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四局文苑

【迎新季】十五年光影里的答案

发布日期:2025-07-31 信息来源:装备公司   作者:刘会丹   字号:[ ]

盛夏的风掠过办公楼前的蓝花楹,细碎的阳光透过叶隙落在窗台,看着视频里一张张带着朝气的面孔,我忽然听见时光的齿轮轻轻转动——十五年前那个攥着教师聘用合同的我,正站在记忆的光晕里朝我挥手。

“你还记得吗?2010年9月,你第一次站在中学教室的讲台前,粉笔灰落在藏蓝色的衬衫上,像落了场永远不会融化的雪。”二十岁的我声音清亮,眼里盛着未被岁月打磨的锋芒。

我望着她袖口磨出的毛边,那是无数次板书时蹭到黑板槽的痕迹。“当然记得,那时你总说教师是播种者,要把知识的种子埋进学生心里。可你没料到,三年后会为了一句‘我在云南等你’,把自己连根拔起。”

她忽然笑了,眼角的纹路还很浅:“那天收拾教案时,你发现最厚的那本里夹着学生写的纸条——‘老师像向日葵,永远朝着光’。你当时就想,换个地方,也能做追光的人吧?”

我指尖划过办公桌上的员工档案册,纸页间还留着经年累月的温度。“刚到云南那年,你对着劳资报表哭了三次。第一次是把社保基数算错了小数点,第二次是面对繁杂的综合工作的力不从心,第三次是深夜核对工资单时,忽然想起讲台下那些亮晶晶的眼睛。”

“可你后来不也把综合部的文件夹整理得像教科书吗?”她歪头看我,“我记得你说过,劳资工作是给每个奋斗者的坐标,综合协调是让齿轮咬合的润滑剂。就像当年给学生排座位,既要考虑高矮,也要照顾视力。”

窗外的三角梅落了一地,像极了十二年前那个暴雨天。“你还记得2013年的大雨吗?办公室被水淹,你抱着十几个人事档案的盒子往高处放,裤脚全湿透了,却死死护着那些纸页。后来老书记说,这就是咱们四局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在,数据就在,责任就在。”

她的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常材料报送表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工作进度像一片森林。“你现在还保持着每天提前到岗的习惯,就像当年总早到教室检查门窗。其实啊,所谓扎根,就是把别人看不见的小事,做成改不了的习惯。”

我忽然想起去年新员工入职培训时,有人问“在一个地方干十二年不枯燥吗?”“你看那些三角梅,” 我指着窗外那一排的植物,“它在这儿待了十几年了,每年夏天都开得轰轰烈烈。你以为它原地不动,其实根系早就在土里织成了网。就像咱们核算工资,看似重复的数字里,藏着每个家庭的柴米油盐;协调会议琐碎的安排里,连着项目推进的千头万绪。”

她忽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旧笔记本,扉页上是当年的备课提纲。“你看这句‘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现在是不是有了新注解?”我接过本子,发现背面写着去年的工作笔记:“综合工作的真谛,是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暮色漫进办公楼,她指着墙上的员工风采照:“你看那些年轻的面孔,多像当年的我们。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来,就像种子落在不同的土壤里。”

“所以我要告诉他们”,我提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向下扎根不是妥协,是把根须扎进政策文件的字里行间,扎进同事们的需求里,扎进这片土地的发展里;向上生长也不是冒进,是让每一次数据核对都更精准,每一次沟通协调都更高效,让自己成为支撑大厦的一根梁,哪怕只是一颗钉。”

她忽然朝我挥手,身影渐渐融进夕阳里。“别忘了告诉他们,当年那个哭鼻子的你,说你组织的新春茶话会,让异乡员工尝到了家的味道;记得说每一份签过字的合同,都是给奋斗者的承诺书。”

合上笔记本,晚风穿过走廊,送来食堂飘来的饭菜香。十五年光阴在身后轻轻合拢,像一本被认真批注的旧书。而眼前那些年轻的身影,正翻开属于他们的崭新篇章。

其实啊,所谓传承,不过是当年的向日葵,如今成了一片花海;所谓坚守,就是把每一个平凡的当下,都活成未来回望时的“高光时刻”。孩子们,脚下的土地或许不同,但向上生长的力量,永远相同。






【打印】 【关闭】