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采风】十二时辰安全录 |
|
|
|
在这片被誉为“岭南美玉”的土地上,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D4标段的建设,正如一条钢铁铸就的“水龙”,穿行于,微伏的山峦,和青翠的田畴之间。 岭南工地,常激荡着奋进的余音,然细究其里,安全如溪流般无声浸润,它非冰冷的铁律,而是昼夜不息、融入肌理的执着。 那晨光中绷紧的肩线,灼灼烈日浸为盐渍的反光马甲,暴雨湿身奔走的步伐,以及每一次合规操作呈现的实干与细致。 一帧帧,一幕幕,我试图定格,这些平凡、守护的微距画面,请随本文,循着卯时的清曦,走向子夜的寥星,来捕捉广西环北部湾项目工地上,那些安全“璀璨”的瞬间。 卯辰—交底篇 远处北部湾海面,还沉在靛蓝色的梦幻里,而项目工区却已被一种无声的秩序唤醒。薄雾轻笼,天边旭阳微灿,安全总监张本敬的身影已立在肃穆的宣讲台上。 三查,查的是衣着、防护三宝和精神状态,比如安全帽帽带、下颚部位扣是否系牢,是否有饮酒、状态不佳,每天的晨光里,工人们整齐列队,等待检查。 接下来,是三交环节,交代任务的具体分工、工艺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再然后,项目还会结合当天施工内容,开展应知应会随机提问,确保每位建设者将规程熟记于心。 “今天的主要施工内容是钢筋制安、基槽施工和高压线下P管安装,大家要特别注意高压线下施工安全,做好个人防护装备佩戴,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环节都安全无误。”张本敬的话语如晨钟般敲响,唤醒着每一位建设者的责任与警觉。 日头渐起时,建设者们高昂的誓言,如挥旌将征,“我庄严宣誓,以生命尊严为最高准则,严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装备,拒绝违章指挥作业,及时排查隐患风险,守望工友平安作业,用责任筑起安全屏障,让每个家庭幸福归航!” 辰巳—VI篇 天光渐盛,宣传员孔维征穿梭于施工现场,在防护栏上,绑扎着安全警示VI标语,红底白字,时刻提醒着过往工友“安全无小事,生命重如山”。 顺着步伐向前,工区门口一字排列着些许展板,有工程规划图、安全知识宣传栏,以及事故案例警示墙,内容详实、图文并茂,为工友每日进入施工现场前,提供直观的安全教育。 “项目的VI建设,分为两种,一种是宣传VI,比如说营地廊道宣传标识,另一种是现场的安全VI建设,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安全VI,因为更能够动人心,有效地提醒大家做好安全细节管控。”孔维征如此介绍道。 除却现场各式安全标识牌,项目更注重的是安全管控的穿透力——“码上监督”,这项创新VI,直达各层级管理一线。 现场的安全员、技术员、工友们,甚至是广告公司的施工人员,都能化身安全侦探,发现问题,手机扫码,即可将举报信息送达项目管理平台,并全过程留痕,项目已构建起“接收—处理—成效”闭合管理体系。 细看现场作业人员、各项中大设备等,你会发现另一大亮点——信息复合认证VI。 项目自进场以来,紧密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全面推进复合认证工作,确保人员培训合格方上岗,设备报验才启动,材料达标再使用。 巳午—迎检篇 十时未到,温热的空气经久弥漫,“现场技术员安全员注意,检查组二十分钟后抵达,请再次确认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迎检群里通知一出,现场立即进入临检状态。 安环部主任展君立即组织现场复查,重点核查现场基坑临边防护、临水临电措施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及“雷霆行动”相关措施、细节部署落实情况。 与此同时,技术员杨政坤小跑赶往工区公示栏,核对当日施工日志和工序标准化展牌是否完整、准确,同时检查相关证件、交底记录是否齐全、有效。 “蓝牙等待连接中……”小蜜蜂的电流悄然作响,吕尚贵调试着扩音设备,确保迎接检查组的讲解环节畅通无阻。他一边测试音量,一边向身旁的卢迪叮嘱:“检查组主要查安全建设,咱们的汇报务必要精准清晰,各项安全管控措施讲清讲细,把亮点充分展现出来。” “这个太阳,只能用背光拍摄了,用S挡试试。”宣传员孔维征在场地内来回走动,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和调试相机参数,“如果说现场形象什么时候最好,那一定是重大迎检活动前,安全通道、标识标牌整齐划一,便道也给做了砂料垫层,施工环节也最优秀。” “东头绿目网没有覆盖全面,抓紧调整一下。”展君手里的对讲机突然响起安全总监的声音——项目积极引进了智慧工地系统,总监正通过视频监控远程指挥现场调度。 午未—培训篇 李工的故事,从误会开始。虽说已入初秋,但暑气未散,十一点半左右,工友们陆陆续续从基坑上来,在工区口等待通行车接送。那一小片,狭长的绿荫里,挤着十几号人。 李工年龄不大,后来听孔维征说,是上个月新来的农民工,可能是来得稍晚,他孤零零地站在太阳下。 凑上前去,只见他正低头摆弄着手机,然后横屏过来,其余工友也有几个是同样的操作,当时以为他们聚众打游戏,结果凑到李工旁边一看…… “吊装前要进行试吊,吊物离地20厘米,静置10~15分钟,要密切观察吊车的各个部位,包括车身是否有异常晃动、支腿有无下沉、钢丝绳是否有松动或者断裂迹象等。”原来他们在学习安全操作培训视频。 这是项目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一个创新举措——“微课堂”移动培训。 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课件,以短视频形式,每天发送施工管理群,并动员各班组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项目坚持“以技术保安全”为原则,考虑到生产涉及工种不同,针对性制定了各类专项施工安全培训。 今年以来,项目先后开展教育培训27次,累计参培人439人次,覆盖安全文明施工、地震防范、应急救援、职业病防治等多方面内容,有效提升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未申—管控篇 项目主要施工内容涉及深基坑PCCP管道埋管安装作业,通常开挖深度在3.5~8.8米,采用分级支护方案,对淤泥质土、砂层等不良地质段,分别采用有6米、9米、12米拉森Ⅳ型钢板桩垂直支护,确保基坑稳定性。 管道吊装采取履带吊方式,在部分高压线下施工,则采用小型龙门吊施工。 施工过程中,项目严格遵循“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定期对基坑边坡及支护结构进行监测,确保施工安全。同时,项目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切实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有施工,必有安全交底,有作业,必有安全员旁站。”我望着眼前这个肤色稍黑的安全员莫东兴,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说这话时语气坚定,我调侃他,“所以这就是你才来一个月就晒得这么黑的原因?” 他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说了句,“安全嘛,就是这样。”便默不作声了。我愣了一下,旋即聊起其余安全管控。 据他说,深基坑、高压线下施工等高风险作业旁站、排查,是他们每日重点工作内容。从联合举牌验收,到现场细节管控,从隐患排查治理,到宏观安全知识培训,他们正以行动和责任诠释着“安全生产”的深刻内涵。 子丑寅卯—守望篇 夜色渐涌,工地上逐渐沉寂,但也有灯火通明地,抢抓工期。机器的轰鸣声,和零散的蛐蛐鸣叫,混合一起,交织成独特的夜曲。 信息化中心,灯光依旧明亮,值班安全员正紧盯屏幕上的监控画面,不时切换着各个施工区域的实时影像。案边,放着一份风险源清单,密密麻麻标注着风险识别点,及应对措施。 疲倦,席卷着眼皮,但吴浩杰依旧紧绷着神经,点亮强光手电筒,仔细盯控现场作业面的一毫一厘。 “陈师傅,你的车辆设备验收标识牌怎么还没换上,褪色的赶紧处理掉,新的不是白天就给你了吗?”“虽然晚上没迎检,但也要扣紧安全帽带卡口,咱得为自己的安全守好底线,对吧?刘工” 这仅是一个工区的缩影,足以窥见的是,漫长战线上,各个岗位上的坚守者们,依然在努力奋战。 尤其是,当下,汛期来临的时候,每小时的抽排水记录、每天早晚的临电检查、施工隐患排查和施工风险处置,成了他们每日必做的功课,风雨无阻。 面对小隐患,项目讲究督促、立行立改,稍大的隐患,则追求闭环管理,上报项目层面,制发整改措施,落实各层级责任,闭合整改链条,再形成教育反馈机制,真正实现问题排查治理的全流程覆盖。 在这片繁忙而有序的工地背后,是无数个像莫东兴、吴浩杰一样的建设者。 翌日轮回—笃行篇 又是一轮太阳,挣脱海平线的束缚,缕缕金光,泼洒而下,点燃了工地上新的一天。 巨大的输水管道,在晨光中延伸起伏,铸就着一道崭新水脉,与远方黛青色的十万大山遥相呼应,静静书写“笃行实干”的宣言。 奋进之力,蕴藏于无声处里,昨日十二时辰的每一帧光影,每一次果断的修正……都融进了生产的骨骼,渗进了工程每一寸肌理。 我在思忖,何时能在四野静谧时,头枕郁江,腰靠沙生、旺老、六司,夜宿岭南美玉。 亦在寻思,再下一轮日月,他们应该、依旧会这样度过,和那些焊接的弧光,巡查的脚步,在玉林山水之间,镌刻下一卷奋斗乐章。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