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采风】建设者说:机械篇 |
|
|
|
我叫大力,型号是利勃海尔9800,是我们挖掘机家族中的“重量级选手”。我们挖掘机家族是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土方机械之一,平时主要负责挖掘、碎石、场地平整,有时候也赶去抢险一线帮个忙。按行走方式,我们分为轮胎式、履带式几种;根据挖土方式,又有正铲和反铲之分。我是履带反铲式的,斗容5方,辅助专用配套鹰嘴钩及22.5m长臂,能挖能破,功能强大哦。我的钢铁长臂能轻松举起10吨重的土石,工友们都亲切地叫我“大力士”。 2021年刚开春,我坐在拖车上慢慢进了白马工地。第一眼望过去,山高坡陡,连我这老家伙都暗自吸了一口凉气。那些开荒的日子里,我和其他十几台挖掘机兄弟并肩作战。记得有个暴雨夜,边坡出现松动险情,我们整整开动了三十六个小时,我的履带在泥泞中不停打滑,但操作手老陈总是轻轻拍着我的操纵杆说:“老伙计,再加把劲!”等到天亮了,险情控制住了,太阳也从江面升起来,照得我们浑身发亮。 一台黄色的反铲挖机兴奋地接过话茬:“我的型号是日立EC360B,虽然比“980”老哥年轻,但我们同属反铲挖机家族。我们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动臂铰接在车架上,铲斗朝向自己,擅长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壤。我液压好使,动作细,再窄的地方都能转身。” “左岸导流明渠那块,我们曾经一天挖了五万方土石。最难忘的是开挖完成那天,整个工地通宵作业,车灯把乌江照得通亮,最后一车石料推下去的时候,我们齐声鸣笛庆祝,那场面,真是太燃了!” 高边坡上,一台型号为QNN330的履带式露天钻机自豪地说:“我是‘高大钻头哥’,最大钻深20米,最大成孔高度15m。我属于钻机家族,我们队友还包括SDH120S履带式液压钻、M5潜孔钻、HM-90A及ZGYX-425S锚固钻等多个品种。主要负责岩石钻孔作业,为爆破施工做准备。我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再陡的坡我也站得稳,白马这边的边坡又高又险,人上去不安全,就我们上。项目部创新的无排架梯段循环施工技术,还入选了行业推广目录呢!” THB620C混凝土泵车扬起它的长臂:“我是泵送机械家族的重要成员,我们家族包括拖泵、车载泵、臂架泵等多个品类。我属于臂架泵,看我这胳膊,六十米长,能把混凝土递到高边坡的每一个角落。搭脚手架要半个月的活,我们机械联手,三天就能搞定!” “我们靠液压系统产生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输送至作业面。看着混凝土从我的臂管中喷涌而出,牢牢护住边坡,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 一辆红色的自卸车鸣着喇叭加入对话:“我们自卸车家族可是工地上最庞大的队伍,高峰期整整一百五十个兄弟姐妹!都是国产牌。我们通过液压举升实现自卸功能,主要由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分组成。最高峰的时候,我们有150位兄弟姐妹并肩作战。” “我自重就有二十八吨,能拉三十五吨料,一趟就能运送相当于一万四千块砖的材料量。我们每天在料场、基坑、渣场之间穿梭,是工地名副其实的‘血脉’。” SD320骄傲地说:“我是渣场秩序维护管理员,渣场秩序及场地平整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是自卸车兄弟们渣场卸车时的好助手。” 塔式起重机QTZ80低下头:“我属于塔式起重机家族,我们这类设备有一个直立的塔身和可回转的起重臂,主要用于建筑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运输。我们的特点是起重高度大,作业范围广,是现代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工人们都叫我‘空中王子’,整个工地,我的视野最高,我的铁臂长达六十米,能轻松吊起六吨重的物料。最让我自豪的是在2022年建设白马项目永久营地的经历。从2021年底进场,到2023年初春退场,我参与了整个营地的搭建过程。白马营地从无到有,板房一栋栋立起来,每一块建材都是我亲手吊装就位的。一年半的时间,我就守在这儿,看着这片荒地变成家。那种参与感,让我觉得每一个螺丝钉的转动都意义非凡。” 在白马大桥工区,主跨600m无塔式斜拉扣挂缆索吊装系统沉稳地介绍自己:“我是特种起重设备家族中的创新产品。我不用搭高塔,靠的是两岸山体和智能调控钢缆张力,实现精准吊装。最多能吊起126吨,相当于三十多头大象。还记得吊第一个拱肋时突然刮起大风,系统自动调节索力,最终把这个60余吨的大家伙稳稳放到了位。” 800吨的运输船泊低沉说“我是大桥钢结构的水上搬运工,将拱肋、纵横梁等安全准时运达,并安全定位配合缆吊大哥安全吊装是我的本职工作。” 混凝土泵车插话道:“我也可厉害了!在大桥主拱灌注期间,我们兄弟左右对称、高效协同运作,创造单根拱肋平均灌注历时4.3小时,优于计划历时6~8小时的好成绩哦!” 一旁,型号为莱卡TS09的全站仪细声细气地说:“我属于测量仪器,我们家族虽然体型不大,但精度极高。全站仪是集光电测距、测角、数据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测量设备,能够自动测量、记录和计算三维坐标。” “我的测量精度达到1.0秒级,在一百米距离内的误差不超过半毫米。缆索吊装系统安装那三天,我一直在测缆索垂度,眼睛都没眨。” 型号为D200的无人机在空中优雅地盘旋:“我属于工程监测设备家族的新成员。我们通过搭载高清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现对工程现场的三维扫描和监测。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我们更高效、更安全,能够到达人员难以进入的区域。” “我天天飞,用激光扫描整个工地,哪儿有沉降、变形,我最早发现。去年汛前一个小滑坡,就是我看出来提醒大家的。” 1.5×2米、3×2米、4×2.5米方钻团队默默地说道:“我们是基于旋挖机油压制动系统的四轮驱动铣孔钻,主要攻克矩形方桩机械成孔施工技术壁垒,机械化代替人工挖孔,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我们通过转动牙齿高速啃咬修边,形成矩形桩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 “依靠旋挖机老兄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挖掘垂直度,确保误差不超过100分之一。在白马下游门式拉锚桩工程施工中,我们最大旋挖尺寸4×2.5米,日均进尺20.5米,是我的最新记录。” 旋挖钻机缓缓道来:“我们旋挖钻机家族又称旋挖钻机、打桩机,基础工程施工可少不了我们。我们可以用短螺旋钻头进行干挖作业,也可以用回转钻头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进行湿挖作业。” “我们的特点是采用多层伸缩式钻杆,钻进辅助时间少,人干得省劲,还不需要泥浆循环排渣,节约成本,特别适合于城市建设的基础施工。在白马项目中,我主要负责大桥桩基施工。此外,项目特大截面方桩施工也离不开我哦!” 一台身形魁梧的320吨履带吊缓缓扬起巨臂,沉稳地加入对话:“我是吊装家族里的‘定海神针’,专啃硬骨头。45米长、80吨重的钢筋笼,别人扛不动,我来扛。在门式拉锚桩施工中,那些巨型钢筋笼得靠我一段一段吊起来,在空中精准对接,慢慢送入45米深的方孔里。每一次吊装,我都稳得像山,决不能有半点晃动。” 一旁,几台自行式吊车也纷纷点头示意。一台100吨级的接话道:“我们是吊装家族的‘灵活小分队’,从100吨到25吨,各有各的用场。钢筋转运、模板安装、小型构件吊装,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别看我们个头不如履带吊老大哥,但机动性强,转场快,配合默契,是工地上必不可少的‘多面手’。” 智能灌浆设备组代表发言:“我们灌浆设备家族包括智能集中制浆机、注浆泵、智能记录仪等多个成员。我们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泥搅拌通过各类管道将浆液沿设定的孔道压力注入岩体裂隙或土层中,起到加固和防渗的作用。” “现代智能灌浆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灌浆压力、流量和密度,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发送到控制中心。这套系统确保了每个环节都可追溯,为工程留下了完整的数字档案。” 2025年初,第一批设备开始陆续退场。 利勃海尔9800感慨道:“离别那天,操作手老陈给我做了最后一次保养,把每个零件都擦得锃亮。他说:‘老伙计,辛苦了,下一站,还需要你出力呢。’我鸣笛三声,告别这片奋战过的土地。” SY205C三一挖机接着说:“我走的时候,新来的SY485H已经进场了。更大、更灵、更有劲。真好啊,我们一代代就是这样,接力的。” 红岩自卸车说:“我们现在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新工地上,每当听说白马工程通了洞,通了桥,心里都又暖又自豪。那里面,也有我们的汗水和回忆。” 全站仪动情地说:“我不走,我就留在这,做大坝的眼睛。” 白马航电枢纽工程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边坡支护层层推进,导流明渠即将过流…… “我们”不会说话,但“我们”的履带印痕、轮胎轨迹、钻探孔洞,都已成为工程的肌理;“我们”的每一次挖掘、每一次运输、每一次吊装,都化为了工程的血脉。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也是白马的故事。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