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品牌采风】深潜山城,为地下巨龙系好“安全带”

发布日期:2025-08-22 信息来源:华中公司   作者:徐可欣   字号:[ ]

在重庆缙云山麓深处,一条钢铁巨龙已然穿越砂质泥岩的壁垒。重庆地铁27号线的建设者们,用盾构机的轰鸣奏响地脉交响,在深藏山体的线路上书写着基建传奇。从璧山站到虎溪站,从矿山法隧道到TBM区间,每一米掘进都面临着岩层或陡坡的力学挑战,每一次管片拼装都考验着毫米级的精度控制。

在这条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盾构工程作为核心环节,不仅展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更凝聚了无数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而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安全始终是那根不可触碰的红线,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守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盾牌。

“数字”掘进护航地下征程

虎溪站至大学城南站区间的TBM右线隧道,曾是让建设者们彻夜难眠的攻坚战场。2040米的掘进距离里,盾构机要穿越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下穿虎溪河、超浅埋填土区及加油站储油罐等多重风险源。2025年5月20日,当刀盘冲破最后一层岩壁时,监控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定格成胜利的勋章——这条凝聚着数不清个日夜鏖战的隧道,实现了零安全事故的完美贯通。

在璧山站至虎溪站区间,3213米的矿山法隧道如同嵌入山体的钢铁动脉。施工人员在高边坡与深基坑间穿梭,面对地况复杂的施工条件,采用“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管控模式,将每一道工序都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项目合同工期45个月的建设周期中,两座明挖车站、两段复杂区间和一座降压变电所的建设者们,始终与地质风险展开着智慧博弈。

“盾构机不会说话,但你真心待它,它必不负你。”项目副经理何振强的这句话,道出了建设者们对工程安全的敬畏。在他带领下,技术团队通过数字化监控系统实现地面与地下的实时联动,对TBM运行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仅针对电瓶车运输安全就制定了制动系统日周月检、关键部位防撞装置增设等“安全密码”,让这条地下长龙始终行驶在安全轨道上。

多彩活动激活安全“神经”

在项目安全质量环保部的办公室里,一份标注着密密麻麻红圈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格外醒目。作为“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常设机构,这里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神经中枢。从5月30日的启动仪式开始,安全质量环保部就拉开了全员参与的安全防护大网——35名项目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宣誓声犹在耳,施工现场张挂的安全横幅已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理念传遍每个角落。

“安全宣传不是走过场,要让每个工人都把隐患排查变成本能。”安全总监吴伟指着墙上的隐患地图说道。6月2日至15日开展的“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系列活动中,他们创新推出“安全隐患随手拍”“小红书安全训练营”等接地气的形式,鼓励工人用手机记录隐患、分享安全笔记。针对深基坑、高边坡等重大风险点,部门组织消防救援队开展专项培训,通过数字推演和实战模拟,让应急处置流程深植于心。

6月16日的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高潮。项目部搭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平台,邀请安全领域专家现场答疑,通过安全倡议、文艺演出等形式普及知识。设立的咨询台前,工人积极询问安全生产政策,领取的宣传手册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重点。这种沉浸式的宣传教育,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标语变成了每个建设者的行动自觉。

长效机制筑牢安全之盾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一条是什么?开始抢答!”6月的项目部会议室里,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答题竞赛正激烈进行。这场贯穿整个6月的脑力比拼,将枯燥的法规条文变成了竞技内容,参与率达到100%的成绩背后,是安全意识的普遍提升。安全质量环保部同步开展的“安全微课堂”“主题辩论赛”等活动,让安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进入夏季施工期后,项目部的“送清凉”活动与安全保障无缝衔接。安全质量环保部不仅为一线工人准备了防暑降温物资,更针对高温天气调整作业时间,在隧道内增设通风设备和温湿度监测点。“以前觉得安全管理很严肃,现在发现既有铁规矩,也有关怀温度。”连续三年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人李师傅说,他手机里存着部门推送的夏季施工安全指南,每条都标注着使用提示。

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体现在细致入微的闭环管控中。每周由安全质量环保部牵头的隐患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后会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时限,复查合格才能销号。6月开展的在建项目安全现状评价中,评估组对TBM设备、用电安全等十余个重点领域进行全面“体检”。这种“检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让安全保障始终处于动态可控状态。

从盾构机刀盘的精准掘进到安全培训的点滴渗透,从应急演练的严阵以待到防暑降温的贴心举措,重庆地铁27号线的建设者们用科技赋能安全,用制度保障安全,用文化滋养安全。

当这条地下通途在未来迎来第一列列车时,乘客们或许不会知道,每公里轨道下面都凝结着安全建设的匠心,每座车站背后都矗立着守护生命的长城。而对于项目安全质量环保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早已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刻进了地脉深处的每一段钢轨、每一块管片之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