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扬帆映星河——哥伦比亚弗朗西斯科胡安娜光伏项目建设纪实 |
|
|
|
哥伦比亚卡尔达斯省马尼萨莱斯市的加勒比海岸地区,弗朗西斯科胡安娜光伏项目被葱郁茂盛的森林包裹,银色电线如花藤般,从灌木带里伸展出来,向远方蔓延。 远处山峦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黄灰色砂石如被碾碎的钻石般散落林间,风过树梢,整片山谷都在发光,仿佛天地间撒了一把星尘。 哥伦比亚光伏CHEC项目总装机容量15.99兆瓦,由7.73兆瓦 和8.26兆瓦两个光伏区组成。2025年1月至2025年3月为项目筹备阶段,2025年3月中旬项目开始启动施工。计划在2026年6月30日完成项目移交,总工期为575天。施工范围包含整个光伏场区以内的研究、设计、设备供应运输、材料配件供应、土建施工、机械安装、调试、试运行等主要工作。 9月20日,光伏项目F站同步完成清表、开挖回填、钢柱搭设、电缆敷设、支架安装和实验板安装6项节点,各项施工全面展开。项目建成后,将为哥伦比亚中西部输送清洁的电力能源,极大缓解该区域供电压力,为当地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破局攻克“设计关” 从2025年3月14日开工至今,已经过了190个日夜。在经历105天考古许可的停工后,项目于8月10日重新开始施工,着手进行场区清表、开挖、回填、钢桩打桩、支架及光伏板安装等施工。 光伏项目的特点是短、平、快、容错率低,且项目实施模式是EPC总承包,设计就成了“龙头”。由于哥伦比亚光伏市场起步晚,市场上具有此类设计经验人员少,且成果需要大量计算支持,否则无法获得审批,诸多困难如大山一般横亘在建设团队面前。 为解决设计难题,项目建设团队迅速响应,成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的设计协调专项小组,协同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及业主代表,共同进驻设计单位现场办公,实施“嵌入式”协同管理,通过通过高频次、高效率的专题会议机制,聚焦关键路径上的设计瓶颈,开展“点对点”精准对接,系统性地解决了包括工艺匹配、系统接口、专业冲突等在内的多项设计难题。 此外,项目部针对性地配置了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工程师,深度参与设计辅助与优化工作。土建工程师提前介入结构荷载分析、空间布局优化及预埋件定位等关键环节,电气专业工程师则协同开展供配电方案比选、智能化系统集成以及电缆敷设路径规划等专项设计。通过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信息无缝传递与技术方案的有效落地。 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设计输出质量与效率,有效打通了设备采购的技术参数壁垒,缩短了采购周期,并为现场施工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技术支持,从根源上消除了设计环节对采购及施工进度的制约,为项目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山上的风呼啸而过,实验板被阳光晒得发烫,云层像被撕开一般,透露出橘粉色光芒,照射在排列整齐的光伏板上,反射的霞光如泼溅的熔金,为这片土地增添现代化色彩。 贯通供应“链万里” 设计工作一经收官,重心旋即转向现场施工。在光伏EPC项目中,永久设备采购是施工环节的命脉所在。 项目地处哥伦比亚,主要设备却需要从国内采购。跨国采购能大幅度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设备精确度,却也面临许多困难。从国内招采定标、签合同到生产厂家的排产安排、出厂验收、集港报关、国际海运及目的港清关乃至境外陆运,任一环节的延误,都可能对项目关键路径造成极大影响。 为规避供应链风险,确保工期受控,项目部主动实施前端管理。项目部首先组织技术团队深度解析合同中的采购技术规范,提前与业主方就设备关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品牌信誉以及终端接口匹配性等进行多轮澄清,并最终取得书面批准,从源头上大大减少因技术分歧导致的后续变更风险。 在此基础上,项目部与国内采购团队紧密联动,强化组织协调,依据业主批准的基准计划,反向推进在华供应商的排产方案与制造周期,将关键设备的生产进度与项目节点强制吻合。同步启动设备付款与出口发运安排,确保款项支付严格匹配合同里程碑,以金融手段保障供应链畅通。 通过这一套“技术先行、商务协同、金融保障”的组合策略,项目部有效打通了从中国工厂到哥伦比亚现场的全链条物流通道,为永久设备如期到场,推进后续施工进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扎根数据“稳结构” POT(拉拔试验)是光伏项目施工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整个光伏支架的桩型和桩长,同样也影响着组串的分部形式。在进行时考虑到哥伦比亚光伏项目两个区域地貌、地形和土壤的区别,项目部“对症下药”,迎难而上。 为确保试验的科学性与代表性,项目部首先整合国内顶尖设计院的深厚理论基础与丰富数据库,同时与属地设计团队就试验点的选址策略、样本数量、钻孔深度、加载分级与维持荷载法等具体技术方案进行多轮深度沟通。 在长达45天的现场试验期内,项目团队克服了异地施工的种种不便,与属地团队紧密协作,完整记录了从钻孔、成桩到分级加载、数据采集的全过程,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地质力学参数,既降本增效、又缩短了工期。 站在卡尔达斯省的山巅极目远眺,一排排光伏板随着太阳轨迹缓缓转动,在安第斯山脉的脊背上铺展开一片“蓝色海洋”。这片由中哥两国建设者共同打造的能源基地,正将加勒比海岸的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同镶嵌在地球腰带上的明珠,见证人类命运与共的可持续发展梦想。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