餐厅。“今天的白菜格外好吃,脆脆的,甜甜的。”晚饭时候,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许多员工不约而同地夸赞道。“这是咱自己种的白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既健康又好吃。”项目办公室主任听在耳里,乐在心中。项目部的“生态小菜园”在大家的精耕细作下长势喜人、硕果累累,已渐渐开始收获。茶余饭后,常能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员工跑去园中转悠,仿佛一天的劳累,经那飘散着果蔬香气的淡淡晚风一吹,便彻底无影无踪了。

花是诗和远方,菜是人间烟火。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工会用一方菜园,让职工的餐桌更加丰富、生活更加多彩,进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文娱丰饶人心悦

套圈,这个承载着无数人童年回忆的游戏,能瞬间点燃人们的激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握住套圈的那一刻,都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家”是一个需要“仪式感”的地方。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工会,便坚持为员工营造这份“仪式感”,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一年四季送健康,再搭配各种趣味运动比赛,让员工在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项目部楼梯间的空地上,工会组织的端午趣味套圈活动正热闹上演,吆喝声此起彼伏,早把午后的燥热驱散了大半。各式颜色的塑料圈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轻快的弧线,有的擦着饮料瓶边缘弹开,有的稳稳落在毛巾旁,惹得围观的人一阵惋惜或喝彩。

“快看我套中那瓶薰衣草味洗衣液啦!”第一梯队的小赵突然蹦起来,举着战利品冲大家使劲挥手,额角的汗珠顺着笑纹滑到下巴,滴在电建蓝的工装上洇出个浅痕。他还揣着中午没吃完的粽子,糯米香混着身上淡淡的泥土气息,倒成了独一份的“战场气势”。

“老张你这手劲得收收,套洗衣液哪用得着扔铅球的力气。”党支部书记手里捏着三个圈,瞅着老张拉满弓的姿势直乐,“咱们搞活动图个乐呵,跟工地上调设备不一样,得讲究巧劲。”

老员工们蹲在旁边给新入职的大学生示范:“瞄准了慢慢放,跟咱们测坐标似的,找对基准点就稳了。”话音刚落,他手里的圈“啪”地落在肥皂盒上,引来一阵喝彩。

旁边堆着的战利品里,洗衣液、卷纸、肥皂盒摆得整整齐齐,都是工会特意挑选的日常用得上的日用品。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来,把红色的圈环照得发亮,也把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上的笑容,映得格外真切。

每一次屏息凝神的投掷,是技巧与运气的交融,是值得回忆的精彩瞬间。“套”出的不只是惊喜,更是挑战自我永不言弃的精神,让平凡的日子,折射出动人的光彩!

这些嵌在节庆里的活动,就像工会为项目部这个大家庭准备的 “粘合剂”。从妇女节组织的填画体验,到冬至铁锅里翻腾的饺子,这些细碎的暖,早已被岁月串成项链。当默契在欢笑中悄然生长,工地上的协作也越发顺畅——就像此刻套圈时大家互相支招的模样,遇到难题时自然会拧成一股绳,把“家”的温暖化作攻坚的力量。

情牵候鸟共心怡

跨越山海,只为一次相拥。暂别课业,奔赴一场团聚。暑气蒸腾,蝉鸣声声,一群翅膀驮着思念的“小候鸟”精准降落在父母测绘图纸的坐标点, 这场“探亲”,是双向奔赴的“坐标重逢”。

项目部的院子像被撒了把糖,突然就甜了起来。老张的儿子刚到那天,隔壁宿舍的小李抱着个奥特曼玩偶敲门:“张哥,我侄子去年留下的,给孩子解闷。”话音未落,技术员小陈拎着袋洗干净的草莓跟进来:“楼下超市刚进的,给孩子尝尝鲜。”这自发的善意背后,是工会平日里“互助互暖”氛围的自然流露。

食堂的高师傅不用谁吩咐,看到院子里跑着几个小身影,第二天的早餐就换成了煮得软乎乎的白粥,蒸车里摆着迷你肉包,个头刚够孩子一手抓。有回一个小姑娘盯着透明的咸菜坛子看,高师傅赶紧从后厨端出盘糖蒜:“这个不辣,配粥吃正好。”这些细心,正是工会常跟食堂念叨“多想着点带娃职工”的效果。

没人特意召集过,可工会的贴心早藏在这些细碎里:月初就有人悄悄检查了宿舍的插座,换了几个带保护门的;食堂角落的餐椅,不知何时都悄悄加了层棉垫垫高,刚够孩子们够着桌面;连仓库里的备用雨衣,都特意挑了几件小号的,工会的同志说:“万一遇着下雨,孩子身形小,穿太大的碍事。”这些事没人声张,却像埋下的桩,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蔓延,把大家对“家”的念想,都系得更紧了些。

以爱为原点,以安全为半径,他们共同画出一个名叫团聚的圆。这种别样的相聚,不仅填满了时空的缝隙,更让亲情在彼此心底扎根生长,悄然化作前行的底气。

随着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洒落在项目部的上空。孩子们依偎在父母身旁,抬头仰望星空,那片浩瀚的宇宙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而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这个夏天的相聚,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了未来前行的路,让他们坚信,无论工作多么忙碌,亲情永远是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能给予他们跨越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父母用掌心的厚度焐热钢筋水泥的温度,隧道的尽头藏着家的方向。当孩子的笑声撞进大人的吆喝,当分享的草莓染上晚霞的红,那些藏在日常褶皱里的暖,早已被项目工会织成了一张柔软的网,接住了所有漂泊的牵挂,也让每一次相聚,都成了不必言说的安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济南地铁9号线项目部的工会从不说空话,只把“家”的温度揉进实处。正如工会的同志们常说的,“劲儿往一处使就是家”。他们始终将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作为追求,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式,以真心、用心、贴心的“付出”,让“幸福之花”在员工脸上悄然绽放,让工会成为了“住进”员工心里的放心“后援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