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不惧“烤”验 筑牢安全防线 |
|
|
|
盛夏时节,青海迎来连续高温天气,午间日照强烈,入夜气温迅速回落,显著的昼夜温差对户外施工作业构成挑战。面对这一特殊的气候特点,海东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部牢牢坚持“护安全、保进度、暖人心”原则,早部署、快响应、强执行,多措并举构筑夏季施工安全屏障,奏响项目高质量发展“安全交响曲”。 提前部署快响应,压实责任不懈怠 进入高温季以来,项目部将极端天气应对纳入周调度、月统筹重点,第一时间启动高温应急预案,对施工现场及生活营地进行全面摸排。项目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安全、生产、物资等部门协同联动,科学细化施工组织方案,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防暑降温、防风防汛等措施精准落地。通过召开专题布置会、组织应急演练和专项排查,形成“统一部署—分级响应—闭环管控”的责任链条,保障高温环境下各项作业平稳有序推进。 制度完善织密网,应急响应提质效 针对高温易引发的用电故障、火灾风险及人员中暑等隐患,项目部坚持制度规范与实战演练并举,着力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每日班前安全提醒+每周专项巡查+每月风险研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动态识别—快速响应—闭环整治”的高温季节应急管理流程,消防、防汛、防暑三类预案联动运行,应急物资按日核查、定点布设,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响应。 科学调度避高温,错峰作业护安全 针对午后高温、早晚低温的气候特点,项目部灵活调整作业时间,实施“避高温、抓早晚”的弹性作业机制,将重点施工任务优先安排在温度较低的清晨和傍晚时段,避开正午强日照期。施工现场搭设遮阳棚,配备隔热坐凳、风扇等降温物品,确保作业人员工作强度适宜、劳动节奏均衡,实现安全生产与施工效率的双重保障。 后勤保障强支撑,清凉环境稳后方 项目部深入开展“夏送清凉·关爱一线”专项行动,累计向一线施工人员发放防暑物资两批次,包含凉茶、西瓜、绿豆、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同时,着力打造坚实的“清凉后方”:生活区空调、饮水机、热水供应全覆盖,淋浴间及洗衣房24小时开放,确保工人舒适休息。食堂每日熬制绿豆汤等解暑饮品,并配送至施工点供“随到随取”,餐食注重营养均衡与清淡适口,增加冬瓜、苦瓜、莲子等清热食材。组织开展防暑降温健康讲座,普及中暑识别与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全员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落实食材溯源、餐食留样制度,加强环境卫生巡查与消杀,杜绝蚊虫滋扰与食品安全事件。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