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优秀共产党员】唐忠峡:机电工程的“主刀医师” 三十载一线铸担当

发布日期:2025-07-30 信息来源:第二分局   作者:王永军   字号:[ ]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工程建设的宏大叙事里,总有一些人于平凡中追求卓越,于细微处彰显匠心。唐忠峡,这位1999年入党的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水电四局第二分局机电项目部副经理兼机电滦平分部项目经理。三十二载扎根一线,从雪域高原的李家峡水电站到自然环境恶劣的海外安哥拉SK输变电线路,从技术攻坚的日夜鏖战到团队育人的薪火相传,他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筑品质,以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书写担当,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爱岗敬业:把现场当“战场”的攻坚先锋

三十二年的职业生涯,唐忠峡足迹踏遍李家峡、万家寨、长江三峡、云南小湾、山西西龙池、南水北调沙河水电站等诸多工程现场。恶劣的环境锤炼出他钢铁般的意志。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这是唐忠峡常挂在嘴边的话。随着河北滦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作为抽蓄电站建设的关键环节,综合加工厂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工期紧、任务重,矿山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施工条件极为艰苦,这项重任落在了唐忠峡带领的机电工程项目建设者的肩上。

2024年6月,面对滦平抽水蓄能电站"矿山变工厂"的极限挑战,滦平采矿区山顶高温难耐,为保障主体工程建设,唐忠峡以"五加二""白加黑"的作战状态扎根现场,当团队成员劝他休息时,他总说:"设备早一天运转,工程就多一分胜算"——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共产党人最纯粹的担当。他常常忙得忘记吃饭,一碗方便面充饥后又继续投入工作。在数控设备电缆安装时,因电缆每米重超20公斤,且需精准穿入地下管道并爬升12米至设备平台,大型设备又无法施展,面对这个难题,唐忠峡亲自指挥将现场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地面牵引,一组负责高空引导。“预备,起”随着整齐的口号声,第一条电缆被缓缓抬起,安装设备期间唐忠峡经常跪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为电缆进入洞口不断指引调整走向。

最终,在克服夏季高温天气、施工物资匮乏等诸多难题,在综合加工厂建设的30个昼夜,唐忠峡带领团队完成12台数控设备"零误差"安装,正如他工程日志所写:"每个螺栓都必须拧紧时代的责任,每个加工的成品都要担负历史的承诺。"

综合加工厂的建成投产,使滦平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半成品及成品加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助力滦平抽水蓄能电站实现工程年度节点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后备保障。

自投身工作岗位以来,他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信念扎根一线,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工匠精神。无论是酷暑严寒的生产现场,还是技术攻关的深夜灯火,总能看到他冲锋在前的身影。凭借"5+2""白加黑"的拼搏劲头,他先后5次荣获分局及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3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殊荣,更以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斩获"电建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一行业权威奖项。每一张荣誉证书背后,都凝结着数以万计的操作工时和浸透工装的血汗,彰显着新时代产业工人"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追求。

钻研技术:用匠心雕琢每一个技术细节

唐忠峡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电建一线技术人才的典型发展路径。从一名普通员工,到独当一面的机电工程行家,唐忠峡的成长轨迹里刻满了对工程技术的钻研追求精神。他在钢结构制作安装及大型设备安拆领域中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素质,他也是现场施工的实干家,说出不作,是为妄语;说到做到,堪称实干。他在2024年3月率队进驻后,作为滦平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负责人,带领团队迅速完成多项关键任务;30天内建成综合加工厂并投产,创新采用模块化拼装技术缩短工期30%;两周内完成洞内钻爆台车制作安装,通过优化液压系统使台车定位精度达±2mm;采用分段牵引法实现10kV线路单日架设1.2公里,创下同类工程新纪录。其团队在高压电缆敷设中采用"三维模拟预布线"技术,提前5天完成4公里电缆通道施工,为地下厂房机电安装赢得宝贵时间。这种将技术创新与工程实效紧密结合的工作作风,正是抽水蓄能建设者"说到做到"精神的最佳诠释。

党员本色:用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他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同事们这样评价唐忠峡。他常说的一句话:事事有交代,事事有落实,事事有反馈。他坚持每周亲自带领各部门,对施工点现场进行质量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定人定时整改并要求反馈。从加工厂设备、材料到现场施工每个工点,严格把质量关,并多次参加现场材料设备到货验收,不合格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加工厂。

2024年12月5日,受极端大风天气影响,滦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交通洞口高压电缆线路短路发生停电故障,导致整个地下厂房停电,各施工点全部停电,造成停工状态。面对突发险情,唐忠峡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面对地下厂房突发供电故障,正在吃晚饭的他放下碗筷,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亲自带队深入洞内排查故障点。在能见度不足5米的作业环境中,连续12小时指挥电缆接头修复作业,创新采用"分段绝缘测试法"精准定位故障段,较常规排查方式节省4小时。在唐忠峡的带领下摸黑作业抢修人员连续奋十多个小时,于12月6日凌晨3点全面恢复地下厂房洞内全线供电,保障了各施工点正常作业,抢修工作顺利完成。设备正常运行后,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现场监理工程师曾这样评价:“唐总用绝缘胶布缠住冻裂的手指坚持作业,这一幕,胜过千言万语的动员。”

扎根一线:攻坚克难展风采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唐忠峡始工作三十二年来扎根一线,终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己任,狠抓基础管理,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每项任务高质量完成。在南水北调沙河渡槽项目中,围绕渡槽提、运、架全流程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针对架槽机、提槽机、运槽车等大型设备的辗转调度,建立设备台账动态更新机制与跨环节协同流程,提升设备周转效率;在大型渡槽安装环节,通过拆解工序节点、明确各环节衔接标准,形成可复制的安装流程规范,以系统化管理和流程优化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沙河特大型预制U形渡槽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荣誉称号。

2013年11月在安哥拉SK输变电工程建设中,面对682公里400千伏线路架设任务,该项目团队克服了热带疾病频发、雨季施工窗口期短(年均有效工期不足8个月)、物资运输周期长(平均海运耗时45天)等极端困难。作为一工区副经理,在人员短缺、大型设备等各种物资较匮乏、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通过创新采用"分段预制+动态调整"施工法,将铁塔组立效率提升40%,在2014年旱季窗口期内完成132基铁塔架设,创下非洲同类型工程单月进度纪录。其团队研发的"履带式索道运输系统"有效解决了热带雨林区设备进场难题,该项技术后被写入《海外输变电工程施工指南》。该工程最终实现1035公里线路全线贯通,使安哥拉北部地区结束无稳定电网历史,直接创造当地就业岗位15000余个。

2023年在坦桑尼亚中央铁路项目和鲁富吉水电站负责输变线路的架设、闸门、启闭机等金属结构及大型设备的安装。在一次又一次的建设工地辗转之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施工经验,为项目的管理工作夯实了坚实基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共产党员,唐忠峡牢记入党誓词,以使命与责任默默奉献,勤耕不辍、踏实做人,不求名利,只为二分局机电项目部的工程事业持续发光发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