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铁4号线项目嘉州路站主体二衬全部完成 |
|
|
|
3月4日,随着最后一仓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重庆地铁4号线项目嘉州路站车站主体二衬全部完成。提前5天成功兑现铺轨通过嘉州路站的工期目标,为后续站内结构施工及5月30日全线实现轨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嘉州路站地处新牌坊立交南侧,沿红锦大道路中呈南北向敷设,为单层(局部双层)15米岛式暗挖车站,全长190米,宽度达25.94米。中间站台为单层结构,高度17.71米;两端站厅采用双层结构,高度为19.91米。车站规划设置3个乘客出入口、2个安全出入口以及3个地面风亭组,以满足不同方向客流需求,未来将通过换乘通道与既有3号线实现便捷换乘,有效提升轨道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性。 车站采用“先隧后站”法和9导洞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机械开挖作业,即:TBM先掘进过站,洞通后再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管片破除扩挖。开挖见底后进行接地、仰拱垫层、防水及仰拱施作,仰拱共分16段进行浇筑。车站主体大、小里程端站厅层段主体结构采用先墙后拱法进行施作。车站主体隧道与附属出入口形成地下洞室群,多导洞开挖与主体施工需同步进行,作业场地有限,物流组织难度较大。且车站两端头为风道,与车站施工存在严格的先后逻辑关系,开挖与二衬交叉作业频繁,不仅施工组织难度大,而且对施工安全管控和施工工艺要求极高。 为有效应对超大断面暗挖风险,项目团队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专项论证,制定了详细且针对性强的风险防范措施。结合现场设备资源配置,科学合理选定车站各导洞开挖步序,尤其在体系受力复杂的交叉口,仔细理清附属结构开洞条件,并在每项作业前严格核查安全作业条件,确保风险集中点如马头门的施工安全可控。同时,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与交底,加大巡查与监测力度,依据覆岩厚度、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开挖、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稳定。 在解决“先隧后站”施工协调难题方面,项目团队积极沟通协调,利用车站旁政府闲置地块增设进站施工通道,将竖井开挖出渣方式优化为水平施工通道开挖出渣,大幅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优化施工工法和工序,优先安排车站与两端风道衔接部位的二衬结构施工,为风道后续大规模开挖创造有利条件。在车站大小里程“先墙后拱”和“拱墙同步”段采用支架法施工,并预留门型施工通道,有效解决两端风道正常开挖及出渣问题,实现车站与风道同步施工。此外,取消钢筋台车,利用支架和钢模台车进行钢筋制安作业,成功解决中隔壁解除及仰拱、二衬施工安全距离限制问题,保障施工顺利推进。 重庆轨道交通4号线西延伸段工程为重庆轨道建设网络中重要的骨干线路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带动江北区鱼复片区与石马河片区横向联动,助推“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进一步织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方便广大市民乘客出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