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品牌采风】雨歇泵站

发布日期:2025-08-20 信息来源:南方公司   作者:胡青沉   字号:[ ]

绵雨初歇,趁着太阳未沉,我赶忙扛起三脚架,奔赴环北广东工程廉江泵站。厂房水下墙浇筑即将开始,这样的场面,总能为后续的短视频攒些鲜活的素材。

三脚架刚支开,混凝土泵车的轰鸣,便撕开了工地的氤氲水汽。三十余名工人像散落的蚁群,附着在厂房钢筋骨架上。他们的安全帽在阳光下泛着斑驳的橙红,古铜色的皮肤上,汗珠滚落时闪着细碎的光,后背的汗渍早已洇为盐碱。

有个瘦小的身影,被安全绳悬在五米高的模板边缘,单手攥着振捣棒插入混凝土,手臂肌肉随着机械的震颤不断起伏——那振捣棒足有他半人高。

镜头里的画面,在蒸腾的热浪中微显扭曲,工人们古铜色的皮肤上,汗珠滚落间,竟闪着碎银般的光。

晚间时分,我躲进休息区。集装箱里,陈列着四张蓝漆长桌,角落的立式风扇正摇头晃脑地吐着热风。

一个穿着褪色T恤的小哥蹲在地上,捧着半米高的水烟筒,喉结随着“咕噜”声上下滑动。“阿弟,汝食水烟无?”他抹了把烟筒递过来,手背上的烫伤疤痕像干涸的河床。

我们就这样聊起来。他叫阿勇,去年还在东莞电子厂流水线上装手机摄像头,厂子倒闭后回了雷州老家。偏巧撞上台风季渔船禁航,断了收入。年末听镇上说环北广东工程正在搞以工代赈,大量招收本地农民工,这才进入工地。

“两侬仔个书钱,阿爹食药个钱……”他忽然掐断话头,猛吸一口烟,白雾从鼻孔喷出时,我看见他眼角有欲出的细碎的晶亮。他抬手抹了把脸,烟雾缭绕中苦笑着摇头,“工课重是重,好过在厝干坐。”

我望着他手里的水烟筒,那筒身已被磨得发亮,仿佛映着一路颠簸的轨迹。休息区外,夜色悄然爬上脚手架,星星点点的头灯光束在钢筋丛林间游走,像极了人在命运缝隙中挣扎的模样。

阿勇说刚来工地时,他什么都不懂,项目接连组织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技能培训,还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着他们这群“门外汉”边学边干,不仅挣得了钱,更是多了门吃饭的手艺,阿勇摩挲着烟筒,道:“工地做工课,苦是苦,但心内有灯。”

现在工地上,像阿勇这样的工人还有很多,他们白天扛着钢筋、拌混凝土,晚上在工人夜校里学施工、讨论作业技巧。

集装箱外,混凝土罐车不时发出刺耳的倒车提示音,与天泵指挥的哨声、泥浆碰撞声绞成一股粗粝的声浪,将所有人的对话都碾成简短的吼叫。在这吼叫声里,各项工作循序前行。

后来,我在项目部的工区花名册中看到,有800多个阿勇这样的工人。他们从这里领走的不只是工资,还有焊工证、模板工上岗证。这些傍身技能长久地跟随着他们,在命运的缝隙里,慢慢铺陈出一条辛苦但坚实的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