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四局水利】四局铁军勇担当 水润万家泽民生

发布日期:2025-04-30 信息来源:西南分局   作者:陈小林 郭程程   字号:[ ]

眼前,四川遂宁蓬溪县八角村村民老张正忙着插秧,家中2.7亩的水稻田已经成功用上了蓬溪船山灌区工程蓬南分干渠的灌溉水。“我们种地以前都是靠天吃饭,遇到天干,颗粒无收,如今有了这个水利工程,我们实现了‘水旱从人,旱涝保收’。”

遂宁属川中老旱区,有“三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的谚语,受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该市多年人均水资源仅300立方米,是四川省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下辖的蓬溪县,地处嘉陵江与涪江分水岭,是四川典型的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省及全国的人均水平。

如何破题“解渴”?2016年,蓬溪县正式启动蓬船灌区工程建设。作为武都引水工程的扩灌区,该工程涉及绵阳、遂宁、南充3市5县(市、区),属于大型灌区工程,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城乡生活、工业供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至此,蓬溪地区“解渴”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以耐心平怨气 以真心换理解

2018年5月10日,由中国水电四局西南分局承建的四川省蓬溪船山灌区工程蓬南分干渠土建及安装施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自此四局水利人便加入到了帮助实现蓬溪地区“解渴”梦想的实践中。

但此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在刚开始却并没有得到所有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阻工事件时有发生。

据项目工程技术质量办公室郭程程回忆:“最多的时候,一年会遇到12次阻工。”

本工程属于典型的线状工程,工程沿线经历6个乡镇、10个村庄,施工过程中因拆迁征地补偿款未达成一致,村民便扛起锄头、抡起锄把蹲在施工作业点阻止施工。

为此,项目部特意成立了协调专班,由分管生产的副经理牵头、生产部负责人及工区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对阻工村民提出的诉求进行筛选和分类,依据拆迁征地政策进行对比研判,分析阻工诉求的合理性。

“本来这里雨天就较多,一年中降雨天数就有120天,相当于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施工。如果再遇上阻工,那我们工程的进度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协调工作负责人石洪宝说。为了有效劝离阻工村民,他练就了一番“本领”,获得了“婆婆嘴”的外号。针对施工管线涉及区域内征地未完成的,他提前了解村民的相关信息及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同时与村、镇、县等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必要时联合行动,共同前往作业点协调解决。在与阻工村民沟通的过程中,真诚倾听、不卑不亢、情理并用。

“其实,参与阻工的村民大都对政策有误解。”石洪宝说。于是,他带领项目团队联合村、镇两极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对村民进行政策宣传和解释,消除村民心中的疑虑。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部各作业面施工得以向前推进。2018年5月16日,蓬南分干渠第一个施工隧洞——天宫庙隧洞开始施工;2019年染房湾隧洞、陈家大沟隧洞、八角院隧洞、尖东山隧洞、寨子坡隧洞、老五场隧洞、芝麻咀隧洞、书房湾隧洞贯通等相继贯通;2020年9月10日,项目最长的隧洞天宫庙隧洞贯通;2021年10月16日,梁家沟隧洞贯通,标志着蓬南分干渠隧洞全部贯通;2022年6月17日,天宫庙隧洞衬砌完成,标志着蓬南分干渠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具备通水条件。2022年12月30日,项目部收到业主单位表扬信,信中高度赞扬项目部高效、优质完成了全部主体工程完工的重大节点目标,成为蓬溪船山灌区工程渠系标段内首家实现主体“全面完工”单位,为整个灌区工程的推进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发挥了标杆作用。

以技术破困局 以专业化难题

为了实现优质履约,项目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工序间“等待期”,将渠道内施工难度较大、耗费工期长的施工项目,采用组合模板增加施工班组两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遂洞混凝土浇筑按期完成。同时项目部采用隧洞定型拼装模板加快隧洞衬砌进度,在隧洞衬砌中选用隧洞定型拼装模板实现高峰期月衬砌强度524米,远超常钢模台车衬砌速度。为提高生产效率,项目部同时推进开挖与衬砌作业并组织锚喷支护施工,安排专人专面,解决施工问题,保证施工工序有效衔接,加快支护作业进度。

在隧洞、倒虹管、渡槽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还遇到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

隧洞围岩为粉砂质泥岩弱风化和新鲜岩体,饱和抗压强度4.3~7.2兆帕,以软岩为主,岩体内局部分布软弱夹层,围岩层间接合力较差,围岩难于自稳,边墙、拱顶极易坍塌变形,甚至可能出现冒顶现象。项目部针对不良地质段洞室开挖优化施工方案,根据已有地质资料和施工中的超前勘探资料,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多循环”的开挖方式,在超前支护的基础上控制循环进尺(一般不超过1.0~1.5米),开挖松动爆破为主,开挖完成后及时按设计进行锚杆及挂网喷混凝土支护,以保证洞室的稳定。

倒虹管地质为第四系坡洪积堆积层,厚度较大,覆盖层上部为低液限软粘性土,下部为一般性粘土,两岸坡零星分布坡残积低液限粘土夹块碎石,覆盖层压缩性中等、透水性极微、承载能力较低、易产生较大压缩变形。麻子湾倒虹管及八角院倒虹管横跨一河沟及洼地,在施工过程中,管槽存在渗水现象,基础形成细泥,无法满足建基要求,项目部协调各参建单位勘查确定施工方案,对基础渗水泥化部位在设计高程基础上继续扩挖加深1米,采用木排桩对周边进行防护,木排桩沿左右开挖线临河道三面布置,对扩挖加深部位采用块石混凝土进行回填,以满足建基要求。

渡槽位于山间垭口区,强风化表层岩体裂隙发育,多张开,承载力低,完整性差。大兴湾渡槽及杨家湾渡槽在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基础为碎石土,强度低,不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项目部协调各参建单位勘查确定施工方案,确定在原设计高程基础上继续扩挖加深,直至裸露新鲜岩面,加深部位采用C15混凝土进行回填,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能通过我们技术团队的力量解决影响工程的‘卡脖子’问题,我感到十分的自豪和欣慰。”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李林强笑着说。

以严谨护生态 以真情育美景

绿水青山诠释生态之美,生态之美折射发展之变。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就以绿色低碳理念为向导,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绿色施工并重,力求在保障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环境保护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坚定地说。

项目部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对于因施工造成的植被损坏,及时进行恢复和补种。同时,加强对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治理。通过采用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达标后排放,避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可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填埋或处理。

面对“点多面广”的环保管理难题,项目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亮身份、跑一线,要让党旗飘在现场,将支部建在一线。为加强环保管理,项目建立了一支由党员、青年安全员、班组长组成的安全环保管理督查队,以划片分区,专人专管的方式压实环保管理责任,将环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将环保工作纳入到施工班组管理考核中,对在环保管理和绿色工地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激励施工班组抓好环保工作。

同时,项目部组织环保理念宣贯活动,通过环保知识宣讲、观看环保教育片、举行交流座谈会的方式不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方式,项目部得以有效抓好“绿色施工”,提高项目“绿色指数”。

此外,项目部还积极响应遂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绿色涟源”的口号,在施工区域周边开展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蓬南这个“仙桃之乡”培育更多的清新绿植,为当地群众建设更美好的绿色家园。

项目部务实的工作举措和突出的工作成效得到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多次获得“文明工地先进奖”荣誉称号。

如今,建成后的蓬南分干渠工程犹如一条充满活力的水利“动脉”,跨河道,穿农田,越山丘,跳动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悦耳音符,发挥着引水灌溉的作用,滋养着川中大地的万顷农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