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相册里的山河志

发布日期:2025-07-23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沈共亿   字号:[ ]

翻开手机相册,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那些随手拍下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那是我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我与同事们在祖国大地上奔波的足迹,更是中国水电建设者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这些照片也许构图不够完美,也许光线略显昏暗,也许只是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仓促抓拍的。它们不够专业,缺乏艺术性,甚至有些模糊,但却因真实而动人。

2020年秋天,我第一次踏进四川宁南县,那是一片山清水秀但又发展滞后的土地。随着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的推进,宁南成为移民安置的重要区域之一。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地方政府,完成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排水、政府单位等。

记得刚进场时,现场还是一片兵荒马乱。为了尽快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项目部加班加点进行土方开挖、管道铺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暴雨后,施工现场积水严重,但我们没有退缩,连夜组织抽水设备,第二天清晨就恢复施工。

在这期间,我拍下了许多画面:有工人在泥泞中绑扎钢筋的身影,也有孩子们在新建学校前嬉戏的笑容;有夜晚灯火通明的施工场景,也有项目竣工后第一批移民入住新房的画面。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工程进度,更见证了水电四局人对“民生优先”的承诺。

如果说宁南移民工程是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那么孟底沟水电站工程则是我们向自然挑战、向高山峡谷要清洁能源的壮举。

位于四川甘孜州的孟底沟,是金沙江上游的重要梯级电站之一。这里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很多施工区域只能靠人力和索道运输材料。我们当时承担的是排水洞、营地建设等前期关键任务。

记得有一次,我在拍摄前期排水洞施工时,发现一位老工人正蹲在洞口观察岩石结构。他告诉我:“每一米的掘进,都关系到之后整个电站的安全。”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们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稳步推进工程。

尤其是那张夜晚缆索吊的照片,灯光照亮了山谷,仿佛星辰落地,那是我们与时间赛跑的见证。

前两个项目都是“电”与“人”的故事,环北广西D1标则是关于“水”的篇章。

这一工程旨在缓解广西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升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保障能力。我们负责的是输水干渠的一部分,涉及隧洞、泵站、输水管道等多个结构形式。

在这个项目中,我拍下了太多值得珍藏的画面:中午烈日下,技术员戴着安全帽在工地巡查;傍晚收工时,工人们满身灰尘却笑容灿烂。

而最让我动容的一帧,是在一片翠绿的麦田中,一条崭新的输水管道宛如银龙般蜿蜒穿行于田野之间,外壁泛着金属光泽,在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芒。几名身着工装的施工人员正在现场工作,他们的身影在绿色背景中格外醒目,也给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感与温度。

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施工场面,也没有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却真实地记录了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也见证了水电四局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守与践行。

如今翻看这些照片,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奋战的日日夜夜。它们不仅是影像,更是我们水电人的青春印记,是我们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贡献力量的真实写照。

从宁南移民工程到孟底沟水电站工程,再到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每一次出发都是责任,每一张照片都是记忆。未来,随着更多工程的推进,手机相册里的影像会不断丰富,但不变的是四局人“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这些照片不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未来的起点——激励着新一代建设者继续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