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山里山外

发布日期:2025-11-13 信息来源:北方公司   作者:颜想平   字号:[ ]

“小颜,你来山里了。”

前几日,因酒泉洪水河水库项目开展安全蓄水鉴定检查工作,我时不时会跑到施工现场拍照。同事见到我时,总会这样亲切地招呼一声。他们的眼中带着一种如同见到归家亲人般的期待与笑意,总让我心头一暖,犹如回到故土般的舒适与安然。

是啊,我又回到了山里。

车轮碾过熟悉的碎石路,窗外依旧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项目部旁那片小树林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没有先前般那样绿了。

我曾是这里的“山里人”。还记得初来山里时,这里的生活于我,是一场需要适应的“磨砺”。宿舍是简单的活动板房,让人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何为“冬冷夏热”。从宿舍到办公室,不过两分钟。抬头望去,便是施工现场。虽说四周环山,也算得上依山傍水,但是最初的荒寂感却挥之不去。那时,我和同事下班之后最大的乐趣便是结伴去河道里捡石头。在夕阳的余晖下,低头寻觅着被河水冲刷得光滑圆润的奇石,仿佛是单调环境中寻找诗意与慰藉的一种方式。

两年的时间,我在纷繁的事务中一点点尝试、摸索,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一座水库的崛起。我的镜头里,定格了每一位建设者最动人的模样。

有在晨曦微光中,安全帽下凝视着测量仪器的专注而坚定的眼睛;有在烈日下,工人师傅古铜色脸庞上滚落的汗珠与那抹坚实的微笑;有在深夜的办公室里,技术员们整理资料,眉宇间透着凝重的沉思与完成后的喜悦……

还记得第一天搬出山里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满是狂喜与不舍,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又觉得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新鲜。

我前往了一个新的项目。项目选址在酒泉周边的一所被搁置的小学,与先前的水库项目距离不过十分钟的车程,却已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周围是袅袅炊烟的村户人家。一进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松树,各种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木环绕在四周,投下舒适的阴凉。风吹过时,树木沙沙作响,不再是记忆中重型机械的轰鸣。项目上还来了许多新的同事,新鲜的面孔,活泼的氛围,一切都散发着令人愉悦的生机。

由于新的项目属于管道工程,施工现场距离项目部较远。白日里,工程技术员一早就上工地了,院子里便安静下来,各办公室只剩下几位同事。偌大的院子,常常是冷冷清清的,唯有风吹过那些陌生树木的沙沙声和偶尔落脚的几只小鸟。

我总是觉得,热闹是他们的。然而,这种孤独感似乎在立冬那天下午被打破了。恰好是周五,各办公室同事前往食堂帮忙包饺子,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起初,我还有些生疏地捏着饺子皮,一位不太熟悉的同事看到后,主动走到我跟前,给我演示如何捏出饱满的“元宝”饺子。她纤细的手指灵活地翻动,一个漂亮饺子便出来了。同事们也聊起了各自家乡过冬的习俗,聊起工地的进展,聊起家里的趣闻。我不自觉地拿起了相机,拍下了这温馨的瞬间。那一刻仿佛时光又回到了山里。

我似乎明白了,那份最初的“格格不入”,并非源于环境的改变,而是因为我尚未将根须扎进新的土壤。从“山里”到“山外”,不过十分钟的车程,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不同的底色。不变的唯有四局建设者们的那份赤诚之心。

山里山外,皆是征途,亦皆是故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