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铸基业——滦平项目建设者高温实录 |
|
|
|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河北省滦平县的山峦沟壑间,“炙烤模式”已然开启。伊逊河的水流似乎也带上了几分暑气。然而,在这片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崇山峻岭中,总有一群人,无惧高温、身浴热浪,奋战在施工一线。他们用坚守标注时间刻度,用汗水诠释责任担当。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高温下的坚守者,一睹他们迎“烤”验、不服“暑”的风采。 入夏以来,滦平山区气温持续攀升,露天施工现场骄阳似火。对负责上下库连接路施工的班组来说,这无疑是严峻的“烤”验。安全员小种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工地上。他身穿荧光绿的警示服,头戴安全帽,一遍遍地巡查着边坡、临水等危险区域。烈日暴晒下,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后背,安全帽带下的脸颊也布满汗珠,但他指挥交通、检查安全带的动作一丝不苟。“高温更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他沙哑却有力的声音穿透机器的轰鸣。脚下的砂石被晒得滚烫,隔着鞋底也能感受到那份灼热,但他依然坚守岗位,用严谨筑起安全防线。 在上库坝区的测量点上,同样承受着高温的考验。年轻的测量员小李和小王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全站仪。山坡上没有荫蔽,阳光直射在仪器和他们身上。小李弯腰盯着目镜,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炙热的岩石上,瞬间蒸发。小王扶着棱镜杆,在预定点位间来回奔走,身上的工装湿了又干,析出一道道白色的盐渍。空气在高温下蒸腾扭曲,对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反复校核,确保每一个数据精准无误。对他们而言,毫米级的误差,都关乎着未来大坝的稳固根基。 在引水隧洞深处,混凝土浇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大型振捣设备轰鸣不断,散发的热量无处可逃,加上水泥水化反应释放的热量,洞内闷热潮湿异常,如同置身于巨大的蒸笼。工人正操作着沉重的振捣棒,将混凝土夯实到每一个角落。他们穿着长袖长裤的工装,戴着安全帽和口罩,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裤,紧紧贴在身上。振捣棒高频的震动,让手臂酸麻不已,湿滑的环境更增添了操作的难度。混凝土表面蒸腾的水汽混杂着淋漓的汗水,不断滴落。脸上汗水肆意流淌,也顾不上擦拭,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混凝土的密实度,确保每一寸都浇筑到位,不留一丝隐患。闷热的洞室里,唯有振捣棒不知疲倦的嗡鸣和那专注操作的身影,交融在这片热浪之中。 岗位虽不在烈日洞室的最前沿,却也清晰地感知着这份高温下的执着。负责协调分发防暑降温物资:一箱箱盐汽水、冰镇矿泉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及时送达各个作业面。食堂师傅们天不亮就开始忙碌,熬制解暑的绿豆汤,准备爽口的凉拌菜,确保工友们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下午三点,将冰镇的西瓜送到基坑旁的值班点,几位刚换班下来的工人坐在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休息。他们摘下安全帽,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接过西瓜时,脸上露出疲惫却满足的笑容。那被汗水反复浸透又被烈日晒得褪色的工装,那布满茧子和晒痕的双手,无言地诉说着坚守的分量。 正是这些滦平抽水蓄能项目的建设者们,用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敬业精神,顶住了高温的“烤”验,保障着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他们是高温下最美的逆行者,是清洁能源事业的坚实基石。他们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劳动的光辉;他们的奉献,让我们感受到了奋斗的力量。相信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下,滦平抽水蓄能电站定能铸就清洁能源的光明未来!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