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四局水利】太和界首集中供水工程:淮北平原新的靓丽名片

发布日期:2025-04-30 信息来源:第一分局   作者:王苏林   字号:[ ]

在淮北平原的西部,楚风汉韵的阜阳市,一项惠及太和、界首两县的民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片皖北沃土,虽然自古以来就是整个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受制于人口规模增长、工业农业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等因素,当地城乡居民对于高质量用水的需求进一步升级,为了更好地实现集中供水,满足该地区生产生活高质量用水的需求,勤劳智慧的四局人从青藏高原转战到这淮北平原,用长长的管道串联起茨淮新河与一个个调蓄池和加压站,为阜阳这个自古以来浸润了粮香与酒香的皖北粮仓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高标准加压站先要“自我加压”

技术精湛、履约高效是全体四局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项目部各位“技术大牛”们的行事准则。

在太和加压站施工现场,工人们正进行钢筋绑扎和加压站地面高程以下的土方回填作业。加压站既承担向城乡区域供水的生产功能,也承担着加压站移交后业主方运维人员的生活办公用途,如何保障施工质量在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益求精,确保业主对工程成品高度满意,是摆在工程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考验,也是每一位技术人员要全力以赴的目标。

“跟工人们做好交底,这个基坑深度有10米,必须确保内部用土回填紧实以后再于顶端做好混凝土浇筑,千万不能随便用挖机送几铲子土下去就匆匆了事,不然内部必定会出现空鼓!”烈日下,工程管理部的赵有宁主任正在现场对工区负责人进行详细的工序规范解说与要求。

“真热啊,天天二十七八度,比咱们青海热多了。”我随口说道。

他看了看我,随即一笑说:“你看那些钢筋工,他们一天只挣500块,还不能保证每天都能接到活路。比起天热,他们更怕赚不到钱,他们肩上担负的是一家老小的生计。我们每天在办公室里有空调吹着,总归比他们舒服些。”

“不过话说回来,天热了,我们的工作也不好干了,很多技术性的问题都需要被考虑到。”他陷入了沉思。

“这打灰的讲究还这么多。”我试图打趣道。

“降水、高温,这些都是影响混凝土浇筑的重要因素,越到夏季越不好干,好在我们前两年已经探索出不少经验了。”他一边带着我在基坑的外侧转,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解释攻克雨季高温不利因素实现高质量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办法。

一是要在源头上针对混凝土原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技术人员在雨季施工时重点加强对砂石骨料含水率的测定及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必要时增加测定次数,及时调整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另一方面坚持采用河水或冷水拌制混凝土,稳定混凝土质量;最后是混凝土运输罐车做好隔热措施,对塔机吊罐做好遮阳、隔热措施,对混凝土浇筑仓面进行喷雾降温。

二是项目部技术人员在夏季通过密切注视当地的天气预报,并加强对本区域气象卫星云图的观测研判,及时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尽量把混凝土浇筑安排在每日无雨的低温时段进行,避免在高温和大雨、暴雨时段中浇筑混凝土。

通过以上两项措施双管齐下,才能在施工的技术层面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严格验收标准的考验。

太和加压站自2024年10月15日开工以来,68天就完成了主体工程50%的建设内容,目前已经实现混凝土浇筑4500立方米,共完成钢筋制安860吨,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完成了合同规定中的履约进度。

“黑科技”调蓄池务必“蓄积众智”

或许比起宏伟的水电站,打造一个供水系统或许相对简单,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在攻克众多难题的过程当中,最为关键也最有挑战性、原创新的问题莫过于如何处理好调蓄池的密闭性,保证调蓄池能在整个设计年限乃至超出设计年限的服务生涯中做到不渗漏。

太和、界首两座调蓄池占地面积巨大、设计深度深、地质条件复杂。怎样保证调蓄池投入使用后不渗水是摆在太和界首工程项目团队面前的一个技术难题。

“在过去,国内国外不少类似的超大基坑开挖工程在防渗处理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但是这些经验做法要么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要么在应用方面难以复制或不具备广泛的适应性,要想做好太和、界首调蓄池两个超大基坑的开挖工作,我们的团队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寻找出一条新的思路,创造出一种更具普适性、经济性,更加符合可持续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先进工法。”为此,项目常务副经理王正明和项目部的技术骨干们果断选择揭榜挂帅,在公司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王正明创新工作室,带头攻坚富水条件下重粉质壤土层超大基坑开挖防渗施工综合技术。

“科学管理、精心组织、诚信守诺、顾客满意、持续改进、追求卓越”这是王正明提出的项目部宗旨和方针,体现了项目部全体员工的进取意识和卓越追求。

王正明带领团队的“理工男”“理工女”们为此在长达半年多时间中进行了上百次的理论研讨和实地论证,并且在数十次的仿真实验对工艺工法的优化进行了模拟验证之后,团队终于找到了开挖防渗技术的“最优解”,达到了国内国际同类型工程技术的先进水平。

他们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创新团队利用专业机械设备以及自主专利工具对库底原有的土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翻松处理,以此确保精准控制翻松深度,使得基坑底部形成具备良好防渗性能的新的土层结构。之后,利用大型压实设备对土层进行分层碾压,使土层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要求,从而构建起坚固的防渗屏障。在施工过程中,还配套有完善的净水处理措施,针对库底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利用工程措施进行净化,防止污染水体进入调蓄池,保障水源水质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

相较于国内外过往的防渗方法,此工法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它能从根本上改善库底土壤特性,大幅提高防渗效果,减少渗漏水量,降低调蓄池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净水处理,可有效提升调蓄池水质,为周边居民用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该工法施工效率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库底处理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团队通过倒排施工计划,细化月、周、日三级进度,全力保障人力、设备、材料供应,隔日召开进度会,确保现场满员、满负荷生产。

太和、界首调蓄池自开工进场以来,接连克服征地拆迁问题、不良地质、汛期降雨等影响,2024年下半年项目部集中发力,5个月完成调蓄池土方开挖300万立方米,库底、护坡、围坝土方填筑50余万立方米,保证了合同2024年底具备蓄水条件的节点正常履约,努力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下达的930目标节点争取让皖北人民早日喝上清洁、稳定的水。

保护城乡生态不能“土里土气”

淮北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粮仓,工程所覆盖的地区周边是大片的良田,保护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确保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工作的影响,不光是业主与地方政府对我们提出的殷切要求,更以担当与责任的形式时时刻刻铭记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

来到太和加压站施工现场,令每一个人都倍感欣慰的是,这里的场面没有丝毫的脏乱,安全环保标准化管理措施时刻彰显在所有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

在现场,安全环保部主任包鸿洲正在和安全员金刚、刘子涵、王进桂进行每日例行安全巡视。

包鸿洲是一名有着8年工作履历、经验十分老到的安全工作者,是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动机”。作为安全环保部主任,他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在一线进行常态化的安全巡视工作:“我过去做的是技术工作,但是从引江济淮二期项目开始,我就负责项目安全方面的工作。现在集团和公司要求,管生产一定要管安全,不安全不生产。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便利的条件。”

项目部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在安全环保工作方面不放松一丝一毫,确保安全环保工作通过“五大版块”实现积极开展:一是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培训与文化建设;三是强化现场标准化建设;四是信息化赋能标准化管理;五是打造高标准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工程项目与附近的村庄存在高度毗连的情况,要确保工程顺利履约,头等大事就是照顾好关集镇群众的利益,搞好我们与关集镇群众的关系,进一步扎实我们的群众基础,这对我们的工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包主任叫我穿戴好安全帽和反光背心,跟上他一起出发到工程运输车辆沿途所经过的村落区域中去看一看。

施工便道上,一辆辆苫盖严密的运渣车正在保持安全车距有序地从工地驶向渣场。项目部严格落实施工工地扬尘控制的“六个百分百”,做到施工区域100%标准围挡、施工现场主要道路100%硬化、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裸露黄土100%覆盖、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清洁、易起尘施工100%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运输。“水车来来回回的喷淋降尘,这样附近往来关集茨河大桥以及Y47乡道的行人和车辆就不会受到灰尘的干扰,针对我们项目的投诉也不会发生,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包鸿洲指着施工便道边上的减速指示牌和路面上的减速带说:“噪声也是影响施工区域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主要是采取保持运输道路平坦,减少车辆颠簸噪声和产生振动;加强车辆维护保养、选用低噪声车辆;当车辆行驶至施工道路时,限制车速和禁止使用高音喇叭;禁止夜间施工等集中办法,很有效地解决了噪声问题。”

最后我们来到了土方临时堆放场。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一部分土方已经撒播了草籽,这些草籽在淮北平原4月的温暖气候中很快就萌发出了绿芽,另一部分还没来得及播撒草籽的土方,则被十分平整的归置了起来,工人们用绿色环保材料在表面进行了紧密的覆盖。每当有新的运渣车进来卸下土方的时候,工人们都会用雾炮机在一旁进行喷淋降尘处理。

本年度,项目部调整了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施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环境保护专项培训、建造了两座三级沉淀池并进行了水质检测、签订了危废处置协议并设置了危废暂存库、苫盖了施工范围内裸土、安排了文明施工人员打扫马路,有效提高了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平、避免了环境事件发生。

淮河如带宛转弯,东西滚滚两岸闲。夏季即将到来,太和界首项目部必将争分夺秒,克服雨季汛期不利条件高质量完成年度计划。力争把一股股清泉送到太和、界首的家家户户,是项目团队始终不忘的初心。到今年年底,引江济淮二期(水利部分)太和界首集中供水工程将助力淮北区域经济进一步腾飞,成为阜阳市的一张新的靓丽名片。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