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鲜恩碧:龙门吊上的铁臂玫瑰

发布日期:2025-03-31 信息来源:​ 华中公司   作者:王思雨   字号:[ ]

在岷东新区制梁场,有一位特别的龙门吊司机——鲜恩碧。这位70后的重庆女性,在工地上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鲜”。这个称呼既包含着工友们对她专业能力的认可,也饱含着对她坚韧性格的敬佩。

作为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龙门吊操作手,老鲜用八年如一日的坚守,在18米高的驾驶室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高空是我的战场,龙门吊是我的老伙计。”这句话,不仅是老鲜对工作的简单描述,更是她生活哲学的体现。

“哔——”清晨五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老鲜一个翻身坐起,窗外还笼罩着浓重的夜色。她轻手轻脚地洗漱,生怕吵醒隔壁工棚里熟睡的工友们。拧开保温杯,滚烫的茶水冒着白气,这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开工仪式。“重庆人离了茶就像龙门吊断了电。”她总这么说。

六点整,老鲜已经站在了龙门吊下。18米高的钢铁巨兽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她抬头望了望,像往常一样开始攀爬。铁梯上的露水让扶手有些湿滑,但她早已熟悉每一级台阶的触感。“第一次爬的时候,手心全是汗,现在闭着眼都能上去。”她边说边利落地翻进驾驶室。

龙门吊,这个庞然大物,在老鲜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她一握住操控杆,眼神瞬间变得鹰隼般锐利,那是一种对工作的专注和热爱,也是对自我挑战的坚定和执着。对讲机里传来指令:“左移5厘米,降速,稳住!”老鲜屏住呼吸,手指精准地拨动操纵杆,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下方,一片30米长的预制箱梁正被缓缓吊起,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心态和毅力的磨砺。

老鲜的工作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挑战。龙门吊的操作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耐心,任何一点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她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和畏惧。每天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时,她已经爬上了十几米高的驾驶室,开始了一天的检查工作。她仔细检查设备的每一个部件,调试机器,确保一切都在最佳状态。她的双手,因为长年的操劳,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茧,但她的笑容却依旧温暖如初,仿佛那些艰辛和劳累,都从未在她的心中留下过痕迹。

回忆起8年前第一次爬上龙门吊的情景,老鲜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时候,腿肚子直打颤。”她说道。彼时,工地上的龙门吊司机几乎全是男性,有人质疑:“女人干这行?怕是连螺丝都拧不动!”面对这样的质疑,老鲜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她深知,性别从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只有实力和努力,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为了练就一手过硬的技术,老鲜曾连续半个月在模拟器上训练到深夜。她反复模拟各种操作场景,不断磨炼自己的手感和判断力。为了记住那些复杂的操作参数,她把操作手册抄成了巴掌大的笔记,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阅。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她操作的吊装合格率始终保持100%,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她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最好证明。

在制梁场里,每一块梁都承载着老鲜的汗水和心血。她常说:“这片梁场里,每一块梁都是我的‘孩子’。”她轻抚着驾驶窗上贴着的全家福,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照片中,丈夫是同项目的钢筋工,两个儿子在老家读书。他们虽然不常在一起,但心却紧紧相连。老鲜知道,自己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意义重大。她参与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桥梁。

8年的风吹日晒,让老鲜的皮肤变得粗糙,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反而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我喜欢这份工作,看着一片片梁从无到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她说。在她的心中,每一块梁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它们见证了她的成长和蜕变,也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除了工作上的成就,老鲜还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人:无论性别、年龄、身份如何,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进工地,走上龙门吊,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国家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老鲜的故事,如同一朵在云端绽放的钢铁玫瑰,坚韧而美丽。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什么是新时代的女性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战场上,与龙门吊为伴,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也为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努力奋斗。她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