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品牌采风】东庄大坝孔口攻坚图鉴:引擎聚力铸安澜,精工淬砺固雄基

发布日期:2025-08-20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靳羽茜、王妍   字号:[ ]

危崖峙立,泾河奔雷。当焊花在峡谷夜幕中割裂罡风,一场锚定山河命脉的孔口攻坚战正在东庄水利枢纽的钢筋铁骨间轰鸣上演——这里是世界首座以防洪减淤为使命的230米特高拱坝,更是四局以精工之刃剖开时空困局的战场。

东庄大坝坝身布置2个非常排沙底孔,对增强水库排沙能力、延长水库拦沙年限、恢复拦沙库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坝身设置的4个泄洪深孔和3个溢流表孔,对后期调节水库水位、防洪度汛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孔口施工是圆满完成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最关键的指标之一,是大坝施工的重中之重。水电四局团队以匠心为刃,以汗水为焰,在洪流咽喉处雕琢安全之基。此间图鉴,见证的是钢铁与混凝土的交响,更是四局人锚定山河、筑牢雄基的史诗篇章。

钢衬精装定通途

2024年4月,13坝段2号非常排沙底孔钢衬吊装启动,孔口施工任务正式拉开序幕。

2024年8月,大坝两个底孔和四个深孔钢衬吊装任务全部完成。

2291吨钢衬吊装任务——短短4个月,在主体混凝土浇筑的夹缝中精准落位。

当吊装精度要求与大坝浇筑进度红线双重挤压施工窗口,这道难题该怎么解?

水电四局团队将退避的选项焊死在方案之外,反把险境锻造成破局的关键,将黄登、三峡、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熔炉重铸,经过无数次研讨与论证,推翻无数个设计方案后,这看似无解的“时空谜题”,被水电四局以毫米级的严苛管控劈开豁口,亮出了“四局方案”。

为减少吊装、运输对单片拼装质量的影响,面板、加劲肋板组拼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采取直接在原位置进行焊接的方式,在加固焊接前增加防止焊接变形的措施,并进行变形检测、变形矫正,合格方可进入单节拼装工序,减少现场安装焊缝与缆机使用次数。

同时,团队针对钢衬的结构特点和蓝图纸及规范先进行三维模拟建模,检查蓝图中的漏洞,再按要求制订出相应的制造工艺,明确施工工序、工艺方法、加工手段和设备,且针对钢衬重点环节的制造方法、薄弱部位的控制措施作出明确、可靠的规定,并在制造施工前组织技术、质量检验和车间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钢衬制造工艺流程、重点部位的工艺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保障制造技术方案的切实可行。

钢衬始装节的里程偏差不超过±5毫米;

弯段起点的里程偏差不超过±10毫米;

钢衬顶、底安装中心偏差不超过2毫米;

底板及顶板横向倾斜坡度均不大于0.1%;

矩形管口对角线偏差不超过4毫米;

……

这是东庄大坝孔口钢衬展现出的“四局精度”。

不仅如此,为最大程度减少缆机占用时间,钢衬安装改由现场钢厂房组成单节,后用板车运输至坝肩右岸,由缆机吊装初步到位,再借助千斤顶等进行精确调整,大大降低了对大坝浇筑的影响。并在现场安装时采取多工作面安装方式,通过将始装节定在孔身段中间位置,同步向上、下游方向进行安装,以加快安装进度。

巨构凌空破难题

2024年9月30日,2号非常排沙底孔底坎吊装启动,孔口工作闸门安装任务拉开帷幕。

“大坝布置的非常排沙底孔、排沙泄洪深孔弧形闸门为高水头闸门,具有水头高、质量标准高的特点,对安装精度具有极高的要求,且单孔安装工程量大,单件体型大、重量重,对我们开展吊装工作还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要开展系列吊装任务,首先要解决的是施工作业面狭窄问题。

出口闸墩结构体型狭小,锚索套管支撑架、钢衬支撑埋件密集,且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水电四局团队先是在两侧闸墩搭设混凝土溜管,并尽量采用低级配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合理设计锚索套管、钢衬及预制模板支撑,通过三维建模等手段调整优化各埋件及支撑位置和型式。再辅以高效组织仓面的辅助作业及安装作业,使闸墩及大梁部位备仓快速,为后续工作打开良好的局面。

工作面问题刚解决,混凝土浇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钢衬底下那层就像个扁盒子塞满了钢筋,混凝土想灌进去都难,振捣棒更是像在迷宫里头干活。搞得钢衬‘肚子’里的气儿排不出,浆水还到处‘滋溜’乱窜,问题很棘手!”

水电四局根据钢衬底部空间高度,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以保证钢衬底部混凝土回填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两侧常态混凝土,使钢衬底部形成U型槽,随后从一侧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待另一侧出料时,再从另一侧补浇常态混凝土压盖。当自密实混凝土已自然流动并完全填塞满钢衬底部空隙后,再按一般方法进行钢衬两侧常态混凝土的浇筑。在钢衬一侧布置简易溜槽,溜槽端部深入钢衬底板以下,通过简易溜槽的方式将自密实混凝土灌入钢衬底部。

这一套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法,突破空间限制,将质量控制从依赖人工经验的“后端纠偏”转向材料自主实现的“前端预控”,彻底解决了狭窄空间、异形结构振捣盲区问题,实现了“人力征服材料”到“材料自主赋能”的转换。

此外,为减少缆机吊零,加快支撑大梁部位备仓速度,在双机抬吊最大吊重范围内,将部分次锚索套管及结构钢筋与钢衬和内拉桁架整体吊装。

“你们看,我们大坝孔口钢衬衬板采用的是不锈钢复合钢板,基层材质为热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这样能在保证流道不被侵蚀的同时,还能节省工程造价,更好的满足过流要求。”项目质量管理员张鑫介绍道。

2025年4月10日,随着4号泄洪深孔工作闸门支臂精准吊装至12号坝段,大坝2400余吨中孔工作闸门吊装任务圆满收官。

铁壁初成铸雄基

2025年7月,溢流表孔开始施工。

“这溢流面坡度平缓,钢筋插得跟迷宫似的,作业时可得小心了!”施工现场质检员小刘说道。

施工过程中,质检员时时巡查模板变形量,一旦发现轻微位移,支撑架微调的金属碰撞声与对讲机指令便立刻交织在一起。振捣环节更见真章,“老师傅”凭经验“看筋下棒”,既防止漏振又避免过振。收面工序则被细化为三道工艺:木抹初平如“玉器”,铁抹压光似“镜面”,终呈表面映“身影”。

为织密安全网,水电四局团队构建立体化的“金钟罩”防护体系:项目经理坐镇指挥,安全部全天巡查,技术人员现场督导,班组长带头落实。从顶层设计到一线执行,四级网络环环相扣,让安全责任像钢筋般扎实嵌入每个环节。

“班组长,安全装备再检查一遍!”安全员老姚的叮嘱总是不厌其烦回响在工地每个角落。

水电四局团队设立三道“防护墙”:开工前组织全员观看事故案例视频,血泪教训化作警钟长鸣;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严如“安全责任状”,操作间里整齐张贴的证件时刻提醒责任在肩;施工中实行机械操作“双人双控”,指挥员发出的信号成为驾驶员的“第二双眼睛”。班前会防护装备的每个细节都逃不过班组长“火眼金睛”。

从品质管控到层级管理,从持证上岗到全副武装,水电四局团队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毫米级管控,四级安全网,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机械操作双人确认……每一个环节都像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扎得牢、焊得实。此刻,正午的阳光正穿透密织的安全网,在刚验收合格的模板上洒下金色光斑。

当最后一束焊光在钢衬接缝处熄灭,5700余吨钢铁经脉已与混凝土岩体熔铸为有机整体。回首孔口攻坚的日与夜,水电四局团队以智慧为笔、科技为墨,绘就一幅气势磅礴的攻坚长卷。这静默里烙印着四局筑坝铁军将精度焊进山河命脉的史诗。从此,洪峰过境时雷霆万钧的咆哮,都将化作钢铁秩序下的安澜长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