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漯周高铁项目箱梁架设突破300孔 |
|
|
|
9月18日,平漯周高铁项目漯河示范区制梁场LHSFQ31.5ZW-301箱梁平稳落入漯商特大桥589~590号桥墩上,标志项目箱梁架设突破300孔,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LHSFQ31.5ZY-301箱梁全长32.6米,梁高3.015米,箱梁整体重量约770吨,混凝土标号为C50,为平漯周项目漯河示范区制梁场架设完成的第300孔箱梁,占设计总量775座的38.7%。 自项目启动以来,平漯周高铁项目以“技术引领、管理赋能”双轮驱动,以匠心智造打造精品工程。一是突破传统施工方式,构建“产业工人+自主生产”双轨体系,既依托专业架梁队伍提升效率,又以自主团队严格管控设备维护,实现“人、机、料、法、环”高效协同,保障箱梁架设连续稳定推进。二是不断优化《箱梁提运架专项施工方案》,形成参数清晰、操作规范、预案齐备的作业指南,通过项目、班组、岗位三级交底,确保每道工序规范受控、有据可依。三是按工序划定责任网格,明确12类关键部件检查标准与责任人,执行“班前交底-过程巡查-完工验收”闭环管理,保障架桥机、运梁车等核心设备“零隐患”运行。四是现场配备技术骨干全程盯控,从提梁应力监测、运梁时速控制到落梁毫米级定位,每个节点实行“一人一责、一环一控”,以精细化管理织密质量保障网。 平漯周高铁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旅客交流辅助通道,是中原城市群腹地东西向高速铁路通道、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对于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便利居民出行具有重大实际价值。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