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报道

【一线正能量】扎根一线勤耕耘,时光不负实干者

发布日期:2025-08-19 信息来源:北方公司   作者:胡欢   字号:[ ]

他扎根钢筋水泥间,汗水浸透工装,朝暮与时间赛跑,用初心镌刻着对工程经济管理的执着。他指尖流转的报表数字成决策依据,眼中交织的尘土与线条显成本脉络。他九年坚守,让每分投入都化作灌区延伸的坚实力量。他就是海南牛路岭项目总经济师魏银,始终以勤奋耕耘向下深扎根,以实干担当向上努力生长。获得公司2024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显担当

成本控制对项目稳健运营很重要。魏银深知,作为守护效益的“大管家”,既要恪尽职守、把好成本闸门,更要主动挖掘增效空间,将实现合理收益最大化作为始终追寻的目标。

既要在钢筋水泥中算清“明白账”,更要在政策规范里守好“底线关”。他推动设计深度充分转化,基于完整、深化的白图设计搞精细化“三算两对比”,告别概算阶段的“粗放”模式。这让工程量计算误差率显著降低,还消除了设计模糊地带,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受征地影响加设钢板桩支护增加投资收入478.14万元;管沟石方开挖缩水、渠道因征地调整结构这些细节,都通过精准核算追回728.32万元和772.08万元。

他还在施工组织上深下功夫,打破投标不利桎梏。投标时定的1.6m³挖掘机配25t自卸车挖土石方、自建搅拌站供混凝土,到了现场发现不适用,他牵头调整成1m³挖掘机配8t自卸车,混凝土改买商砼,这些方案都通过了完备的论证审批。单是土石方设备换型,就比原方案多争取到544.5万元。

从初入职场的生涩到独当一面的笃定,魏银始终把“精打细算”刻进工作日常。面对灌区工程复杂的经济台账,他逐页核对工程量清单,铅笔标注的修改痕迹密密麻麻,有时一页纸要反复涂改十余次,连小数点都要反复验算,只为让每一笔支出都经得起推敲。这份对精准的执着,正是他坚守初心的生动注脚。

此外,他经常穿梭在施工现场,从开挖回填到浇筑收面,足迹遍布每处施工部位。夏天正午38℃的高温下,他踩着发烫的钢筋检查支护成本,工装后背结了盐霜;雨季越过积水测量渠道截面,只为掌握第一手数据。攻坚期连续数月泡在现场,白天跟着施工队丈量作业面,晚上在办公室里核对成本数据,计算器按键被磨得发亮。“数据不清,心里不踏实。”他总这样说,这份扎根一线的韧劲,让初心在实干中愈发炽热。

运筹帷幄,聚力实干创实效

项目效益的提升,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千头万绪中找准突破口。面对灌区工程地形复杂、工序交叉的特点,魏银牵头搭建成本管控体系,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贯穿全程。从材料采购的性价比比对,到施工班组的效率考核,再到设计变更的经济性论证,他总能从密密麻麻的报表中揪出“潜力点”,通过准确的决策让资源发挥更大效益,让每一分投入都有实际效果。

针对项目17472个清单、1079个概算单价的复杂情况,他推动单价分级精准管控,按投资占比划分单价等级,重点关注核心单价,同步化解预算分批上报的审核风险。团队形成《项目全周期施工图预算实施方案》《初步设计概算五级单价汇总表》等成果,积累了设计牵头的“一拖三”的EPC项目管理经验。

魏银通过细化分项工程成本目标,将管控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要让每一分钱都产生价值。”原计划在黄山片区、军田片区、1#支洞、隧洞进口、隧洞出口分别建设拌合站供应混凝土,他带着团队跑遍五个片区实地测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对比分析自建站拌制混凝土与采购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后,调整为1#支洞、隧洞进口建站自拌,供应隧洞使用混凝土,其余部位均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成本275.12万元。

此外,魏银每月以成本分析为载体,从材料采购、间接费用支出、分包等多方面横向动态对比分析,对异常数据深入剖析原因,为项目纠偏、风险防范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分包单位办理结算时,提出联合项目各部门针对结算期分包单位的施工资源投入情况进行书面核实确认,避免后期分包单位向项目部窝工索赔时出现核实不清、查无所出的情况,大大降低了项目风险成本。

面对工期与成本的矛盾,他总能找到最优解。在灌区渡槽施工阶段,他牵头测算各时段人工、机械成本,既确保提前15天完成节点,又将额外支出控制在预算内,用精准调度让“实效”落地生根。

扛责在肩,乘风破浪正当时

工程推进难免遭遇“拦路虎”。魏银从不回避,而是以直面挑战。牵头成立攻坚小组破解结算难题,主动对接各方协调资源配置,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不仅守住了项目的经济生命线,更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经济管理队伍,让担当在实干中愈发厚重。

增收创效是项目的重要手段。作为总经济师,熟悉项目模式、合同文件和相关信息是他的工作基础。他认真研学合同条款,抓住合同描述漏洞,以《土地管理法》、《初步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等文件作为支撑,与监理、建设单位多轮沟通,取消临时征地部分发票,直接增收431.28万元;同时紧抓建设单位国债支付压力的机会,协商调高支付比例,回收未到期资金2000.00万元。

在深入预算修编工作,让技术部门与经营部门“同舟共济”。以预算修编主导施工方案,以施工方案确定预算修编,结合项目模式特殊性,仔细研学初步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承包合同、图纸及规范要求等相关资料,从工艺方法、定额选择、设备选型、材料用价等多角度出发,收集基础资料,筛选有效数据,扎实支撑依据,确保修编后的预算既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又具备科学性和可控性。火工材料在海南省并无信息价,他们通过市场询价、收集临近省市信息价最终协商确定,炸药28.41元/kg,高于概算53.57%,雷管31.5元/发,高于概算57.50%。

今年台风雨季,部分施工段遭遇持续暴雨,渠道边坡出现滑坡迹象,面临返工风险。他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评估损失,踩着泥泞丈量受损范围,记录数据,当天就完成了损失评估。他在项目会议室组织技术、生产、物资多部门会商,调整方案,逐一测算工期与成本的平衡点,最终确定“先加固边坡、再穿插浇筑”的抢修方案。通过这样的高效应对,不仅将损失降到最低,还抢回了延误工期。这份临危不乱的担当,正是他“扛责在肩”的最好诠释。

从业多年,魏银的工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报表上的批注堆成了册,而他脚下的灌区工程正向着百亩良田延伸。支撑他不断突破的动力,源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团队成长的价值感”。看到风险防范、成本管控为项目提质增效;看到变更落实、预算修编为项目增收创效;看到项目管理团队日益默契、水平日益精进,这种正反馈比任何奖励都要珍贵。面对未来,他坦言:“总经济师的使命,就是让每一分投资都转化为江河安澜、良田万顷——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