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坝山河,鏖战朝阳——辽宁朝阳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工程小记 |
|
|
|
在辽宁西北部的广袤大地上,辽宁朝阳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稳步推进。建设者们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在这片山河间奋力浇筑着一座绿色能源的世纪丰碑。 工程启幕,生态先行 2025年6月,电站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清表作业同步启动。电站上水库位于龙城区联合乡沈杖子村西侧支沟源头,下水库则坐落于朝阳县北沟门子乡于家店村南侧、老虎山河左岸台地。 工程建设伊始,生态保护即被置于首位。施工局团队创新采用分区、分层方式剥离表土,并对剥离出的珍贵表土进行科学堆存,最大限度减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确保未来的生态恢复效果,同时播撒紫花苜蓿等草籽固土护坡。清表现场,施工局常务副局长孙得会与经验丰富的老山林刘师傅并肩而立。刘师傅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建设者的心声:“树挪活,山挪也活,咱们得把根儿留住。”这不仅是朴素的智慧,更是对自然生态的深沉敬畏与庄严承诺。 秉持“绿色施工,守护一方水土”的理念,施工局将环保措施融入每一个细节。在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有序分布,有效收集、净化施工废水,达标后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针对施工扬尘,现场及道路沿线广泛布设智能喷淋系统;同时安排专人监测扬尘,定时洒水清扫路面,确保扬尘可控。对于施工机械和车辆产生的噪声污染,施工局多管齐下:为高噪音设备加装隔音屏障,为操作人员配备专业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并科学安排施工时间,严格避免在居民休息时段进行高噪音作业,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鉴于朝阳地区夏季雨量充沛,防洪度汛成为关乎工程安全的重中之重。施工局未雨绸缪,编制了详尽的防洪度汛应急预案,组建训练有素的应急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在上下水库周边,坚固的防洪堤坝已提前筑起,完善的排水系统也已布设到位。同时,施工局与气象部门紧密联动,实时掌握天气动态,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为工程安全度汛构筑牢不可破的防线。 攻坚克难,鏖战正酣 工程推进的道路上,技术难题是必须翻越的高山,上水库爆破与下水库开挖便是其中关键的两场硬仗。 上库爆破,科学攻坚克岩层。面对上库区复杂的岩层结构,项目团队未雨绸缪,提前开展精密地形勘探与多轮爆破方案论证。经过严谨的技术研讨与模拟验证,最终确定采用“露天深孔台阶爆破方案”并结合“毫秒级微差起爆技术”。该工艺通过精准控制台阶高度与钻孔网络参数,在最大化爆破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震动波叠加效应,并通过优化抛掷方向进一步保障了边坡稳定性。 7月2日,上库库盆迎来首次爆破,203个深孔精准装药,总装药量达4.9吨。随着指令下达,毫秒级延时雷管按序起爆,震动速度远低于安全阈值。此次爆破累计开挖石方量约15000立方米,为库盆成形奠定坚实基础。 下库挤密桩,雨季大干战犹酣。当前,下水库库盆区建设焦点正集中在地基加固的关键环节——挤密桩施工。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土体软弱、承载力不均,对库盆的长期稳定构成严峻挑战。采用挤密桩技术是强化地基的核心方案。然而,这项至关重要的施工正逢雨季,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导致作业面泥泞不堪,土体含水率饱和,给成孔、填料、夯实等工序带来了巨大困难,严重威胁着施工进度和质量目标。然后面对恶劣天气与复杂地质的双重夹击,施工局全体人员毫不气馁,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大型抽排水设备昼夜轰鸣,奋力清除积水;关键作业区上方,大面积的防雨棚已迅速搭建,努力为桩基施工撑起一片“晴空”;技术人员紧盯现场,根据实时土体状况动态优化施工工艺和混凝土配比;监测点加密布设,数据实时回传,严密监控着每一处细微变化。尽管挑战重重,但建设者们士气高涨,正争分夺秒、科学组织,全力克服雨季影响,确保挤密桩施工按质按量向前推进,为后续的止水帷幕和边坡支护打下坚实根基。这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角力的硬仗,是下库工程当前最生动的写照。 点亮未来,能源转型 当辽宁朝阳抽水蓄能电站最终巍然矗立,它将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绿色储能枢纽,肩负起推动区域能源转型的重任。这座总装机容量高达1300兆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6亿千瓦时的超级工程,未来将与区域内其他调峰电源协同作战,高效承担电网调峰、调频、储能等核心任务,有效缓解辽宁电网及辽西地区日益增长的调峰压力,大幅提升整个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面向接下来的建设征程,施工局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以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和强化保障为基石,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他们将致力于系统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着力提升对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和实战应对能力;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应用,积极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不断优化工程管理体系,确保安全、质量、环保与进度全方位受控;同时,始终与地方政府和社区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营造和谐稳定的建设环境,为工程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这座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在挑战中淬炼而成的超级工程,必将如同一颗镶嵌在辽宁西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持续为区域能源安全保驾护航,为经济腾飞注入澎湃动力,为生态建设描绘绿色画卷。它不仅将点亮当地绿色能源的新希望,更将为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关键力量,最终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绿色能源转型的卓越典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山河间,书写下可持续发展的壮丽篇章。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