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银川管廊综合运维管APP全面上线,开启管廊智慧运维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11-14 信息来源:投资公司   作者:马会龙   字号:[ ]

11月5日,由中国水电四局投资建设并承担运营任务的银川管廊综合运维项目迎来重要里程碑——项目专属运维管理APP正式上线投入使用。这一举措为银川管廊日常运维与综合管理工作增添了便捷新途径。

银川城市地下管廊建设不断推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涉及管线类别日益增多。此前,项目已搭建起智能管控中心与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对管廊一定程度上的智能化管理。然而,传统运维模式中,运维人员需在现场与管控中心之间频繁往返,依赖固定设备进行操作与信息获取,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或需快速响应的场景时,便捷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提升运维便捷性与响应速度,银川管廊项目公司积极响应行业发展趋势,依托已有的管廊智慧管理平台,成功研发出这款综合运维管理APP,旨在让运维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掌握管廊状态、执行运维任务,实现运维工作的便捷化升级。

多维度系统全面赋能

实时监测与动态感知的便捷延伸。APP依托管廊智慧管理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与管廊运维核心业务流程,将实时监测与动态感知功能延伸至移动终端。系统整合管廊内部多种传感器与视频监控设备,持续精准监测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一旦数据异常或超出预设安全阈值,系统自动触发多级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信息。运维人员无需回到管控中心查看监控画面,通过移动终端即可远程实时查看,并对相关设备进行控制操作,真正实现了对管廊环境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这种转变让运维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管廊动态,从“事后被动响应”向“事前主动预警”转变,为管廊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构建起更及时的数据防线,降低安全事故潜在风险。

协同工作与任务管理的便捷闭环。APP将日常巡检、故障报修、计划维护等各类工单全部纳入统一的线上闭环管理体系,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任务流转的空间限制。从任务智能生成与下发,到现场处理与结果反馈,直至最后的复核与验收,整个流程实现数字化可追溯。运维人员下载安装APP后,可实时接收任务通知,并及时更新工作进展,无论身处管廊何处,都能便捷地与团队和管理人员沟通任务情况;管理人员则能够对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与监督,有效杜绝任务遗漏与进度延误。此外,系统基于历史工单与实时状态数据,自动生成科学合理的巡检路径与计划,运维人员可直接按照APP指引开展工作,推动运维模式由“事后维修”向“预测性维护”升级,提前识别并处理潜在隐患。

高效内部通讯枢纽的移动便捷。APP内置完善的即时消息传递与语音视频通话功能,构建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内部通讯枢纽,让团队协作突破了地域与层级的限制。在日常协调与工作安排中,团队成员可通过APP快速沟通,节省了沟通时间与成本。在面对突发紧急事件时,该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指挥与资源调度可实现跨区域、跨层级的实时沟通与无缝协作,抢险抢修团队能够快速响应、统一行动。运维人员无需赶回管控中心接收指令,通过APP即可第一时间获取任务信息,为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争取宝贵时间,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理效率与成功率。

数据支撑与知识积累的便捷获取。系统完整记录各项运维操作、设备状态更新与事件处理流程,形成详实可查的数据档案。这些数据不仅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运维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APP即可随时随地查询所需信息,为制定更具前瞻性与科学性的运维策略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案例与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企业知识库,新入职员工通过APP即可查阅历史数据、学习典型案例,获取生动而实用的学习素材,加速能力成长,促进团队整体业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运维模式“便捷升级”

APP全面投入使用后,运维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前,巡检过程中运维人员需携带大量纸质资料,手工记录设备状态与巡检结果,不仅容易出错,而且信息传递存在延迟,历史追溯也较为困难,对于一些隐蔽性强、发展缓慢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难以及时发现。如今,运维人员可通过手机移动终端随时接收任务指令、实时上报现场数据,无需再往返于现场与管控中心之间,工作的灵活性与效率大幅提升。管理人员借助系统实时掌握管廊全局运行状态与各项任务执行进度,能够更精准地调整和优化运维策略。同时,APP智能规划的巡检路径有效减少了重复劳动和无效巡查,进一步提高了巡检工作的整体效率。

多维突破成效显著

依托该APP的实时感知与智能分析功能,运维团队能够迅速识别管廊内的异常状况并及时启动处理流程,极大缩短了故障响应时间。工单的线上闭环管理使任务分配、执行与反馈变得透明高效,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沟通成本与时间延误。智能巡检路径优化有效缩短了巡检所需时间,整体运维效率显著提升。

借助“预测性维护”模式的推行,运维人员可在设备故障发生前进行干预和维护,避免了因突发故障导致的更大损失和应急维修产生的高额费用。线上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显著减少了对人力和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实现了运维成本的有效控制。实时监测与多级预警机制可及早发现管廊内各类安全隐患,促使快速采取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高效的通讯与协调功能确保紧急情况下抢险力量的快速集结与指挥调度,为管廊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详实的数据记录与知识库功能为员工提供了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资源平台,新员工可通过APP快速掌握运维流程与实操技能,缩短培训周期。高度协同的工作模式也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协作,推动了团队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不断加强。

构建智慧运维“便捷新生态”

此次银川管廊综合运维管理APP的上线,是银川管廊项目公司在已有智能体系基础上,推进“智慧管廊”运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下一步,项目公司还将持续对APP进行功能优化与版本迭代,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与运维业务的融合,致力于构建覆盖“全周期、全要素、全场景”的智慧管廊生态体系,不断推动银川管廊运维管理向更高水平的便捷化、智能化发展,为城市的稳健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