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在南北冬色中共守一份不降温的暖

发布日期:2025-11-14 信息来源:第三分局   作者:郑艳霞   字号:[ ]

街旁的梧桐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丫在风里抖得厉害,偶有几片残留的枯叶被风卷起,打着旋儿撞向路灯杆,发出细碎的哗啦声。转眼间,冬天就要来临了。前两天尚能穿短袖,今日却已裹紧厚外套。气温骤降,令人措手不及,刺骨的寒风呼啸着,从脚底直窜向头顶。

这是我初次来到南方的项目。在北方长大,毕业后进入公司,一直辗转于北方的项目。北方的冬天,温度是实打实的低,动辄零下十几二十度,冷得干脆利落,凛冽如刀。清晨推开门,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窗玻璃上结着层层冰花,纹路宛若冬日特有的水晶。走在路上,羽绒服裹得再紧,寒风也如小刀子般刮过脸颊,手脚冻得发僵,连呼吸都带着冰碴儿的凉意。那时的冷,是铺天盖地的,是早有预兆的——从秋末便一层层添衣,毛衣、秋裤、厚外套循序渐进,待真正入冬,早已习惯裹成“粽子”的模样,呵气暖手也成了冬日常态。

可南方的冷,却带着猝不及防的“狡黠”。明明前几日还能穿着短袖咬冰棒,街边绿植犹透出韧劲的绿意,怎料风一起,寒气便直钻骨髓?我裹着在北方穿惯的厚外套,那寒风却仿佛能穿透衣料的缝隙,顺着领口、袖口往骨缝里钻,不似北方的冷那般直白,而是裹挟着湿气、黏腻的凉,冻得人手脚发僵,偏又说不出哪里最冷,只觉浑身浸在寒意里。

然而项目部里却很温暖,是与北方地暖迥异的暖意,是熨帖心底、足以驱散南方湿寒的暖。是一早到岗,同事拎起热水壶续满水杯,杯壁焐得掌心发烫,轻声提醒:“天冷,别喝凉的”,抿一口,暖流顺着喉咙淌下,连胸口都热烘烘的,仿佛整个人都舒展开来;是同组的小刘见大家总缩在工位不愿起身——实在怕冷不想跑上二楼食堂吃早餐,次日清晨便顺手捎来热乎乎的肉包和茶叶蛋,塞过来时还冒着腾腾热气,香气四溢:“赶紧吃,凉了就不香了”,咬一口,面皮软糯,肉馅鲜嫩,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小刘咧嘴一笑:“明天还给带。”

是傍晚加班时,办公室里亮着的几盏灯,灯光柔柔地洒在桌上,有人偶尔抬头问句“这组数据要再核对下吗”,声音里透着关切,我点头应和,他便凑近指点;有人起身时顺手递来一杯热姜茶,姜香微辣,暖意直抵指尖,还添一句“喝完再忙”;是降温的夜里,同事们凑在一起讨论项目进度,聊着聊着便说起各自家乡的冬天,北方的雪如何覆盖田野、南方的雨如何绵绵不绝,小张比画着雪球大战的趣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说着说着便笑出声,原本冷清的屋子霎时热闹起来,暖意如涟漪般荡漾开去,连窗外的寒风都显得遥远。主任还从抽屉里翻出些小零食,大家分着吃,嚼着花生米,话题又转到工作细节上,热络的氛围让加班也变得轻松愉快。

北方的暖,是裹在厚厚衣物里的、是地暖烘烤下满室滚烫的实在,带着一种物理隔绝的安心感。而这里的暖,是细碎的、零散的,藏在一杯悄然续满的热水里,一份顺手捎来的早餐里,一句不经意的提醒里,一次默契的协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欢笑里。它像冬日里偶然漏进窗缝的一缕阳光,不耀眼夺目,却温煦而持久,足以将湿冷的寒意一寸寸融化,让身在异乡的我,于这骤冷的南方冬日里,猝不及防地寻得了一种沉甸甸的归属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