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季】以心为笔,书写四局星河 |
|
|
|
亲爱的伙伴,当你踏进水电四局大门,在签名墙郑重写下名字,接过“电建吉娃”的手心沁出微汗时,我仿佛看见两年前那个拉着行李箱站在青海民族大学校门口的自己——满怀憧憬,又踌躇不安。此刻,项目部窗外星河低垂,我愿以一名基层党建宣传员的身份,将一路拾得的光热传递予你,伴你启程。 追随光:以谦逊扎根,积跬步以至千里 初入四局,《追光者》的旋律在心中回响,字句如凿。我仰望着,那由前辈笔锋与汗水浇筑的巍峨群像:蓝图之上腾跃的跨江长龙,荒原之中崛起的钢铁巨兽,每一寸标高都是沉默的史诗。这光焰灼灼的轨迹,不仅照亮了图纸的留白,更在我职业的基底,烙印下第一道关于铁骨铮铮的信仰。犹记首篇宣传稿发表时,我反复打开公司官网,欢喜从眉梢溢满工位。从“五个特别”高原水电人精神的感召,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价值追求的铭记,追随是青春最虔诚的姿态。 但追随绝非匍匐。 宣传员的第一课在泥土与汗水中铺展——入职之初,我跟随主任一头扎进轰鸣的钢筋加工厂。为捕捉焊工手中绽放的星火,我屏息凝神,镜头在飞溅的焊花与蒸腾的烟尘间穿梭。主任指着相机屏上转瞬即逝的光弧说:“要注意调节参数和快门速度。”当一位老焊工摘下护目镜,抹去额上混着铁屑的汗水,望着新焊的钢梁说“焊缝就是生命线,差一丝都不行”,那沉甸甸的叮咛瞬间熔铸了文字的筋骨。弯下腰,才能听见钢骨拔节的脉搏;俯下身,方可触摸匠心跃动的温度。 成为光:以超越破茧,执匠心以刻万象 从追随到领先的跃迁,需经千淘万漉的淬炼。这份蜕变,如同光在黑暗中破茧,既是对自我的超越,亦是对匠心的极致践行。 宣传亦如琢玉,初稿落纸仅是毛坯,需经反复打磨,梳理逻辑链条,如拧紧精密仪器的螺栓,不容毫厘之差;校准字句分寸,似微调仪表的指针,追求精准的表达。至今记得经项目总工批阅的修改稿,被光标标黄的字句织成一张严谨的网,将“技术筋骨”与“人文温度”紧密相嵌,让融合的范式日渐清晰。 更难忘重庆地铁27号线项目每一次集体活动上的“全家福”——巨轮扬帆的底色上,每一张笑脸都是同舟共济的誓言,将“务实、责任、创新、合作”的精神锚定在岁月里。在四局,每一次集体冲锋都是个体生命的盛大绽放。 而我的旅程,亦从宣传的起点不断延展。 执笔发声之外,更肩负起党建的思想引领、文书的严谨规范、车辆管理的高效保障…… 每一次职责的叠加,都是对“匠心”更深的理解与践行——以精微之工,刻万象之形,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成为那束汇聚光芒、照亮前路的力量。 散发光:以热爱续航,秉三心以绘时代 宣传工作的长跑,需怀揣“三心”行稳致远。 “留心”观世相:莫让“司空见惯”钝化感知。会议桌上领导点头的思考,食堂里员工对菜谱的提议,甚至安全帽带滴落的汗珠,皆是故事的种子。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位思考才能挖出深矿。 “用心”琢文章:常读《人民日报》以养浩然之气,细研网络热点以炼敏锐之眼。拒绝做“文字裁缝”,让每段话扎根现实的土壤,犹记为赶稿喝拿铁的深夜,晨光漫过键盘时,文字终与理想共振。 “倾心”传薪火:两年宣传路,最珍贵的是一线采风时焊花映亮的笑颜,是群聊里闪烁的“这个角度不错”的提醒。“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唯有心怀热忱深扎一线,方能用镜头丈量山河壮阔,以笔墨浇筑精神丰碑。 亲爱的星河旅人,当你们在迎新运动会接力的呐喊中攥紧信任,在培训课堂的灯光下埋首笔记,四局的故事已悄然融入血脉。请相信,所有坚韧的扎根,终将托举你触摸星空;每滴汗水的坠落,必会折射太阳的光芒,我们同舟共济,正驶向人类工程与精神的双重浩瀚。 |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