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凿穿山河锦,能蓄祁连东——皇城抽蓄项目下水库连接洞施工侧记

发布日期:2025-04-25 信息来源:​北方公司   作者:吴秀冰、贺杰   字号:[ ]

峰峦如聚,山河织锦。人间四月的风还未吹绿祁连东段的斡尔朵草原,却已吹响了皇城抽蓄项目下水库连接洞里最后一次爆破的哨声,吹过来自山那边的第一束光,也吹过平整如鉴的洞壁,与北上的春风打了个照面,互相诉说着一场艰苦卓绝“凿穿”之战的凯旋——皇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下水库连接洞全线贯通,在祁连东麓的山峦间勾勒出了一幅下足“绣花功”的建设剪影。

红线贯始终,群措“织”天网

肃南的山是极具欺骗性的,远远望去,没有锐利的山峰,圆润的起伏线还带着些顿感,但“圆滑”的面具之下实则是“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高竣峭险。在这样的山体里打洞子,“安全”就是项目部全体建设者心中时刻不能忘的红线。

“排险结束,这段岩石情况不太乐观,没支护不能让人到掌子面附近去。”循着安全员小王的话音望去,连接洞0+150.00-连0+155.00段破碎的岩石状况呈现在施工人员面前。顶拱破碎的岩石让人工无法直接靠近掌子面,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安全、生产团队以“白+黑”轮班模式驻守掌子面,动态优化支护方案,采取先素喷砼稳固岩石、后进行超前小导管,锚杆加密,钢拱架、钢筋网片安装支护,减少洞室顶拱一次性开挖跨度,提前释放岩石应力,降低岩爆风险。

洞室施工以来,项目部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勤观测”的施工原则。针对不同围岩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开挖方式,洞身开挖在不良地质段采用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各工序紧跟的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尽快完成初期支护。根据开挖后裸露的岩体情况,增加临时安全监测点;断层、软弱夹层或层间错动部位开挖后,及时沟通参建各方,商讨可行且便于现场实施的方案,保证洞室高效安全施工。

同时,项目部还坚持抓好文明工地标准化外表“颜值”,坚持做实工序质量标准化内在“气质”,持续改进隧洞洞内风水管线标准化布置,全力打造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文明工地。

扎实推进班组建设,加强“人、机、料、法、环”复核认证工作,通过考试、面试、现场考问、应知应会考问等方式对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认证,强化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目前经认证班组长25人,人员600余人次,切实打通了项目安全管理的最后一站,撑起了一张全面严实的安全“天网”。

铁规量经纬,丹心“绣”毫厘

祁连雪色淬寒刃,隆畅河声砺铁骨。皇城抽蓄项目的建设者们始终以“岩层为帛,匠心作绣”的“质量观”将质量管控的经纬线编织成严密的工艺网络。

“连接洞进口连0+393~连0+399段光面爆破完的效果非常好,这让我们一直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了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后续的施工我们也一点不敢松劲。”质量部负责人直言道。为此,项目组织质量管理团队以开展《提高连接洞洞室光面爆破半孔率》QC课题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确定合理的周边孔间距和装药量。严格控制钻孔精度,采用激光定位等先进技术,确保周边孔的位置和方向准确;规范装药操作,确保装药量和装药结构符合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洞室稳定性,提升了爆破效果和外观质量,降低了后期支护成本。

洞室开凿过程中,项目部还始终紧扣测量质量、开挖质量、支护质量三个关键点协同发力,严把材料质量、工序控制、现场管理等关口,实行首件认可、样板引路制度,扎实开展《质量体系培训》《地下洞室开挖支护培训》等培训组织质量观摩对标活动,常态化开展质量隐患排查,层层筑牢质量护盾,宛如给隧洞披上裕固族“凯门甲”。

“你们质量检查的这个频繁度、仔细劲,比我们挑羊毛里的草籽还认真!”常过路的牧民都不由得说。

同时,项目部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制定严格的交底制度、验收制度及奖罚机制;在工序上坚持深化图纸,提前制定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并强化交底,将质量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质量铁规”体系,坚持“三检”制度,对工程实行动态控制,有效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

历经179个日夜的精雕细琢,连接洞工程验收单元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2.6%,当全站仪的红色光点精准落在设计坐标时,建设者们用丹心绣就的毫厘之功,在祁连山腹地铸就了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廊道。

朝夕不容缓,聚力“绘”宏图

祁连山的雪线是天然的进度条,从2024年10月16日连接洞正式施工,在同风雪的角力中,建设者们用“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的方式迎战。

“管路保温一定要做好,绝对不能冻住,耽误打孔进度。”元月的肃南,紧张的工期和滴水成冰的施工环境成了堵在项目部身前和背后的两座大山,接连的几场风雪更是让现场的每一个人举步维艰。零下二十六度的霜白里,暖风炮艰难吞吐着热气,在探照灯下折射出钻石星尘般的冷光,生产老刘的声音再一次跟刺骨的寒风一起灌满了洞室。

围绕储水保温、管路保温等关键点,项目部通过添加加热棒,加厚储水罐保温层,24小时轮班监控保证洞内施工用水。在保证洞室内安全通风的前提下,在洞口安装防风门帘、放置多台热风机提升保障洞内施工温度,日夜不停,只争朝夕,全力抓住施工时间,加速掘进进度。

复工以来,面对围岩条件差、施工工序复杂影响施工进程的困局,项目部快速反应、主动出击,搭建劳动竞赛驱动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上技术、增设备,及时协调解决技术难题、物资缺口,对洞室施工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将目标分解到天、责任压实到人、问题解决到时,加班加点,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效率”的紧迫感提前计划27天实现了连接洞贯通目标。

2024年9月22日,下水库排洪洞顺利进洞;

2024年10月31日,下水库北岸第六级边坡框格梁第一仓混凝土浇筑;

2024年12月30日,项目拌合站通过验收、顺利投产;

2025年4月13日,下水库连接洞全线贯通。

当连接洞洞壁反射的探照灯光如星河倾泻,映照着建设者褪去冬装后更显坚毅的面庞,昔日的爆破声已化作雪山融水的欢歌,高唱着下一段长征曲。

山谷中,另一方岩砾在凿岩机的震颤中簌簌坠落,肃南裕固族传说中的“雪山神镜”与现代化“地下长龙”正在这片驼铃与风机共舞、牧歌与电流和鸣的高原腹地上悄然缝合,蓄能于山,藏富于河的智慧也将在四局人手中篆刻出点亮万家灯火的锦绣山河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