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稻浪生处是故乡

发布日期:2025-06-10 信息来源:第二分局   作者:梁红宇   字号:[ ]

车轮碾过便道,赣北初夏的阳光清澈明亮。前方,乐平水利枢纽的核心区域——尚濂咀抬田片,画卷般徐徐展开。视野豁然开朗,无垠的绿海瞬间涌入眼帘。这是我们用汗水与智慧“抬”起的新生沃土,是宏大工程精心雕琢的“田”字篇章。在众多抬田片区中,尚濂咀率先披上了这身生机勃勃的绿装。

伫立坚实的防护堤远眺。脚下,是精密计算、层层夯筑抬升的新土;远方,是依等高线梳理、棋盘般齐整的田畴。往昔的沟壑起伏,早已在推土机的轰鸣、测绘仪的红光与建设者日夜的奋战中,重塑筋骨,换了新颜。忠诚的防护工程环绕守护,锁水土,养生机。这绵延至天际、与远山相接的浓绿,浓得化不开,令人心旷神怡。它是色彩,更是大地无声而热烈的礼赞——这无边的绿意,正是乐平项目最踏实动人的勋章。

步入田埂,踏入尚濂咀腹地。泥土松软微润,传递着工程重塑后的厚实力量。俯身,指尖触到蓬勃的生命——早稻禾苗亭亭玉立,葱翠挺拔!稠密的茎叶奋力向上,高度竟已齐平小腿肚。每一株都如战士般笔直,叶片舒展,绿意仿佛要滴落。“齐小腿肚了!”同行的小张喜道。这寻常高度,在我们眼中重若千钧。它是最直观的答卷,宣告着抬田工程的精准:土层深度、排水、养分,恰到好处。这片亲手“托举”的土地,正以完美的姿态,回报汗水,孕育希望。

微风徐来,绿浪轻涌。没有江河喧嚣,唯有新生命积蓄力量的沉稳节奏。青涩纯净的稻香,混合着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丝丝缕缕,温柔沁入心脾。闭上眼,这气息仿佛有了声音:推土机的轰鸣、测量员风雨中的专注、图纸铺展的灯火……所有的喧嚣与艰辛,此刻都沉淀、转化,融入了尚濂咀上空沁人的稻香里,酿成醇厚的丰收前奏。稻叶边缘的细齿,温柔拂过脚踝,如同大地低语。

抬眼望向远方田埂。几位项目同事和农技专家,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俯身细察稻情。稻禾亲密依偎,没过他们胶靴的小腿肚。技术员蹲下身,小心拨开稻丛,手指沾泥,托起一束青涩的稻穗雏形。他眼神专注明亮,映着欣慰与期待。金色斜阳为沾泥的工装镀上暖光,汗水浸湿的后背,折射出朴实的光泽。这弯腰细察的姿态,胜过千言万语——是对创造的土地最深情的检阅,是对“抬”起沃野最虔诚的致意。

项目生产经理王总抹了把汗,指着身后的绿海笑道:“小梁,来!给我和咱们‘抬’起来的水稻合张影!干了这么久,还没张像样的工作照,这儿最有意义!”自豪与感慨溢于言表。镜头里,王总挺直腰板立于田埂,身后是齐膝的、涌动着生命力的稻浪。青翠欲滴的背景,映衬着他沾泥却灿烂的笑容——这瞬间的定格,便是工程人最珍贵的勋章,是汗水浇灌的沃野与建设者最朴实的合影。

尚濂咀的这片绿,纯粹得让人心头发颤,又踏实无比。它是乐平水利宏大乐章中一个跃动的音符,是众多抬田片里率先唱响的绿色诗篇。站在这汗水与信念浇灌的田野上,看齐膝稻苗风中摇曳,仿佛触摸到时光的重量——无数日夜的奋战、肩扛手抬的坚韧、智慧碰撞的火花,最终沉淀于此,化作了无边无际、令人心安的绿意。

稻浪起伏,如大地深沉的呼吸。绿海之下,是工程智慧与自然伟力的交融。抬起的,不仅是海拔,更是库区百姓安居的根基;防护的,不仅是水土,更是子孙后代稳稳的幸福。尚濂咀的稻香,是泥土对汗水温柔的回应,是大地对匠心的深沉馈赠。当稻穗日渐饱满,绿意终染金黄,这片被亲手托举守护的土地,将以沉甸甸的谷粒,为乐平水利枢纽,为所有奋斗者,签下最厚重芬芳的验收单。

那时,稻浪生处,便是水利人心中,最骄傲的故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