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程动态

双节点突破,深圳地铁15号线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5-03-31 信息来源:华中公司   作者:张欣佳   字号:[ ]

3月28日,深圳地铁15号线项目迎来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双节点——金铲区间“昆仑65号”盾构机顺利始发;首座叠合装配式车站海城站首块侧墙启动安装 ,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关键阶段。

深圳地铁15号线作为深圳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中的首条线路,备受市民关注。线路全长约32.2千米,是串联南山、前海和宝安中心区的首条环线线路,经过前海、蛇口、科技园、西丽高铁新城等多个重点发展片区,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南山科技园、后海、宝安老城区等片区的轨道覆盖服务水平。

此次顺利始发的“昆仑65号”盾构机将承担金铲区间的掘进任务。金铲区间地质条件复杂,掘进下穿填海区淤泥软弱地层,对施工技术和设备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为确保盾构机安全、高效始发,项目团队全力以赴。一是在盾构准入环节,认真研判并完成盾构机适应性、可靠性方案评审及维修方案,顺利通过联合验收。二是组建盾构始发保障专班,落实 “定人、定岗、定责” 安全管控体系。面对场地狭窄、周边环境复杂等难题,争分夺秒,快速完成场地临建布置。三是技术团队科学制定运输吊装方案,精准把控工序衔接,24小时轮班作业,严格把控部件安装精度,使盾构机组装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为始发创造有利条件。

海城站作为15号线首座叠合装配式车站,其首块侧墙的启动安装,为车站后续装配式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车站位于海城路与兴业路交叉口,沿南北向敷设,车站全长209.2米。该站创新采用“明挖顺作法+干湿预制拼装法”组合施工工艺,车站装配段全长123米,整体装配率58.7%,共计需安装预制构件365块,最大起吊构件顶板约41.8吨,各部件间均采用叠合现浇节点连接。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一是突破传统现浇工艺局限,探索应用“叠合结构与局部整体现浇”相结合的新型建造模式,前期联合设计院、预制构件生产方,结合海城站施工特点,针对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形式、钢筋布设间距、钢筋避让关系等设计方案开展了深入优化。二是设计并顺利投入使用15号线装配式车站首台“装配式构件工装台车”以及“智能门式起重机”。参与编制叠合车站部分的《地铁装配式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主导编制《深圳地铁叠合装配式车站施工作业指导书》。三是积极与高校合作,以海城站装配式车站施工为基础,开展叠合装配式地铁车站三维感知拼装关键技术研究科研工作,充分将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助力车站建设。

深圳地铁15号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深圳西部的轨道交通网络,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沿线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助力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