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我的成长手札:在四局的光阴里酿一坛陈香

发布日期:2025-08-07 信息来源:南方公司   作者:徐春艳   字号:[ ]

蝉声漫过七八月的檐角,裹挟晒透的柏油气息与翠芦莉的甜香,伏夏的阳光在办公桌投下第三圈年轮,那些藏在尾工梨香里的叮咛,旧行李箱碾过的山河,新员工眼底的星光,如酒曲般在四局岁月的瓮中悄悄发酵,两芜春风掠过,三轮夏雨浸润,酿成了清冽绵长的陈香。

起醅:梨树下的初酵

建个元高速公路的尾夏,荡漾着后山香梨的清甜。项目成立已七年,那时的办公室临着山坳,桌台上总搁着玻璃茶壶,泡着金丝黄菊茶,阳光斜斜地漫进来,在茶渍斑驳的缸壁上晃成细碎的金,同事添水时不忘给大家的水杯都添上。项目上的前辈们多已鬓角沾着霜,给刚入职的我取了个“小孩儿”的称呼,常常拿我逗乐,时光缱绻。师父带着我潜心“修炼”,从页面尺寸讲到版记格式,公文写作的严谨要求从此镌刻脑海;递给我的笔记本里夹着褪色便签,不同稿件的写作思路跃然纸上;深夜里陪我核对活动方案细节,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初心扬帆起航。那年悉心的话语浸着梨香的温润,混着山风穿过松林的沙沙声,成了最温柔的启蒙。

续料:行李箱里的山河

老主任的行李箱,藏裹着山河的气息。老主任来新项目报到时,行李箱的轮子在水泥地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弧线,扬起的尘土被凛冽的冬风卷成细小的漩涡。“我的这个行李箱用了二十多年了,和你的年纪差不多大呢。”他摩挲着箱角的凹痕,那里嵌着小湾水电站的雾、溪洛渡水电站的月,沾过利比亚甘特的沙,落过青海玉树的雪,陪伴了他在水电四局工作的一半岁月。

老主任退休那天,尾夏的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条不舍的丝带。旧行李箱的轮子碾过碎石路,咯噔咯噔的声响混着蝉鸣。那个与我年纪差不多大的行李箱,又盛满了新的回忆——我们在蔓草没膝的空地丈量营地坐标,草叶上的露珠打湿裤脚,远处的蛙鸣与近处的虫吟织成一张密网;在临时搭起的板房里核对从深圳竣工项目拉来的办公用品清单,纸张翻过的簌簌声混响着桌椅挪动的吱呀音,像串起新旧时光的絮语;在持续高温的炎夏为酣战的工人递送“清凉”,冰镇绿豆汤在阳光折射下泛着点点星光,与工地墙角的青苔相映成景。

出酒:晚风中的陈香

尾夏的风又起,卷着熟透的桂圆的馥郁香甜,混着翠芦莉晚间的紫色清香,在办公楼前打了个旋。远处的塔吊正缓缓转动,吊臂末端的红灯在暮色里明明灭灭,工地洒水车的喷灌装置滋滋吐着水,在水泥地上洇出圈圈湿痕,像是岁月悄悄写下的注脚。蝉声渐歇时,晚风掀起窗帘的一角,桌上的日历正停在新的一页。从去年开始,我学着前辈们当年照顾我那样,也提前为新员工铺设好员工宿舍的床铺,准备好各类洗漱和生活用品,自然地接过他们的行李箱,向他们讲解公司和项目的各项制度,跟进每月的新员工轮岗工作。今年夏天,完成去年轮岗的小同事们,有的已经能够在桩机轰鸣中独立为工人讲解安全规范,有的则穿梭在钢筋林立的工地中参与技术监督,我在新员工培训时讲过的公文写作注意事项,也在他们交来的发文中得到了见证。

那些浸过梨香的叮嘱、碾过山河的足迹,老主任的行李箱磨出的凹痕,师父笔记本里褪色的便签,都在不经意间作了时光的酒曲,终酿成了为后来人倾盏添酌的醇厚香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