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南渡江畔的红色账本 |
|
|
|
海南南渡江畔,海南龙塘大坝工程正火热进行,轰鸣机械、穿梭车辆与建设者构成建设画卷。但资金短缺和施工图纸频繁变更,给项目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图纸凌晨确认,下午物资就得到场,考验着项目团队承压能力。在此情况下,项目副经理齐明明以“钉钉子”的韧劲和“扛担子”的担当,留下坚实足迹,取得可见成果,镌刻下新时代共产党员印记。 精准落子降成本 2022年10月,国内钢筋市场跌入低谷。齐明明凭借党员敏锐性,牵头组建专项小组展开深度研判。一组深入钢材生产企业及大型经销商库房,实地摸清库存规模与产销链条负荷;另一组紧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建筑业的导向,系统梳理基建投资计划,结合上下游产业链波动规律构建价格模型。海量信息分析得出关键结论。钢筋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伴随经济复苏信号显现及来年春季施工旺季刚性需求释放,价格反弹趋势明确。 “为项目分忧、降本增效是党员分内之责。”齐明明誓言背后是科学决策与精密风控。团队昼夜推演需求曲线,同步构筑“双保险”。设定明确的价格止损警戒线,动态调整采购节奏;编织严密的“资金保障网”,通过优化付款节点、加速业主计量回款、盘活项目沉淀资金等多渠道化解压力。最终,项目果断决策,囤购钢筋2000余吨。数月后市场如预期强劲回暖,这一精准“落子”直接节约采购成本约200万元。 专项小组构建的价格模型持续发力。他们追踪螺纹钢期货指数、全国主要钢厂产能利用率、重点基建项目开工率等12项关键指标,形成动态数据库。当模型预警某类特种钢材因环保限产将导致供应紧张时,齐明明果断决策,提前锁定500吨货源。两个月后,市场缺口显现,同类材料价格飙升15%,项目因此避免了近80万元的潜在损失。科学研判让每一次“落子”都精准嵌入市场缝隙。 百公里逆行保供应 真正的党性,总在危难关头淬炼成金。2022年海南突发疫情,全域交通严控,海南龙塘大坝项目的“生命线”——建材运输几近中断,停工风险如悬顶之剑。 作为党员先锋岗的负责人,齐明明在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后,立即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他连夜紧急召集了支部的核心骨干成员,迅速组建了一支应急保供突击队。这支队伍的组建,旨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保障物资供应的稳定。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齐明明和他的团队制定了一套“点对点闭环运输”的详细方案,确保物资从源头到目的地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依靠完备的备案资料和有力的论证,他们在短短的24小时内成功申请到了省级重点物资运输通行证。这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他们使命的肯定。齐明明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延,亲自驾驶车辆,冒着夜色行驶了100公里,直奔物资的源头产地。 抵达只是战斗的序章。整整一个月,他以简陋的产地工棚为“家”,将党员责任区前移至保供最前沿。白天,他化身影子调度员,手持对讲机穿梭于装载现场,争分夺秒指挥车辆;深夜,他紧盯GPS定位系统,随时协调突发路障与防疫卡点。困极了,裹着工装在驾驶室蜷缩片刻;饿了,一盒泡面就是一顿饭。当最后一车关键建材穿越重重关卡安全抵达工地,保障了项目在极端条件下的连续施工,他用布满血丝的双眼和沙哑的嗓音,在抗疫保供的史诗大考中,为党旗增添了最鲜亮的底色。 “责任区”里啃硬骨 齐明明深谙“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道理。他全力推动“党员先锋岗”与“党员责任区”机制在物资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落地生根,让党的组织力直抵业务攻坚的神经末梢。 当项目资金紧张导致核心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数次威胁停供时,“党员先锋岗”的解法雷霆万钧。齐明明带领党员骨干背上行军床,直接“钉”进供应商生产车间。他们与工人同步作息,现场协调生产排程,甚至挽起袖子参与设备检修。一次,某骨干供应商因上游原材料突发断供濒临停产,齐明明即刻启动跨企业党员联动机制,迅速协调兄弟单位紧急调拨200吨应急原料,化解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党员突击分队火速出击,72小时内密集考察周边5家潜在商混站,严格评估产能与质量,成功引入2家优质备选供应商,构建起多源互补、抗风险能力强的“保供矩阵”,为施工“粮道”加上双保险。 在谈判桌上,“党员责任区”同样彰显硬核力量。面对商品混凝土采购的价格僵局,齐明明以党员特有的韧性组建攻坚小组,与供应商展开十余轮拉锯式磋商。他创造性地打破行业惯用的“图纸量结算”模式,凭借扎实的技术论证和详实的浇筑记录,成功推动合同条款变革——以实际浇筑成型的“体型混凝土量”作为最终结算依据。仅此一项突破性条款,即为项目规避了10%以上的虚耗风险。 薪火相传育新人 齐明明创新“师带徒”机制,将砂石料场、谈判桌变为实战课堂,组织青年骨干开展“供应链深度研学”。 他亲自带队,深入考察6家商混站、8家骨料厂、7家机制砂厂。白天,现场指导徒弟谢强等记录设备参数、核算运输成本、辨识材料质量关键点;夜晚,则复盘谈判策略、剖析合同陷阱,使谢强迅速掌握了从库存数据预判价格、在僵局中寻找共赢点的硬本领。齐明明将“体型混凝土量结算”模式攻关作为经典教案。他指导谢强反复验算模型、走访同类项目,深度参与条款优化设计,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创举最终写入合同,产生显著效益。 他鼓励青年党员在“责任区”大胆领题。不仅让谢强独立负责材料核销(盘库至系统录入),更在谈判中安排其担任辅助角色,学习沟通技巧与风险把控。齐明明要求徒弟为每笔采购订单建详细台账,定期复盘,快速提升业务精度。在他的指导下,谢强从因材料规格不清导致退换货的新手,成长为能独立编制精准采购计划、有效控制成本的骨干。 在齐明明的带动下,项目青年突击队获中国水电四局2023年度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团支部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徒弟谢强在年度述职中深刻总结:“在齐师傅带领下深入一线,系统掌握了物资设备全流程管理精髓,成本控制与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尖兵。 在海南龙塘大坝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中,齐明明依然步履匆匆。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忠诚。那精准落袋的2000吨钢筋,是洞悉市场的智慧结晶;那百公里星夜逆行的车辙,是向险而行的党性宣言;那砂石料场里带领青年记录的数据、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的条款、供应商车间中并肩作战的日夜,共同铸就了一名基层党员最坚实的信仰基座。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