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铁军战洪图——尚义施工局抗洪抢险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30 信息来源:第一分局   作者:温馨 郭有为   字号:[ ]

7月25日,冀北坝上地区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受友谊水库泄洪与连续强降雨叠加影响,尚义抽水蓄能电站属地尚义县小蒜沟镇境内河道水位暴涨,短短6小时内,施工局施工区外1.1公里主干道被肆虐的洪流撕扯得支离破碎——边坡坍塌、路基掏空、山体滑坡接踵而至,800米路段满目疮痍,交通一度中断,不仅威胁着电站的建设进度,更直接影响到沿线4个自然村、上千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物资供应。

面对严峻汛情,尚义施工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30余名抢险队员、3台装载机、4台挖掘机、25辆自卸车星夜集结,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角力的“尚义保卫战”全面打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四局水电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央企的使命担当。

第一篇章:以生命守护生命,筑起钢铁防线

25日下午两点,天色阴沉得仿佛能拧出墨汁来。厚重的乌云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抢险队员的安全帽上,发出密集的敲击声。小蒜沟镇地上村旁,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树枝和杂物,像一头暴怒的野兽,疯狂冲击着护肩墙。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转眼间就漫过了堤岸。路基边缘在洪水的持续冲刷下不断崩塌,发出“轰隆隆”的巨响,就像被无形的巨斧劈砍一般,最深处已经形成了4米的骇人缺口。

“快!再快一点!”项目党支部书记惠勇嘶哑的吼声在暴雨中格外刺耳。“路基一旦决口,下游300米就是村子了!那里住着八十多户人家!”惠勇的声音里透着焦急,语速飞快地下达指令。

三台装载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像三头钢铁巨兽首尾相接,在洪水中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紧随其后的25辆自卸车满载块石,排成一条长龙。当第一车块石倾泻而下的瞬间,洪水与石块相撞,激起数米高的浪花,发出“轰”的一声巨响,震得人耳膜生疼。经过连续8小时的奋战,块石稳稳嵌入缺口,填补了塌方路段的残缺,有效预防了道路塌陷可能带来的交通中断和洪水决堤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距离地上村5公里处的缸房村,持续暴雨引发了严重的山体滑坡灾害。大量泥沙和植被被湍急的山洪冲刷到路面,形成了长约5米、厚达0.7米的淤积带。接到险情报告后,施工局快速反应,在确保地上村抢险力量充足的前提下,紧急抽调2台大功率装载机赶赴现场。抢险队员采取“两端推进、中间合拢”的作业方案,经过2小时连续奋战,成功抢通受阻路段。

第二篇章:众志成城抢险,彰显央企担当

地上村河段的水位仍在持续上涨,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树枝和碎石,发出令人心悸的咆哮声。水位标尺上的红色刻度一寸寸被淹没,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刷着已经摇摇欲坠的堤岸,溅起的浪花拍打在抢险队员的脸上,混合着雨水和汗水不断滑落。情况万分危急,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决堤的灾难性后果。

“沙袋到了!快!”随着一声呼喊,施工局紧急调集的百余袋防汛沙袋被重型卡车火速运抵现场。这些每袋重达50斤的沙袋在雨水中显得格外沉重,但抢险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两人一组,注意配合!”党支部副书记雷星亮嘶哑的嗓音在暴雨中格外清晰。只见队员们迅速结成战斗小组,有人负责传递,有人负责垒砌,动作娴熟得就像经过无数次演练。

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地砸在脸上,抢险队员们弓着腰,咬紧牙关,将沙袋一个个扛到最危险的堤段。年轻的技术员小任和老师傅老徐组成搭档,老徐布满老茧的双手稳稳托住沙袋底部,小任则用肩膀顶住沙袋中部,两人喊着号子,将沙袋精准地垒在指定位置。“再往左一点!”“好!就这个位置!”此起彼伏的指挥声在雨中回荡。

沙袋一层层垒起,像搭积木一样严丝合缝。队员们时而跪在泥泞中调整位置,时而站立起来传递沙袋,他们的雨衣早已被浸透,手套也被磨破,但手上的动作却越来越快。每当一个沙袋垒好,就有人立即用防水布进行覆盖加固。在持续不断的暴雨中,这道由血肉之躯筑起的防线正在一点点成型。

经过三个小时不间断的奋战,这道用200多个沙袋、无数汗水与信念构筑的钢铁防线,成功抵御住了洪峰的冲击,为后续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远处村庄的灯火依然明亮,那是他们拼尽全力守护的希望之光。

第三篇章:淬炼精神丰碑,传承红色基因

“比起抢通一条路,我们更想留下一种精神。”施工局党支部书记惠勇在抢险结束后这样对参与抢险的党员们说。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抢险战斗中,尚义施工局用专业和担当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三个第一”:当第一份暴雨预警传来时,施工局第一时间启动企地联防机制,与地方政府建立24小时信息共享制度,有效提高了灾害预判准确率,为抢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在道路抢通阶段,抢险小组采用“分段突击、立体作业”的创新战术:上游段用挖掘机清理塌方,中游段用装载机加固路基,下游段同步进行路面修复,多工种交叉作业,将常规需要72小时的抢通时间压缩到了36小时,创造了第一速度的抢险奇迹。同时,施工局始终坚持第一标准履行社会责任。30余台抢险机械连续运转无故障,30多名抢险人员安全无事故,交出了“抢险机械零故障、人员零伤亡、群众零投诉”的完美答卷。

央企的担当,不仅体现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更熔铸于日常的匠心坚守;党的初心,不仅要书写在旗帜上,更要践行在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实事中。坝上长风掠过,山河已复安宁;四局铁军所至,精神薪火相传。这支从黄河岸边走来的队伍,正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书写着属于央企的壮丽篇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