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望闻问切”把脉开局 防微杜渐铸就精品

发布日期:2025-10-21 信息来源:市政工程分局   作者:敬澄蓉   字号:[ ]

十月的湖边,褪去了夏日的汹涌,多了些许秋凉,却掩不住洞庭湖长春垸项目“四枯”施工的热火朝天。“四枯”工程涵盖堤顶道路建设、沥青路面铺设、穿堤建筑物施工等内容,肩负着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守护民生的重要使命。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洞庭湖长春垸项目团队借鉴中医“望闻问切”的智慧,以“望”观形察势,以“闻”兼听则明,以“问”追根究底,以“切”精准施治,将传统医学的辨证思维巧妙转化为现代工程的管控哲学,探索出一条传统智慧与现代工程相融合的安全质量建设之路。

望诊:观形察势,以目为镜察风险隐患

《难经》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在现场管理中,“望诊”是风险预防的第一道关口。洞庭湖长春垸项目在“四枯”施工启动前,以《安全生产雷霆行动实施方案》为指引,组织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工区长对“四枯”施工点开展了一次“拉网式”综合大检查,用眼睛捕捉异常,用经验识别风险,用记录锁定隐患,让“看不见的漏洞”变成“看得见的坐标”。同时,项目部结合《水利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围绕“人、机、料、法、环”复核验证开展专项培训,学习验证要求和规范,逐项梳理资料,同步完善验证表格、台账与流程,确保开工前各项资料齐备、合规。

项目部选定“沅驾坝闸”与“管理用房”作为“四枯”施工期间标准化创建点,在开工前,对照涵闸、管理用房标准化建设要求规划布置,从材料堆放区的分区标识到现场机械的身份标识定置管理,再到标识标牌的设立,逐一细化样板。同时,由项目技术保障体系负责人带队,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图纸与施工方案进行复核,通过“旁站式”监督确保施工与设计一致。针对需封闭施工路段,项目部安排专人提前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封路手续,并设置交通管制牌、绕行指示牌及反光锥桶,确保施工合规。项目作业层则以“岗位望微”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操作一线。施工人员在作业前依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逐一核验;特种设备启动前,对其运行状态进行专项检查,确保隐患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

闻诊:兼听则明,以耳为桥汇多方心声

“闻而知之谓之圣。”项目团队深知,现场施工绝非“闭门造车”,必须主动倾听各方声音,捕捉潜在隐患信号,推动问题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实现管理从“单向指令”向“双向协同”转变。

9月2日,项目部召开“四枯”动员部署会,50余名管理人员围坐会议室,各部门、各工区依次汇报“四枯”施工计划、责任分工、作业面自查情况及需要协调事项。“四工区的水泥材料计划已经报送,需要尽快安排进场。”“我们工区还需要安排一名专职安全员。”……一条条来自一线的诉求被如实记录,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回应,明确解决时限,形成管理闭环。

专项方案编制过程中,项目广泛“纳谏”,听取专家建议。针对“四枯”各类施工内容,组织实地勘察并召开专家论证会,反复研讨、优化专项施工方案。“四枯”开工恰逢“质量月”,项目部以此为契机,开展“开工第一课”质量专题讲座、体系文件培训及知识测评,深入学习规范标准,全面提升管理及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组织观看质量宣传片与典型事故案例,以案为鉴,强化警示效果。“上次培训中看到某工程因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路面开裂,现在巡检时我都会特别留意堤顶道路浇筑后的养护情况。”现场技术员小张说。

一直以来,项目部要求安全员、技术员在现场巡查中“善听”:听设备有无异响,及时排除故障;听工人交谈中是否涉及风险点,加强重点监控;听监理、业主的反馈与提醒,立行立改,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达标。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现场人员逐渐练就了从声音中识别隐患的敏锐直觉,为项目构建起一道主动预警的防线。

问诊:追根究底,以问为刃破管理积弊

“问而知之谓之工。”项目团队深知,安全质量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责任模糊、制度执行“宽松软”等管理积弊。项目团队坚持以“问”为方法,通过多层次、穿透式的追问,推动问题由被动应对转向系统预防,实现从“治已病”向“防未病”的转变。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主动对接设计、业主与监理等单位,就施工要点、技术难点及工艺要求进行充分沟通,明确材料与设备供应节点,严把原材料进场验收关,从源头夯实质量基础。面对减压井施工协调与征地难题,项目部安排专人对接相关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政策依据与现场实际反复研讨论证,制定解决措施,有力保障施工计划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强化人员风险意识与应急能力,项目开展10余场安全技术交底,并持续落实全员入场安全教育。过程中,通过现场提问方式,抽检作业人员对“火灾扑救、触电急救”等应急处置措施的掌握情况,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同时,项目部依据《防洪度汛方案》《超标准应急预案》等要求,逐项盘点应急物资,及时查漏补缺,确保物资储备充足有效。

正式开工前,项目领导带队再次检查各施工点,以现场追问推动闭环管理:一问前期隐患整改是否销号,二问机械材料进场是否达标,三问人员教育与持证是否全覆盖。通过层层设问、逐项核实,确保所有条件符合规范、所有岗位准备就绪,为“四枯”阶段顺利建设筑牢坚实前提。

切诊:精准施治,以切之法守生产防线

“切而知之谓之巧。”洞庭湖长春垸项目将“切诊”理念融入安全管理实践,针对前期“望、闻、问”所识别的问题与风险,结合施工实际精准施策。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包保领导挂钩工区,网格员驻守作业面,专职安全员落实“一人一责”,全面压实“谁施工、谁负责,谁监管、谁担责”的安全责任链条,实现问题响应及时、措施落地闭环。

开展“靶向治疗”,让管控“对症”。项目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及水利工程建设“六项机制”要求,系统识别并评价“四枯”涵闸、路面恢复、管理用房等施工中的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重大风险警示牌,配套发放安全作业卡与应急处置卡,让风险“看得见、管得住”。为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在作业区域布设噪声与大气在线监测系统,以数据支撑环保管控,用硬指标守护蓝天碧水。

针对不同施工内容与环境特点,项目编制了《沿江风光带恢复专项方案》《飞凤咀电排改建专项施工方案》《黄泥村排水闸改建专项施工方案》《沅驾坝排水闸改建专项施工方案》等一系列专项文件,严格按图施工、按方案作业,确保每一环节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物资保障方面,设备物资部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材料生产与供应进度,严把质量关,为现场高效有序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从“望”全局态势到“闻”细微信号,从“问”根源症结到“切”精准施策,洞庭湖长春垸项目团队将中医“望闻问切”系统思维贯穿于“四枯”施工全过程,将传统智慧融入现代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用实际行动走出一条传统智慧赋能现代基建的特色之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