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姜春宇:以初心守安全,以责任护青山

发布日期:2025-07-15 信息来源:第二分局   作者:刘爽   字号:[ ]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在水电行业的漫漫征程中,姜春宇宛如一位坚毅的行者,用岁月沉淀经验,以责任铸就担当。1997年,青春正好的他投身水电行业,自此,便与水电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24年,他加入湖北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担任安全环保部主任,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不凡篇章。

常年在库区陡峭山路上奔波,他的脚步比常人更沉稳,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无数次与风雨烈日为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沧桑,那是时光馈赠的勋章,见证着他的付出与坚守。从水库坝基开挖到绿色施工建设,从生态流量监测到危大工程管控,他的身影始终穿梭在紫云山的崇山峻岭间,像一颗钉子牢牢“铆”在安全环保管理的关键岗位上,成为紫云山项目安全与环保的坚固守护者。

绷紧安全之弦,做水库工程的“铁面卫士”

《荀子・劝学》有云:“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库岸高陡、岩体破碎,加之要在峡谷间修建高坝,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滑坡、渗漏等安全风险。姜春宇深知,山区工程的安全管理,“人”的思想防线比钢筋混凝土的坝体更重要。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戴着安全帽沿着盘山公路爬上工地。他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在工人上岗前,先走遍所有作业面。“夜间施工有没有遗留隐患?新进场设备是否完成检查?”这些细节他都要亲自确认。“高边坡作业前必须检查锚杆锚固力,基坑周边的防护栏要再加固,雨天路滑,挖掘机司机一定要慢点开……”班前会上,他的声音带着沙哑却异常坚定。对新进场的工人,他会拿着事故案例图册逐条讲解:“你看这个案例,就是因为边坡浮石没清干净,下雨一冲就滑了下来。咱们这里山高石头多,马虎不得!”

有个新来的年轻工人嫌安全帽闷热,总偷偷把帽带松开。姜春宇没当场批评,而是在巡查时特意走到他身边,指着头顶上方的边坡说:“你看周围施工环境,存在高空坠物风险。它掉下来的时候,可不会管你帽子戴没戴好。”从那以后,这个年轻人每次上工,都会把帽带系得紧紧的。时间久了,工友们都知道“姜主任的眼睛比望远镜还尖”,每次作业前都会互相提醒:“检查好装备,别让姜主任逮着‘毛病’。”

紧盯隐患源头,做风险排查的“找茬专家”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姜春宇常对部门员工说:“安全工作就像在鸡蛋里挑骨头,不是鸡蛋里没有骨头,是你没用心找。”水库工程施工点多面广,从坝顶到库底落差近70米,从左岸到右岸巡查一圈要走5公里山路,他却坚持每天至少巡查一遍,随身带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发现的问题。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姜春宇每天深入一线,在工地“找茬、挑刺”,针对基坑开挖、高处作业、消防安全、安全用电、起重吊装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和部位进行专项检查,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责任的内涵,用干练的作风和娴熟的技能为项目施工筑牢“安全线”,拧紧“安全阀”。

自开工以来,他带领部门成员开展专项安全检查18次,排查出各类隐患283条,光是“边坡浮石未清理”“临时用电线缆拖地”这类“小问题”就占了八成。“别以为小问题不要紧,”他在隐患通报会上强调,“咱们这里每一条小隐患,都可能是溃坝的导火索。”对整改不到位的施工队,他从不讲情面,先后下发52份《隐患整改通知单》,3次约谈施工单位负责人,哪怕对方说“姜主任,都是熟人,通融一下”,他也只是一句话:“熟人要是出了事故,我没法跟他家人交代。”

守护青山绿水,做生态保护的“细致管家”

“抽水蓄能电站是清洁能源工程,更得守住‘绿水青山’的本底。”姜春宇常说。紫云山库区周边有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库蓄水后将形成“高峡平湖”,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必须同步推进。他带着团队制定了“施工不毁林、弃渣不进河、污水不外排”的铁规矩,像呵护眼睛一样守护着工地周边的草木溪流。

在库区水环境保护上,他更是“吹毛求疵”。施工废水必须经过三级沉淀才能排放,他每天都要去沉淀池边看看水质;运输渣土的车辆必须加盖篷布,如果发现有车辆没盖篷布,立马让司机返回整改;就连施工人员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他看到了也会捡起来,扔进远处的垃圾桶里。“库区蓄水后,这些瓶子要是被水冲到下游,就会污染水体。咱们建的是绿色电站,就得有绿色的样子。”

“环保是底线,安全是红线,两条线碰不得、越不得,守住了底线红线,才是对工程、对工友、对这片山最实在的交代。”这是姜春宇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站在水库坝顶远眺,已能看到边坡上的草皮与山间的绿树连成一片。

扎根山间工地,做雏鸟成长的“引路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安全环保工作既要“铁腕”,也需“温情”。姜春宇常说:“光靠我一个人盯不住,得让每个人都变成‘安全员’‘环保员’。”他深知,紫云山项目年轻人多,培养一支专业过硬的队伍,比自己单打独斗更重要。

他把自己的办公桌变成了“学习课堂”,桌上摆满了《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安全规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书籍,书页边缘都被翻得卷了角。晚上有空时,他会组织年轻人围坐在一起,结合白天的巡查案例讲规范。他还鼓励大家考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他的鼓励下,许多年轻人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安全环保相关的考试,努力提升自己,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大坝到水库,从边坡到溪流,姜春宇在紫云山的1年里,用脚步丈量着工程的每一寸土地,用责任守护着安全与环保的底线。他总说:“抽水蓄能电站能存‘清洁电’,我们的工作就是存‘安心’,让工程安心建设,让工友安心干活,让这片山安心等着‘碧波荡漾’的那天。”这份“安心”,正是他交给项目、交给青山、交给时间的最好答卷。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