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品牌采风】姚峻峡:扎根水利一线,从钢筋工到安全“守护者”

发布日期:2025-08-20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明键   字号:[ ]

清晨六点的陕西泾河谷地,晨雾尚未散去,东庄水利枢纽建设现场已是一片沸腾。

53岁的姚峻峡手提对讲机,安全帽下露出斑白的鬓角,正沿着各坝段施工面巡查。当他行至溢洪表孔施工仓号,目光如电般锁定了一名正在高空作业的工人:“张师傅,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被点名的工人慌忙调整装备,这样精准的安全督导,正是姚峻峡守护东庄大坝施工安全的日常。

“姚主任对安全细节的严格要求让我们养成了更好的操作习惯,每当我们有所松懈时,耳边好像又响起了他严厉却又不失关切的话语。”现场作业人员说道。

从18岁的钢筋工到安全环保部值班主任,他的足迹遍布龙羊峡、万家寨、金安桥、宁杭高铁、东庄枢纽等多项重大工程,在祖国山河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长城。

钢筋丛林的青春淬炼

1990年8月,青海高原的烈日炙烤着龙羊峡水电站的坝肩边坡。18岁的姚峻峡紧握安全绳,站在百米高的悬空架板上,脚下是奔腾的黄河。

“钻机的震动让钢架嗡嗡作响,双腿止不住打颤。”他在采访中回忆入职初体验,“但当每月领到168元工资,往家里寄回大部分时,那种自豪感冲淡了所有恐惧。”

这份记录在履历表“背面”首行的工作——预应力岩锚处钢筋工,开启了他与水利水电施工行业流淌半生的情缘。

真正的考验在万家寨水利枢纽降临。当首次独立焊接的钢管被验收员打回时,焊疤上的气孔如针刺进他心里。“在技校只学过电焊,对气焊一窍不通。”这位倔强河南汉子决心要干好电气焊工作:白天跟老师傅偷师手法,晚上打着手电研读《金属焊接工艺》,用废钢筋在工棚反复练习。三个月后,他交出的焊缝细密如鱼鳞,连最苛刻的老师傅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项目质检人员评价道:“姚工焊的活儿,我们是最放心的。”

这段经历让他顿悟:“技术日新月异,停止学习就会被淘汰。”

后来,他开始主动拥抱变化,不仅限于电气焊技术,还广泛涉猎安全管理和环保知识。

“我们经常看到姚主任深夜还在学习,他的书和笔记堆满了他的桌面。”

知识铺就的转型之路

2002年,公司组织一批员工赴湖北省三峡大学进行学习,他得知后,主动申请脱产前去学习。

当时,班里几乎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姚峻峡在里面算是“老学生”。

“也正是因为我比他们年纪都大,总想着要更努力些,才不会被落下,第一排的中间就是我的固定座位。”姚峻峡回忆道,“在三峡大学系统学习了机械工程的理论知识,对我的工作突破是有非常大帮助的。”

回到工作岗位后,他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金安桥项目成功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三年间整理的机械笔记,也成为他在金安桥项目担任机械大队副主任时的“法宝”。

“姚主任的笔记记得特别详实,我们都当参考书用。”办公室的另一位同事老黄说道。

学历提升的征程并未止步。2008年金安桥汛期抢工期间,他开启了河海大学函授本科的征程。

“姚主任安全帽上沾着泥浆,怀里揣着《水工钢结构》教材,利用混凝土养护间歇蹲在现场做题。”现场的电焊工王敏说道。

2011年,印着“水利水电工程”的本科证书寄达工地,“拿到证书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也终于是落下来了,也更有信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了。”姚峻峡说道。

生命防线的铁血守护

“安全是1,其他是0,没有1,再多0也没意义。”这是许多安全员都会说的一句话,姚峻峡也不例外。东庄大坝的施工现场,他总是穿着安全员工作服穿梭于各个工作面,“每一天我都要在大坝上来回走上四五遍,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提醒,现场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提醒的当时他们改了,走了没一会儿就又恢复了老样子。老何,让你的人把安全带穿戴好,动火作业要离气罐十米远。”老姚介绍着他的日常工作,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工作面。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每次看到大家平安无事,我心里才踏实。”姚峻峡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安全工作的执着与坚守。在东庄大坝的建设过程中,他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每天深入一线,检查各项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确保每一位工人的生命安全。

“跟着姚主任巡检,他总能发现我们忽视的问题,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安全员小张表示。

在他的带领下,东庄大坝的安全管理团队时刻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动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江河为证的赤子之心

2006年、2008年、2012年三分局先进工作者;

2018年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

2021年东庄施工局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2024年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

……

面对这些荣誉奖项,姚峻峡说道:“每一次获奖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荣誉就是动力,它提醒着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分,脚下的道路也更远了一程。”

当然,这些荣誉从未改变他准时出现在工地一线的习惯,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姚峻峡都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安全工作的承诺。

在东庄大坝建设现场,工人们已经熟悉了这样一个身影——提着对讲机,目光总是注视着工作面,遇到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操作会立即上前沟通解决。“在我心中,始终装着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对施工安全的责任。”

“东庄是我第一个全过程参与的水利项目,可能也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个项目,我是一名水利人,更是一名守护者,我要用我的专业知识,为江河安澜贡献自己的力量。”姚峻峡感慨道。

也正是这份赤子之心,如明灯般指引他在水利事业上矢志不渝,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水利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