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四局筑坝】百米岩层写春秋 泾渭水畔的隐形守护者

发布日期:2025-05-08 信息来源:市政工程分局   作者:刘佳林 景田华   字号:[ ]

在泾河奔涌不息的下游峡谷尽头,陕西省礼泉县叱干镇与淳化县车坞镇的山水间,总库容约为32.76亿立方米、最大坝高230米的超级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如“大地之子”正拔地而起,蓄势待发。

回溯历史,继战国时期“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的郑国渠,到近代润泽关中的泾惠渠,作为泾河上迄今为止最宏大的控制性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正续写着千年治水传奇。它与泾渭河堤整治、渭河生态区建设、南山支流治理携手,在调水调沙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上长城”,为关中平原撑起稳固的防洪屏障。它化身渭北大地的“生命源泉”,为铜川、西咸新区、富平、三原等缺水地区送去甘霖。与此同时,库区碧波荡漾,两岸生态复苏,泾渭流域的水生态画卷将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成为三秦大地经济腾飞与生态繁荣的强力引擎。

在这里,一支专业而敬业的基础处理团队,如“幕后英雄”,在岩层裂隙间打响了一场无声的战役。他们用浆液作墨、钻杆为笔,用钢筋铁骨的坚韧,为工程大坝注入“生命之血”,在百米地下书写筑坝故事,用匠心守护着这座现代水利工程的未来蓝图。

岩层裂缝间的“先锋突围”

幽暗蜿蜒的廊道内,轰鸣的机械声不绝于耳,浆液顺着地质裂缝渗透蔓延,在岩石的纹路上勾勒出密不透风的防护网。潮湿的岩壁上蒸腾着水汽,泥浆在胶鞋下飞溅,安全帽下生动且专注的眼神,彷佛比岩壁上的探照灯更加明亮炽热。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深藏于泾河峡谷腹地,坝址区断层纵横交错,顺层剪切带、大裂隙与成组的硬性节理裂隙星罗棋布,坝基防渗质量要求高,且地质条件复杂,在钻孔作业时,岩层破碎带就像隐藏的“陷阱”,卡钻、掉钻、塌孔等问题频频发生。面对挑战,项目团队迅速组建起技术攻关“先锋队”,展开大量的实验和现场调整,综合分析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灌浆材料的性能和结石强度等,经过无数次的思想碰撞与实践验证,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灌浆材料配比。

针对岩层中的大裂隙区域,“先锋队”积极主动与上级单位进行沟通,与前期的地质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利用声波检测、孔内成像技术以及灌后电磁波CT检测等先进的监测手段,对灌浆材料、浆液配比、孔间排距、灌浆压力等各种灌浆参数全方位“扫描”,进一步检验帷幕灌浆对地基渗透性和抗渗透破坏能力,精确掌握灌浆前后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从而保证灌浆的整体质量。

深孔帷幕下的“硬核闯关”

作为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关键骨干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30米,坝顶高程804米,坝基高程574米。其中大坝帷幕灌浆工程量21.7万米,具有最深钻孔、最难灌浆、最严标准、最紧工期、最险漏水量等特点,成为守护工程百年安澜的关键防线。

在项目基础廊道和底层洞室超深孔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最大孔深达到224米。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采用2米-3米-5米-5米的段长次序进行施工“分段灌浆法”精准施工,结合孔序孔深要求,对透水率小于1吕荣段次创新采取与下一段合并灌浆,优化施工参数,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单日最高强度657.2米,月最高强度1.9万米,提前15天完成“地下长城”,创造了灌浆施工新纪录。

面对钻孔精度“毫米级”的严苛要求,在钻孔过程中实时捕捉岩层细微变化,根据地质反馈动态调整参数,确保每一个钻孔都成为精准的“地下坐标”。项目团队采用孔口封闭法施工,灌浆孔的第一段采用常规阻塞进行灌浆,第二段及以下各段采用“小口径钻孔、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的孔口封闭法施工,增强基础的防渗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超深孔帷幕灌浆孔斜控制是施工的重大技术难题。为了确保孔斜偏差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技术团队利用“开孔定位装置”“钻孔导向装置”和“新型钻机固定装置”黄金三角工具,对钻孔施工过程中的孔斜进行了精确控制。通过持续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孔斜、孔位等参数,控制孔深偏差,目前最大孔斜偏距为1.95米,最小孔斜偏距为0.47米。

红色引擎下的“质量攻略”

在工程建设的战场上,“党员先锋号”的鲜红旗帜与“青年突击队”的激昂号角交相辉映。他们多次在现场实地勘察分析技术难点,调整钻探工艺,检查引管管路安装、各施工队伍灌浆浆液配比情况,用脚步丈量工程质量,用敬业诠释责任担当。

在左右岸坝肩固结灌浆施工中,面对排架搭设岸坡坡度陡、搭设面积大、难度较高,上下坝段交叉施工,存在占压,搭设受限等问题,项目团队对坝段进行分区域验收施工,在施工工艺上大胆革新,将原设计技术要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施工方式优化为一次成孔、自下而上分段施工,灌浆段次由4段优化为3段,全孔灌浆法封孔变优化导管注浆法封孔。这一系列“组合拳”打通了施工的“任督二脉”,有效提高了工程质量。

面对紧迫的工期和繁重的任务,以及作业面受限、水电接引复杂以及智能灌浆系统操作难度大等多重挑战。项目部采取科学的施工计划编排,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和人员,严格管控现场质量,建立工序质量追查机制,注重工序衔接性和质量问题的闭合性。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对工程质量重点控制内容及关键点进行全面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在施工保障方面,项目部更是下足了功夫。钻孔、灌浆设备进场经报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对进场水泥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万无一失,减少可能因设备故障和水泥问题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灌注的不是浆液,是秦川大地的百年安澜;我们征服的不是岩层,是四局建设者的精神高度。”当前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帷幕灌浆工程量已累计突破15.91万米。这串数字的背后,是千万次机械轰鸣与地质对话的回响,是灌浆英雄以毫米精度丈量岩层裂隙的坚守。当防渗帷幕如地下长城横亘泾河两岸,东庄水利枢纽正以国之重器的担当,托举起守护三秦沃土的生态安全屏障。

帷幕灌浆,技精当下,利惠长远。基础处理项团队将始终秉持“以匠心筑精品、以创新求突破”的理念,充分汇聚团队的智慧与干劲,严守工艺标准,紧抓施工质量,在“深深地下基,稳稳工程堤”的关键战役中贡献“四局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